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韧专利>正文

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8167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先将碳酸钙、亚硒酸钠、碘化钾混合球磨并煅烧制成预混粉,然后将预混粉与锌粉、钼粉混合球磨并冷压成型得到预制体,接着微波处理制成金属复合体,最后将可降解聚合物与金属复合体混合模压后极化处理即得,该骨科植入材料的力学性能满足骨科植入材料要求,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一定的压电性,促进骨折愈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
,特别是涉及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植入骨板、骨钉等固定器械固定骨折部位是临床上治愈骨折的主要方法之一,传统多采用不锈钢、钛合金等金属固定材料制作固定器械,这是因为金属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和易加工性。然而大多数骨科植入器械在植入人体后所起的作用是暂时性的,在病理期结束后将成为患者的负担和安全风险。如用于骨折内固定的钉/板系统(材质为不锈钢、钴铬钼合金或钛/钛合金等),需要在断骨愈合后通过二次手术取出;有的器械在植入后不可取出、终身携带,金属离子长期缓慢释放将带来致癌风险;携带金属植入物期间,患者不能进行正常的MRI(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此外,传统金属植入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天然骨存在差异,弹性模量较高,造成应力遮挡效应、导致骨愈合延迟,错配效应等不良影响。目前市场上出现了材质为完全可降解的高分子内固定系统。这些产品在避免患者二次手术伤害、避免应力遮挡效应、避免MRI干扰和促进骨愈合方面获得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高分子材料本身力学性能的限制,这些内固定系统使用的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n(1)先将碳酸钙、亚硒酸钠、碘化钾混合球磨,煅烧,得到预混粉;/n(2)然后将预混粉与锌粉、钼粉混合球磨,冷压成型得预制体,微波处理,得到金属复合体;/n(3)再将可降解聚合物与步骤(2)所得金属复合体按照质量比1:0.5~0.8混合模压,极化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n其中,碳酸钙、亚硒酸钠、碘化钾、锌粉、钼粉的摩尔比约为1:0.1~0.2:0.1~0.2:1~1.2:0.3~0.4;所述可降解聚合物是由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生物素和γ-聚谷氨酸按照质量比1:2~3混合而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1)先将碳酸钙、亚硒酸钠、碘化钾混合球磨,煅烧,得到预混粉;
(2)然后将预混粉与锌粉、钼粉混合球磨,冷压成型得预制体,微波处理,得到金属复合体;
(3)再将可降解聚合物与步骤(2)所得金属复合体按照质量比1:0.5~0.8混合模压,极化处理,即得所述的一种可降解的骨科植入材料;
其中,碳酸钙、亚硒酸钠、碘化钾、锌粉、钼粉的摩尔比约为1:0.1~0.2:0.1~0.2:1~1.2:0.3~0.4;所述可降解聚合物是由聚己内酯-聚乙二醇-生物素和γ-聚谷氨酸按照质量比1:2~3混合而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混合球磨的工艺条件为:球磨转速300~500rpm,球磨时间8~10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煅烧的工艺条件为:煅烧温度为600~800℃,煅烧时间为2~3小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混合球磨的工艺条件为:球磨转速200~300rpm,球磨时间2~3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韧
申请(专利权)人:吴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