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817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包括A液输送单元和B液输送单元,每个输送单元包括左右设有Y型接头、中间接管和快速接头及活动U型管和固定U型管;左Y型接头第一接口连通入液口,第二接口连通固定U型管左端,第三接口连通左中间接管的一端,左中间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左快速接头;右Y型接头的第一接口连通出液口,第二接口连通固定U型管7右端,第三接口连通右中间接管的一端,右中间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右快速接头;两个快速接头之间连接活动U型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现存的A液和B液输送管路容易混淆、没有专有固定点造成折弯和散乱而影响输送效果和美观以及给管路消毒时消毒不彻底和存在外界污染等诸多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一种用于给血液透析设备同时输送两种不同液体的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
技术介绍
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主要用于给血液透析设备(如血液透析机)输送A液和B液,如图1所示,现有的A液和B液输送方式是采取液体集中供应中心集中给各血透机供液,即将配置好的A液和B液,通过颜色相同的主管路分别输送给在用的各个血液透析机。当使用到规定的次数后要对整个输送管路进行消毒。目前输送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因A液和B液的输送管路颜色相同,在较长的输送路线上及较多的终端接口接入时容易混淆;2、较长的输送管路没有设置有专门的固定点,管路易造成折弯和散乱,影响输送效果和美观;3、管路消毒时因管路中存在直角接法(如图1中的L1和L2段)等问题造成A、B液供给管路消毒时容易造成消毒不彻底,消毒存在死角盲点,有消毒液残留和存在外界污染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它可以解决现有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存在A液和B液输送管路容易混淆,输送管路没有专有固定点造成折弯和散乱而影响输送效果和美观以及给管路消毒时消毒不彻底和存在外界污染等诸多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种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包括输送A液和B液的两个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送单元固定安装在L型的固定板上,每个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与液体输送主管连接的左右两个Y型接头,左右两节中间接管,左右两个快速接头,活动U型管和固定U型管。所述输送单元左边所述Y型接头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主管入液口,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固定U型管左端,第三接口连通左边的所述中间接管的一端,左边的所述中间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左边的所述快速接头。所述输送单元右边的所述Y型接头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主管出液口,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固定U型管右端,第三接口连通右边的所述中间接管的一端,右边的所述中间接管的另一端连接右边的所述快速接头;左边的所述快速接头和右边的所述快速接头之间连接有所述活动U型管。所述Y型三通接头中两两通道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所述Y型三通接头中两两通道之间的轴心线夹角为120度。上述技术方案中,更为具体的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固定板为L型固定板,采用不锈钢制作;所述固定板安装输送A液的所述输送单元部分和安装输送B的所述液输送单元部分分别涂有不同的颜色。进一步:输送A液的所述输送单元上的六节管路全部使用红色硅胶管制作;输送B液的所述输送单元六节管路全部使用蓝色硅胶管制作。进一步:所述Y型接头和所述固定U型管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一个侧面上,所述快速接头通过自身的螺母固定在所述固定板的另一个侧面上。进一步:所述快速接头是具有使接头与管路快速分离,分离后管路端头自动密封的管路接头;所述快速接头的型号是CPC快速接头双截止阀D型。进一步:所述固定板作为一个管道固定点固定在透析机操作台上;固定管路笔直不造成折弯和散乱,管道贴在侧板里不外露。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使用圆弧过渡的Y型接头连接管路,此种类型的Y型三通接头,能够减少管道内的阻力,同时能减少消毒液残留;管路连接采用U型接法,避免出现直角接法,解决了A、B液供给管路消毒时存在死角的问题,无盲点消毒,且消毒后无残留,保证整个供液管路无菌,有效防止外界污染。2、本专利技术A、B液供给管路分别采用红绿两种明显不同颜色的管路,在整个管路和接口处可明显区分,医务人员使用便捷同时避免造成混淆。3、本专利技术采用专门标识有红绿两区的L形固定板将A、B液供给管路固定在血液透析机的操作台,管路笔直不易造成折弯和散乱,增加输送效果和美观。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的A液和B液输送方式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Y型接头(1)和(2)两种形式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L固定板固定在血液透析机操作台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组连接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使用时的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消毒时的连接示意图。图中标号表示为:1、液体输送主管;2、固定板;3、Y型接头;3-1、第一接口;3-2、第二接口;3-3、第三接口;4、中间接管;5、快速接头;6、活动U型管;7、固定U型管;8、透析机操作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现有的采取液体集中供应中心集中给各血液透析机(简称血透机)供应A液和B液输送示意图;使用的1号血透机至n号血透机,各台血透机分别从输送A液和B液的液体输送主管1中通过L1和L2段血透机终端接入血透机,使用后经处理排出,而液体输送主管1循环回到液体集中供应中心。当停止使用血透机并对液体输送管道进行消毒时,L1和L2段脱离血透机并封闭,因而消毒时,L1和L2段并未得到很好的消毒。同时这种A液和B液输送方式还存在诸多问题,在
