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包括油包水包油型乳液和抛射剂,所述油包水包油型乳液中内油相:水相:外油相=2:6~7:9~11(v/v),所述抛射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10~20%;所述内油相包括辅助用药,所述水相包括主药,所述外油相包括透皮促进剂。所述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通过两步乳化法制备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所得中间体O/W型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80~220nm,所得O/W/O型乳液的平均粒径为290~420nm,再将O/W/O型乳液与抛射剂封装于加压密闭容器中制得气雾剂。该气雾剂使各组分在乳液结构中合理分布,保持结构稳定,并促进透皮吸收、减少用药刺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气雾剂,具体涉及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镇江膏药是一种主治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的中药贴剂,具有祛风止痛、化痞去瘀、舒筋活血、消散顺气的功效。但中药贴剂作为一种传统剂型,具有对皮肤刺激性较大、造成皮肤过敏、贴药处难以清理、污染衣物等缺点,因此需要对其进行剂型改良。外用气雾剂具有用药量少、剂量准确、使用方便、用药刺激性小、可局部定位和速效的优点,可作为局部外用中药贴剂的改良剂型。但是中药贴剂中所含组分较多、作用复杂,如何将各组分结合、发挥各自功效,又保持结构稳定成为需解决的难题。CN102872288A公开了一种治疗风湿骨痛的中药微乳气雾剂,包括中药人工麝香、血竭、乳香、没药;油相主要是由混合芳香植物油(石蜡油肉、肉桂油、丁香罗勒油、桉叶油、水杨酸甲酯)组成;复合促渗透剂由月桂氮卓酮、冰片、麝香酮、薄荷素油组成;还包括乳化剂、助溶剂和抛射剂。该制剂形成纳米微乳,粒径25~80nm,将处方中名贵中药进行纳米化均质并分散在微乳化体系中,而微乳化体系是采用与皮肤生物黏附性较好的油性体系W/O,药物可以直接渗透进入皮肤,具有更好的局部渗透性,无皮肤刺激性和过敏性,止痛迅速。镇江膏药与之相比具有更复杂的组分,因此需要根据各组分的性质进行剂型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及其制备方法,使镇江膏药的各组分在该乳液结构中合理分布,保持结构稳定,并促进透皮吸收、减少用药刺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包括油包水包油型乳液和抛射剂,所述油包水包油型乳液中内油相:水相:外油相=2:6~7:9~11(v/v),乳液平均粒径范围为290~420nm;所述抛射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10~20%;所述内油相包括乌梢蛇、羌活、防风、芥子、独活、当归、醉仙桃、血余、马钱子、麻黄、巴豆、白芷、红花、三棱、桃仁和蜣螂虫的提取物,植物油,单甘脂;所述水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肉桂、土鳖虫和蜈蚣的提取物,乙醇、丙二醇,水,聚氧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所述外油相包括冰片,薄荷脑,松节油,植物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优选的,所述内油相中的单甘脂:植物油=1~3:20(w/w)。优选的,所述水相中的提取物:聚氧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10:1:1~2(w/w)。优选的,所述水相中的乙醇:丙二醇:水=10:2~3:2(v/v)。优选的,所述外油相中的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植物油=1~2:20(w/w)。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生川乌17~25份、生草乌17~25份、天南星17~25份、肉桂8~15份、土鳖虫8~15份和蜈蚣1~1.5份分别破碎成粗粉,分别用乙醇和水提取液,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粉末;将提取物粉末、HLB为12~13.5的复合乳化剂溶于乙醇、丙二醇和水的混合溶剂中,形成水相;(2)将乌梢蛇8~15份、羌活17~25份、防风17~25份、芥子17~25份、独活17~25份、当归17~25份、醉仙桃17~25份、血余17~25份、马钱子17~25份、麻黄17~25份、巴豆8~15份、白芷17~25份、红花8~15份、三棱17~25份、桃仁17~25份和蜣螂虫8~15份置于提炼锅内,加入植物油,升温至160~180℃,熄火冷却后出药油,加入单甘脂,形成内油相;(3)将冰片7~15份与薄荷脑3~8份混合研磨,加入松节油7~15份、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和植物油搅拌溶解成油状,形成外油相;(4)将水相加热至40~80℃,内油相加热至90~110℃,以12000~16000rpm均质水相的同时将内油相加入,均质3~5min,形成O/W型乳液;(5)将外油相加热至80~100℃,在500~1000prm搅拌外油相的同时加入步骤(4)中的O/W型乳液,继续搅拌冷却至室温,制得O/W/O型乳液;(6)将步骤(5)中的O/W/O型乳液与抛射剂封装于加压密闭容器中,制得O/W/O型乳液气雾剂。优选的,所述步骤(4)所得O/W型乳液的平均粒径为180~220nm。