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孔型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871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微孔型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活性炭纤维领域。所述微孔型活性炭纤维的灰分为1.1wt%‑2.0wt%,比表面积为1500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微孔型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活性炭纤维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孔型活性炭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物理活化法是目前工业生产常用的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生产工艺是以某种含碳纤维(如酚醛基纤维、聚丙烯腈基纤维、黏胶基纤维、沥青基纤维等)为原料,经活化剂预处理、炭化后,在高温下与物理活化剂(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发生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或二氧化碳气体,并从活性炭纤维表面逸出,使部分碳纤维被气化,从而在其内部产生了许多微孔。这种活性炭纤维制备技术存在以下问题:(1)物理活化法需在高温下,利用活化气体的氧化性来侵蚀活性炭纤维的表面,去除焦油及未炭化物,产生新的孔隙,从而造成了极大的材料烧蚀比例及尺寸收缩率,降低得率,增加生产成本。通常水蒸气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纤维得率在13%-20%。(2)活化过程不可避免引起碳组分的损失,降低纤维强度。(3)物理活化法所需温度较高,在高温下设备腐蚀严重,制备的活性炭纤维产品比表面积较小,通常在1200m2/g左右。(4)物理活化法制备的活性炭纤维产品的灰分偏高,通常在3%-6%之间。磷酸化学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孔型活性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型活性炭纤维的灰分为1.1wt%-2.0wt%,比表面积为1500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孔型活性炭纤维,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孔型活性炭纤维的灰分为1.1wt%-2.0wt%,比表面积为1500m2/g-2100m2/g,0.8nm以下的孔占比为40-50%,0.8-2nm的孔占比为50-60%,O元素含量占5%-15%,C元素含量占65%-90%,H元素含量占1%-2%,燃点300-450℃。


2.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孔型活性炭纤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磷酸水溶液浸渍原料,干燥后进行炭化,冷却、水洗、干燥、高温改性得到所述活性炭纤维;
所述原料为人造纤维和/或天然纤维;
所述磷酸水溶液的质量分数为5%-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为以人造纤维和/或天然纤维其各自原料加工而成的纸、毡或布,所述人造纤维包括黏胶纤维、溶剂法纤维素纤维和铜氨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天然纤维包括麻纤维、棉纤维、蚕丝纤维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与所述磷酸水溶液中的磷酸的质量比为1:0.2-0.8。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渍的时间为30-60min,浸渍温度为40-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月亮陈保磊梁鹏王玲玲迟淑丽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华世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