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海权专利>正文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589913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13 1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由赤芍、丹参、黄芩、三棱、茯苓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赤芍10~30份、丹参10~30份、黄芩10~30份、三棱5~15份、茯苓5~15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通过对煎煮、浓缩、乙醇制粒等步骤条件的优化,能够更加充分的对各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不破坏有效成分的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便于随身携带以及服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中药
,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是指女性内生殖器及其周围结缔组织、盆腔腹膜的慢性炎症,多由急性盆腔炎治疗不及时而转为慢性,具有病程长、治愈率低、复发率高的特点,是国内外妇科治疗中的一大难题。慢性盆腔炎临床以下腹坠胀隐痛、腰骶部痠痛、月经不调、白带量多和月经期后、劳累后、受凉后加重为主要表现,如果已形成慢性附件炎,则可触及肿块。盆腔炎发病时间长,病情较顽固,易反复发作,不仅给女性朋友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危害,还增加了女性朋友的经济负担。目前,西医治疗慢性盆腔炎以抗生素治疗为主,虽有一定疗效,但往往效果不佳,且有较大毒副作用,另外可能导致细菌耐药性,尤其对于慢性盆腔炎炎症浸润致结缔组织增生,盆腔广泛粘连效果不明显,给治疗带来更大的难度。慢性盆腔炎多由急性盆腔炎未彻底治愈,迁延而成,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主要病因乃为适值经行,血室正升,胞宫空虚,秽浊、热邪乘虚内侵,而致湿热内蕴,气血不畅,冲任受阻,瘀血滞留,凝聚于下焦。经脉凝滞,血行不利,气结于中,痰、血、气相结而为癥瘕。中医辨证以湿热瘀阻为主要证候。其临床表现为下腹坠胀、腰及腰骶部酸痛、痛经,常在劳累、性交、经期前后、排便时加重,可伴有低热、月经和白带增多、色黄。卵巢功能受损时可有月经不调,长期发病可致不孕。近年来,国内学者运用中药,从中医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出发,针对慢性盆腔炎的治疗采取了多方面研究,并且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现有的中药制剂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另一方面,传统中药制剂多为汤剂,存在着口服口感差、服用不便,以及难以携带等缺点。因此,人们对有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药物存在极大的需求,开发一种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不足,或药物副作用大、不良反应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药组合物,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由赤芍、丹参、黄芩、三棱、茯苓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赤芍10~30份、丹参10~30份、黄芩10~30份、三棱5~15份、茯苓5~15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按重量份数计,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赤芍20份、丹参20份、黄芩20份、三棱10份、茯苓10份。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称取三棱、茯苓,经分别干燥、粉碎处理后,得到上述各原料的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的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待用;(2)称取赤芍、丹参、黄芩混合装入布袋中扎紧口,得到第二混合料,置水浸泡,待用;(3)煎煮,过滤,收取煎煮液,得到第一煎煮液以及固体药渣;(4)向步骤(3)所述固体药渣加入水进行煎煮,过滤,收取煎煮液,得到第二煎煮液;(5)合并步骤(3)所述的第一煎煮液与步骤(4)所述的第二煎煮液,得到第三煎煮液;(6)将步骤(5)所述的第三煎煮液浓缩为清膏;(7)将步骤(6)所述的清膏与步骤(1)所述的第一混合料,均匀混合,减压干燥,粉碎,制粒,即得所述中药组合物。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各原料的细粉的粒度均为70~90目。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加水量为第二混合料质量的8~10倍量,置水浸泡时间为2~4小时。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3)中,煎煮时间为1~2小时。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4)中,加水量为第一煎煮液体积的6~8倍量,煎煮时间为1~2小时。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6)中,步骤(6)中,清膏60℃下的相对密度为1.25~1.30。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7)中,所述减压干燥的温度不超过100℃,制粒采用乙醇为润湿剂制颗粒,乙醇浓度为85~95wt%。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中药组合物采用赤芍、丹参、黄芩、三棱、茯苓等多种天然食用植物药物作为原料并进行适合配比,以赤芍为君药:赤芍清热凉血,祛瘀止痛;丹参、黄芩共为臣药:丹参归心、肝二经,专行血分,能活血化瘀,凉血消肿,祛瘀通经,黄芩苦寒燥湿,解毒泻火消痈;辅以三棱:破血祛瘀,软坚散结,行气止痛,以增强主药祛瘀通经之力;配以茯苓:利水渗湿,健脾补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之功效,而达到热清、湿去、毒解、瘀祛、软坚散结、消炎止痛之目的,可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附件炎、月经不调、白带增多、少腹胀痛、腰骶酸楚、久婚不孕等疾病。2、本专利技术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工艺方法简便,且产品工艺稳定,无需大型仪器,适于工业化大规模生产;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中,通过对煎煮、浓缩、乙醇制粒等步骤条件的优化,能够更加充分的对各原料中的有效成分进行提取并不破坏有效成分的活性,从而进一步提高药效和治疗效果。3、采用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将本专利技术制备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按临床用药质量标准进行检验,其结果表明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室温下放置3个月与0月对比基本无变化,各项指标均符合规定,说明其稳定性较好。具体实施方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本专利技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中药组合物,以赤芍、丹参、黄芩、三棱、茯苓等药物作为原料,并通过各组分间的配伍作用,使得本专利技术中的中药组合物对于慢性盆腔炎的治疗具有标本兼治、疗效明显、固本培元、复发率低的作用,而且不会产生任何副作用。由本专利技术方法所制备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或保健品时,可以为各种剂型:散剂、丸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口服液或糖浆剂等,便于随身携带以及服用。以下结合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有必要指出的是该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未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等效实施或变更,均应当包含于本专利技术的专利范围内。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内做其它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当然,这些依据本专利技术精神所做的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等变化,都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实施例1一种中药组合物,由赤芍160g、丹参160g、黄芩160g、三棱80g、茯苓80g制成。制备方法:(1)称取三棱、茯苓粉碎成细粉过80目筛,混合均匀,得到第一混合料,备用;(2)称取赤芍、丹参、黄芩混合装入布袋中扎紧口,得到第二混合料,加水第二混合料质量的8倍量,置水浸泡2小时,待用;(3)煎煮第二混合料1小时;过滤放出煎煮液;得到第一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由赤芍、丹参、黄芩、三棱、茯苓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赤芍10~30份、丹参10~30份、黄芩10~30份、三棱5~15份、茯苓5~15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中药组合物的原料由赤芍、丹参、黄芩、三棱、茯苓组成,按重量份数计,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赤芍10~30份、丹参10~30份、黄芩10~30份、三棱5~15份、茯苓5~1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按重量份数计,中药组合物的重量配比为:赤芍20份、丹参20份、黄芩20份、三棱10份、茯苓10份。


3.一种权利要求1~2之一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称取三棱、茯苓,经分别干燥、粉碎处理后,得到上述各原料的细粉,将所述各原料的细粉进行充分混合,得到第一混合料,待用;
(2)称取赤芍、丹参、黄芩混合装入布袋中扎紧口,得到第二混合料,置水浸泡,待用;
(3)煎煮,过滤,收取煎煮液,得到第一煎煮液以及固体药渣;
(4)向步骤(3)所述固体药渣加入水进行煎煮,过滤,收取煎煮液,得到第二煎煮液;
(5)合并步骤(3)所述的第一煎煮液与步骤(4)所述的第二煎煮液,得到第三煎煮液;
(6)将步骤(5)所述的第三煎煮液浓缩为清膏;
(7)将步骤(6)所述的清膏与步骤(1)所述的第一混合料,均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海权
申请(专利权)人:穆海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