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895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包括机体,机体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进料口,进料口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粉碎刀,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内箱,内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粉碎刀,第一筛选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研磨滚筒,研磨滚筒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筛选网,第二筛选网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筛选网,第三筛选网的底端安装有斜板,斜板的一端固定开设有出料口。该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通过安装第一粉碎刀、第二粉碎刀、研磨滚筒和研磨球,解决了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工作效率低,使得筛选机对碳化硅微粉的粉碎效果更好,提升用户对筛选机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化硅微粉
,具体为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
技术介绍
粉碎机是将大尺寸的固体原料粉碎至要求尺寸的机械,粉碎机由粗碎、细碎、风力输送等装置组成,以高速撞击的形式达到粉碎机之目的,根据被碎料或碎制料的尺寸可将粉碎机区分为粗碎机、粉碎机、超微粉碎机。在粉碎过程中施加于固体的外力有剪切、冲击、碾压、研磨四种。剪切主要用在粗碎(破碎)以及粉碎作业,适用于有韧性或者有纤维的物料和大块料的破碎或粉碎作业;冲击主要用在粉碎作业中,适于脆性物料的粉碎;碾压主要用在高细度粉碎(超微粉碎)作业中,适于大多数性质的物料进行超微粉碎作业;研磨主要用于超微粉碎或超大型粉碎设备,适于粉碎作业后的进一步粉碎作业。然而现有的粉碎机,一般只对物品进行粉碎,一次粉碎后的物品颗粒较大,粉碎效果不佳,需要进行二次粉碎加工,影响工作效率。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粉碎刀,所述第一转动杆的底端设置有内箱,所述内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粉碎刀,所述第二转动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筛选网,所述第一筛选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研磨滚筒,所述研磨滚筒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筛选网,所述第二筛选网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筛选网,所述第三筛选网的底端安装有斜板,所述斜板的一端固定开设有出料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研磨滚筒的一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与第一转动杆、第二转动杆和研磨滚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第二电机和第三电机均固定安装在内箱内。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三筛选网的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且所述第三筛选网与第四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筛选网的顶端放置有若干个研磨球。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箱靠外一侧固定开设有一对散热口,且所述散热口均在机体的外侧。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筛选网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研磨滚筒,且所述若干个研磨滚筒之间的紧密接触,所述若干个研磨滚筒均传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电机。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斜板的一端连接在内箱的一侧,且所述斜板与内箱的连接处可移动,所述斜板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出料口处,所述斜板的底端在靠近内箱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压伸缩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机体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脚轮,所述脚轮均为万向脚轮,且所述万向脚轮上均安装有脚刹。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通过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上分别安装第一粉碎刀和第二粉碎刀,可以对颗粒过大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单独研磨,从而提高筛选机总体的粉碎效果,进而降低二次研磨时的功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通过安装若干个研磨滚筒,方便对碳化硅微粉进行研磨,又通过设置研磨球,达到对碳化硅微粉进行二次研磨的目的,进行多次粉碎和研磨使得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的更加细腻;通过气压伸缩杆快速伸缩,从而抖动斜板,进而方便送出粉碎研磨后的碳化硅微粉;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从而提高其使用的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实用性强,便于使用者的使用。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的主视结构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的侧视结构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的第三筛选网立体图。图中:1、机体;2、第一转动杆;201、第一粉碎刀;202、第一电机;3、第二转动杆;301、第二粉碎刀;302、第二电机;4、散热口;5、第一筛选网;501、第二筛选网;6、研磨滚筒;601、第三电机;7、第三筛选网;701、第四电机;8、研磨球;9、气压伸缩杆;10、斜板;11、脚轮;12、进料口;13、出料口;14、内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包括机体1,所述机体1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粉碎刀201,所述第一转动杆2的底端设置有内箱14,所述内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粉碎刀301,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筛选网5,所述第一筛选网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研磨滚筒6,所述研磨滚筒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筛选网501,所述第二筛选网5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筛选网7,所述第三筛选网7的底端安装有斜板10,所述斜板10的一端固定开设有出料口13。其中,所述第一转动杆2、第二转动杆3和研磨滚筒6的一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2和第三电机601,且所述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2和第三电机601与第一转动杆2、第二转动杆3和研磨滚筒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2和第三电机601均固定安装在内箱14内。其中,所述第三筛选网7的底端中间固定安装有第四电机701,且所述第三筛选网7与第四电机701传动连接,所述第三筛选网7的顶端放置有若干个研磨球8。其中,所述内箱14靠外一侧固定开设有一对散热口4,且所述散热口4均在机体1的外侧。其中,所述第一筛选网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若干个研磨滚筒6,且所述若干个研磨滚筒6之间的紧密接触,所述若干个研磨滚筒6均传动连接有若干个第三电机601。其中,所述斜板10的一端连接在内箱14的一侧,且所述斜板10与内箱14的连接处可移动,所述斜板1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出料口13处,所述斜板10的底端在靠近内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气压伸缩杆9。其中,所述机体1的底端两侧固定连接有一对脚轮11,所述脚轮11均为万向脚轮,且所述万向脚轮上均安装有脚刹。工作原理:工作时,通过在机体1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进料口12,方便使用者把物品放入机体1,通过在进料口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在第一转动杆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粉碎刀201,在第二转动杆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粉碎刀301,可以对颗粒过大的碳化硅微粉进行单独研磨,通过在第二转动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筛选网5,使得大颗粒留在上层继续粉碎,通过在第一筛选网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研磨滚筒6,方便对碳化硅微粉进行研磨,通过在研磨滚筒6的底端固定设置第三筛选网7,在第三筛选网7的放置有若干个研磨球8,第三筛选网7与第四电机701传动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粉碎刀(201),所述第一转动杆(2)的底端设置有内箱(14),所述内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粉碎刀(301),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筛选网(5),所述第一筛选网(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研磨滚筒(6),所述研磨滚筒(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筛选网(501),所述第二筛选网(5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筛选网(7),所述第三筛选网(7)的底端安装有斜板(10),所述斜板(10)的一端固定开设有出料口(1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顶端固定开设有进料口(12),所述进料口(1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转动杆(2),所述第一转动杆(2)上固定设置有第一粉碎刀(201),所述第一转动杆(2)的底端设置有内箱(14),所述内箱(1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转动杆(3),所述第二转动杆(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粉碎刀(301),所述第二转动杆(3)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筛选网(5),所述第一筛选网(5)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研磨滚筒(6),所述研磨滚筒(6)的底端固定设置有第二筛选网(501),所述第二筛选网(50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筛选网(7),所述第三筛选网(7)的底端安装有斜板(10),所述斜板(10)的一端固定开设有出料口(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微粉粉碎研磨筛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2)、第二转动杆(3)和研磨滚筒(6)的一端均分别安装有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2)和第三电机(601),且所述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2)和第三电机(601)与第一转动杆(2)、第二转动杆(3)和研磨滚筒(6)传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202)、第二电机(302)和第三电机(601)均固定安装在内箱(14)内。


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威徐天兵刘世凯贺毅强
申请(专利权)人:连云港市沃鑫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