技术介绍
已有阐述,在此不再赘述。图2的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包括固定安装在L型的固定板2上的输送A液的输送单元和输送B液的输送单元,两个输送单元结构相同,每个输送单元包括与液体输送主管1连接的左右两个Y型接头3,左右两节中间接管4,左右两个快速接头5,活动U型管6和固定U型管7。输送单元左边的Y型接头3的第一接口3-1连通液体输送主管1入液口,第二接口3-2连通固定U型管7左端,第三接口3-3连通左边的中间接管4的一端,左边的中间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左边的快速接头5;输送单元右边的Y型接头3的第一接口3-1连通液体输送主管1出液口,第二接口3-2连通固定U型管7右端,第三接口3-3连通右边的中间接管4的一端,右边的中间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右边的快速接头5;左边的快速接头5和右边的快速接头5之间连接有活动U型管6。L型的固定板采用不锈钢制作,在安装A液输送单元的部分涂上红色颜色,在安装B液输送单元的部分涂上蓝色颜色;A液输送单元上的六节管路全部使用红色硅胶管制作,B液输送单元六节管路全部使用蓝色硅胶管制作;这种设置能明显区分清楚A液和B液的管路。Y型接头3和固定U型管7固定在固定板2的一个侧面上,而快速接头5通过自身带有的螺母固定在固定板2的另一个侧面上。Y型三通接头3结构如图3所示,有(1)和(2)两种形式,每种形式的三通接头中两两通道的连接都是圆弧过渡;其中(1)的形式是三个通道两两之间的轴心线夹角为120度;每个三通接头具有第一接口3-1、第二接口3-2和第三接口3-3,形成一个主管接头和两个支管接头。其中,第一接口连接A液或B液入液口,第二接口连接出液口,第三接口连接快速接头的止回阀下端。此两种类型的Y型三通接头,能够减少管道内的阻力,同时能减少消毒液残留。本实施例快速接头5是具有使接头与管路快速分离,分离后管路端头自动密封的管路接头,其型号是CPC快速接头双截止阀D型;快速接头5可使接头与管路快速分离,实现接头与管路间快速拆卸松脱的作用。快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包括输送A液和B液的两个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送单元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上,每个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与液体输送主管(1)连接的左右两个Y型接头(3),左右两节中间接管(4),左右两个快速接头(5),活动U型管(6)和固定U型管(7);/n所述输送单元左边所述Y型接头(3)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主管(1)入液口,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固定U型管(7)左端,第三接口连通左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一端,左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左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n所述输送单元右边的所述Y型接头(3)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主管(1)出液口,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固定U型管(7)右端,第三接口连通右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一端,右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右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n左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和右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之间连接有所述活动U型管(6);/n所述Y型三通接头(3)中两两通道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所述Y型三通接头(3)中两两通道之间的轴心线夹角为12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心供液血透机终端,包括输送A液和B液的两个输送单元,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输送单元固定安装在固定板(2)上,每个所述输送单元包括与液体输送主管(1)连接的左右两个Y型接头(3),左右两节中间接管(4),左右两个快速接头(5),活动U型管(6)和固定U型管(7);
所述输送单元左边所述Y型接头(3)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主管(1)入液口,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固定U型管(7)左端,第三接口连通左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一端,左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左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
所述输送单元右边的所述Y型接头(3)的第一接口连通所述液体输送主管(1)出液口,第二接口连通所述固定U型管(7)右端,第三接口连通右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一端,右边的所述中间接管(4)的另一端连接右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
左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和右边的所述快速接头(5)之间连接有所述活动U型管(6);
所述Y型三通接头(3)中两两通道的连接处均为圆弧过渡;所述Y型三通接头(3)中两两通道之间的轴心线夹角为120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勇王明罗泽良何金焕邓律匀敬强龙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中医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