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833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包括车辆底架、运动架及多个运动模拟机构;多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分散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架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以驱动所述运动架模拟竖向的预定动作;每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车辆底架上,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且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弹性传递至所述运动架。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利用具有弹性的连杆机构,能够模拟出更加逼真的颠簸等动作,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及舒适感,此外,连杆机构的弹性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可以降低机械故障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驾驶模仿真拟平台,尤其涉及一种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
技术介绍
汽车驾驶仿真,是让体验者在一个虚拟的驾驶环境中,使其感受接近真实效果的视觉、听觉和体感的汽车驾驶体验。目前,在类似汽车模拟驾驶类游戏中,利用驾驶仿真模拟平台模拟游戏中驾驶的虚拟场景,例如模拟路面颠簸、加速等。相关技术中,驾驶仿真模拟平台的颠簸等动作,依靠电缸或油缸等驱动器实现,专利技术人发现,这些驱动器模拟的动作不够逼真,用户体验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包括:车辆底架;运动架;多个运动模拟机构,多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分散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架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以驱动所述运动架模拟竖向的预定动作;每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车辆底架上,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且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弹性传递至所述运动架。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利用多个运动模拟机构驱动运动架实现多个自由度运动,并且,每个运动模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连杆机构,第一驱动装置设在车辆底架上,连杆机构连接在第一驱动装置和运动架之间,且连杆机构具有弹性,利用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运动架时,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通过连杆机构弹性传递至运动架,如此,利用具有弹性的连杆机构,能够模拟出更加逼真的颠簸等动作,增强用户的沉浸感及舒适感,此外,连杆机构的弹性可以起到减震效果,可以降低机械故障率。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加速模拟机构,所述加速模拟机构设在所述车辆底架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以驱动所述运动架模拟水平方向的预定动作。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运动模拟机构为四个,四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中的两个间隔设在所述车辆底架宽度方向的一侧,四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中的另外两个间隔设在所述车辆底架宽度方向的一侧,用以模拟车辆的四个车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杆机构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且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浮动臂,所述浮动臂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且所述浮动臂适于与所述运动架连接;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浮动臂的一端枢接,所述阻尼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枢接;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浮动臂的另一端枢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枢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包括缸体及设在所述缸体上且沿所述缸体轴线可伸缩的推杆,所述推杆具有推动端,所述推动端沿竖向延伸且与所述车辆底架连接,所述转接件固设在所述缸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尼减震器位于所述连杆的上方,且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杆的长度。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浮动臂具有一初始位置,当所述浮动臂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浮动臂与所述伺服电缸平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接件包括:悬接法兰,所述悬接法兰固设在所述缸体的一侧;耳座,所述耳座通过万向节与所述悬接法兰连接,以使所述耳座相对于所述悬接法兰可转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所述另一端及所述连杆的所述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耳座枢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悬接法兰具有一贯穿孔,所述万向节包括:锁紧螺母;球头套,所述球头套嵌设在所述贯穿孔内;球头轴,所述球头轴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球头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耳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从所述贯穿孔穿出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球头部与所述球头套转动配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阻尼减震器包括:液压阻尼器,所述液压阻尼器包括阻尼缸及设在所述阻尼缸上且沿所述阻尼缸的轴线可伸缩的活塞杆;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设在所述阻尼缸和所述活塞杆之间,且随所述活塞杆的伸缩而被释放或压缩;其中,所述阻尼缸与所述浮动臂的所述一端和所述转接件中的一个枢接,所述活塞杆与所述浮动臂的所述一端和所述转接件中的另一个枢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运动模拟机构还包括:护罩,所述护罩罩设在所述伺服电缸外;第一伸缩罩,所述第一伸缩罩罩设在所述推动端外,且随所述推杆的运动而伸缩;第二伸缩罩,所述第二伸缩罩罩设在所述连接件、浮动臂、阻尼减震器及连杆的外部,且所述第二伸缩罩能够随所述浮动臂运动而伸缩。