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将镇江膏药的各组分分别分散在O/W/O型乳液的内油相、水相、外油相,各自发挥作用。外油相中分布的冰片,薄荷脑,松节油具有透皮促进作用,有利于后续药物渗入皮肤;水相中的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肉桂、土鳖虫和蜈蚣的提取物为主药,发挥祛风止痛作用;内油相中的乌梢蛇、羌活、防风、芥子、独活、当归、醉仙桃、血余、马钱子、麻黄、巴豆、白芷、红花、三棱、桃仁和蜣螂虫的提取物为辅助用药,发挥舒筋活血、化痞去瘀、消散顺气作用。2)本专利技术通过水油比例调节、水相溶剂调节和乳化剂比例调节,使O/W/O型乳液平均粒径范围为290~420nm,有利于促进皮肤吸收,并保持稳定的三相结构。3)与镇江膏药相比,剂型改良后的气雾剂对用药的皮肤局部刺激性较小,可减少皮肤过敏的发生,且便于携带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2的粒径分布图(横坐标粒径,纵坐标强度);图2为实施例5的粒径分布图(横坐标粒径,纵坐标强度)。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3O/W型乳液的制备(1)将生川乌17~25份、生草乌17~25份、天南星17~25份、肉桂8~15份、土鳖虫8~15份和蜈蚣1~1.5份分别破碎成粗粉,浸入乙醇溶液过夜后回流提取,收集提取液;将药渣加10倍量的水,升温至60℃,超声波提取5h,分离提取液和药渣;将乙醇提取液和水提取液合并,浓缩、干燥得到提取物粉末;用乙醇、丙二醇和水混合溶剂搅拌溶解提取物粉末,并加入聚氧丙烯硬脂酸酯(AtlasG-3608)和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Myrj49)复合乳化剂,形成水相;(2)将乌梢蛇8~15份、羌活17~25份、防风17~25份、芥子17~25份、独活17~25份、当归17~25份、醉仙桃17~25份、血余17~25份、马钱子17~25份、麻黄17~25份、巴豆8~15份、白芷17~25份、红花8~15份、三棱17~25份、桃仁17~25份和蜣螂虫8~15份置于提炼锅内,加入3倍量的植物油,升温至160℃,熄火冷却后出药油,加入单甘脂,形成内油相;(3)将水相加热至40℃,内油相加热至80℃,以16000rpm均质水相的同时将内油相加入,均质3min,形成O/W型乳液。如表1所示,根据水相提取物的溶解性,选用乙醇、丙二醇和水混合溶剂,其中丙二醇的加入调节了水相的粘度,有利于液滴的稳定,延缓乳液分层时间,当乙醇:丙二醇:水(v/v)=10:3:2时,室温下稳定时间为14天。复合乳化剂由AtlasG-3608和Myrj49混合达到,两者以1:1、1:1.5、1:2的比例混合时,HLB值分别为12、13、13.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包水包油型乳液和抛射剂,所述油包水包油型乳液中内油相:水相:外油相=2:6~7:9~11(v/v),乳液平均粒径范围为290~420nm;所述抛射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10~20%;/n所述内油相包括乌梢蛇、羌活、防风、芥子、独活、当归、醉仙桃、血余、马钱子、麻黄、巴豆、白芷、红花、三棱、桃仁和蜣螂虫的提取物,植物油,单甘脂;/n所述水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肉桂、土鳖虫和蜈蚣的提取物,乙醇、丙二醇,水,聚氧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n所述外油相包括冰片,薄荷脑,松节油,植物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油包水包油型乳液和抛射剂,所述油包水包油型乳液中内油相:水相:外油相=2:6~7:9~11(v/v),乳液平均粒径范围为290~420nm;所述抛射剂用量为乳液质量的10~20%;
所述内油相包括乌梢蛇、羌活、防风、芥子、独活、当归、醉仙桃、血余、马钱子、麻黄、巴豆、白芷、红花、三棱、桃仁和蜣螂虫的提取物,植物油,单甘脂;
所述水相包括生川乌、生草乌、天南星、肉桂、土鳖虫和蜈蚣的提取物,乙醇、丙二醇,水,聚氧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
所述外油相包括冰片,薄荷脑,松节油,植物油,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油相中的单甘脂:植物油=1~3:20(w/w)。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中的提取物:聚氧丙烯硬脂酸酯,聚氧乙烯单硬脂酸酯=10:1:1~2(w/w)。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相中的乙醇:丙二醇:水=10:2~3:2(v/v)。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油相中的失水山梨醇单油酸酯:植物油=1~2:20(w/w)。
6.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包水包油型乳液气雾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生川乌17~25份、生草乌17~2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成吉民,陈夏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七○七天然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