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8890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粉碎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四连杆顶升组件及首托组件;四连杆顶升组件包括固定于车身处的第一连杆,第一连杆顶端处铰接“L”字状的第二连杆的首端,第二连杆的尾端与“7”字状的第三连杆的首端铰接,第三连杆的尾端与“V”字状的第四连杆的首端铰接,第四连杆的尾端铰接于第一连杆处,各铰接处均水平设置,从而在铅垂面上形成四连杆构造;动力缸的缸壁固定于车身处,动力缸的活塞缸端倾斜向上延伸并铰接于第四连杆的尾端竖杆段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实现返料输送带的在线收叠及举升功能,从而有效提升反击式破碎机的运输作业的效率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粉碎机
,具体涉及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
技术介绍
反击式破碎机简称反击破,主要用于冶金、化工、建材、水电等经常需要搬迁作业的物料加工,特别是用于高速公路、铁路、水电工程等流动性石料的预破碎作业。反击式破碎机具体工作时,首先,物料从给料斗处送至给料机,然后通过给料机震动将物料送至反击破,破碎后物料落到输送机,输送机将物料送至返料筛,返料筛通过震动将成品和未成品分离;未成品物料落入过渡输送机中,过渡输送机物料输送到返料输送带送回反击破进行二次返料加工,成品则由出料口排出。传统的返料输送带为整体式结构,受返料高度的影响,料架超高超长是常态;然而,超高超长的返料输送带,显然造成了反击式破碎机整体尺寸的增大增长,随之使得运输作业极其不便。目前运输反击式破碎机时,需整体拆卸返料输送带,也即使返料输送带与反击式破碎机分开运输;在反击式破碎机运输至作业地点后,再重新装配返料输送带,显然操作上极为繁琐不堪,运输效率极其低下,从而给反击式破碎机的实际使用带来诸多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四连杆顶升组件(11)以及用于连接四连杆顶升组件(11)与返料输送架的首托组件(12);/n所述四连杆顶升组件(11)包括固定于车身处的第一连杆(11a),第一连杆(11a)顶端处铰接“L”字状的第二连杆(11b)的首端,第二连杆(11b)的尾端与“7”字状的第三连杆(11c)的首端铰接,第三连杆(11c)的尾端与“V”字状的第四连杆(11d)的首端铰接,第四连杆(11d)的尾端铰接于第一连杆(11a)处,各铰接处均水平设置,从而在铅垂面上形成四连杆构造;当四连杆构造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连杆(11b)的首端竖杆段(111)与第四连杆(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本装置包括四连杆顶升组件(11)以及用于连接四连杆顶升组件(11)与返料输送架的首托组件(12);
所述四连杆顶升组件(11)包括固定于车身处的第一连杆(11a),第一连杆(11a)顶端处铰接“L”字状的第二连杆(11b)的首端,第二连杆(11b)的尾端与“7”字状的第三连杆(11c)的首端铰接,第三连杆(11c)的尾端与“V”字状的第四连杆(11d)的首端铰接,第四连杆(11d)的尾端铰接于第一连杆(11a)处,各铰接处均水平设置,从而在铅垂面上形成四连杆构造;当四连杆构造处于初始状态时,第二连杆(11b)的首端竖杆段(111)与第四连杆(11d)的尾端竖杆段(112)彼此竖直贴合,且第二连杆(11b)的尾端横杆段(113)的上表面与第三连杆(11c)的首端横杆段(11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水平面上,从而构成可供首托组件(12)搁置的搁置面;所述四连杆顶升组件(11)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四连杆构造形成初始及伸展两种状态的动力缸(13),所述动力缸(13)的缸壁铰接于车身处,动力缸(13)的活塞杆端倾斜向上延伸并铰接于第四连杆(11d)的尾端竖杆段(112)杆身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击式破碎机用返料举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托组件(12)包括辊轴垂直返料输送架输料方向的首托辊(12a),所述首托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池亮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赛美特矿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