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推动端设有第一固定法兰,所述第一固定法兰连接所述车辆底架,所述浮动臂上设有第二固定法兰,所述第二固定法兰连接所述运动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座椅,所述座椅设在所述运动架上;驾驶单元,所述驾驶单元设在所述运动架上,以供用户模拟驾驶操控;显示单元,所述显示单元设在车辆底架上且位于所述座椅的前方,以显示预定场景画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单元包括:第一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位于所述座椅前方;第二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座椅的左侧且与所述第一显示屏连接;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二显示屏位于所述座椅的右侧且与所述第一显示屏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与所述显示单元连接,用以驱动所述显示单元绕第一轴线转动,以使所述第一显示屏和第二显示屏兼做车门并模拟开/关门动作,所述第一轴线沿所述车辆底架的宽度方向延伸。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显示屏绕所述第二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第一显示屏的一侧,以使所述第二显示屏的角度可调;所述第三显示屏绕所述第三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第一显示屏的另一侧,所述第二轴线及第三轴线均沿竖向延伸,以使所述第三显示屏的角度可调。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显示单元还包括托架及连接架,所述托架绕所述第一轴线可枢转地连接至所述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底部固定在所述车辆底架上;所述第一显示屏固定在所述托架上,所述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在所述托架上可滑动;所述第二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连接架上且与所述托架连接,以驱动所述托架转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加速模拟机构包括:座椅支架,所述座椅支架沿所述车辆底架的长度方向可滑动地设在所述运动架上,所述座椅设在所述座椅支架上;第三驱动装置,所述第三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运动架上且与所述座椅支架连接,以驱动所述座椅支架沿所述车辆底架的长度方向滑动。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n车辆底架;/n运动架;/n多个运动模拟机构,多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分散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架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以驱动所述运动架模拟竖向的预定动作;/n每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车辆底架上,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且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弹性传递至所述运动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底架;
运动架;
多个运动模拟机构,多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分散布置在所述车辆底架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以驱动所述运动架模拟竖向的预定动作;
每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包括第一驱动装置及连杆机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设在所述车辆底架上,所述连杆机构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且所述连杆机构具有弹性,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通过所述连杆机构弹性传递至所述运动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加速模拟机构,所述加速模拟机构设在所述车辆底架和所述运动架之间,以驱动所述运动架模拟水平方向的预定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运动模拟机构为四个,四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中的两个间隔设在所述车辆底架宽度方向的一侧,四个所述运动模拟机构中的另外两个间隔设在所述车辆底架宽度方向的一侧,用以模拟车辆的四个车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机构包括:
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连接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上且被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
浮动臂,所述浮动臂设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的一侧,且所述浮动臂适于与所述运动架连接;
阻尼减震器,所述阻尼减震器的一端与所述浮动臂的一端枢接,所述阻尼减震器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枢接;
连杆,所述连杆的一端与所述浮动臂的另一端枢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转接件枢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伺服电缸,所述伺服电缸包括缸体及设在所述缸体上且沿所述缸体轴线可伸缩的推杆,所述推杆具有推动端,所述推动端沿竖向延伸且与所述车辆底架连接,所述转接件固设在所述缸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位于所述连杆的上方,且所述阻尼减震器的长度大于所述连杆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臂具有一初始位置,当所述浮动臂位于所述初始位置时,所述浮动臂与所述伺服电缸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
悬接法兰,所述悬接法兰固设在所述缸体的一侧;
耳座,所述耳座通过万向节与所述悬接法兰连接,以使所述耳座相对于所述悬接法兰可转动;
所述阻尼减震器的所述另一端及所述连杆的所述另一端分别与所述耳座枢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接法兰具有一贯穿孔,所述万向节包括:
锁紧螺母;
球头套,所述球头套嵌设在所述贯穿孔内;
球头轴,所述球头轴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及位于所述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的球头部,所述第一端与所述耳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端从所述贯穿孔穿出后与所述锁紧螺母螺纹连接,所述球头部与所述球头套转动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驾驶仿真模拟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减震器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立勇蔡柳权岑永铵卢晓健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魔方创意空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