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802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首先将黄连,乳香,没药,半夏,瓜蒌,绞股蓝,茯苓,穿山龙与水混合后,加热提取,并对提取液进行浓缩;将血竭粉碎成血竭粉;然后将浓缩提取液与血竭粉混合。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方法工艺简单,制备工艺条件温和,最大程度保留了原料药的药效,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中药组合物适用于血脂异常的情况,尤其是高血脂症状,可以被制备成任何一种常用的内服剂型和保健品,具有化痰活血,降浊通络的功效,改善血脂异常,达到显著降低血脂的目的,尤其适合于痰瘀互结型血脂异常的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易于操作,既环保,还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属于中医药领域。
技术介绍
血脂的紊乱状态能够为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创造环境。成年期高脂血症以剂量依赖性的方式增加冠心病的后续风险,长期暴露于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成年人可能会增加未来冠心病的风险。多个降脂药物临床治疗实验和流行病学相关研究也已经证实了血清胆固醇水平与冠心病风险的关系。同时,高脂血症也是催生糖尿病、牙周炎等疾病的重要条件。研究表明,对高脂血症有效地控制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死亡率。周子严等通过对中医诊治血脂异常的回顾性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分析,发现痰瘀互结为目前血脂异常研究中,出现频次最高的证候类型,“痰浊”和“血瘀”分别为出现频次最高的病理要素。中医治疗中“山楂”、“丹参”、“泽泻”分别为出现频次最高的治疗药物。而西医治疗中他汀类、贝特类药物为临床主要使用的西药,虽然这些西药产品对血脂异常改善效果明显,但对于患者“痰瘀互结”的病理状态并没有显著改善的相关描述。现有的治疗痰瘀互结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n1)将原料黄连,乳香,没药,半夏,瓜蒌,绞股蓝,茯苓,穿山龙混合均匀后加水,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提取2-4次,过滤、合并滤液,获得混合提取液;/n2)对混合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制成混合浓缩液;/n3)将血竭进行粉碎处理,制成血竭粉末;/n4)将混合浓缩液与血竭粉末混匀,即得。/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或/和治疗血脂异常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
1)将原料黄连,乳香,没药,半夏,瓜蒌,绞股蓝,茯苓,穿山龙混合均匀后加水,对混合物进行加热,加热提取2-4次,过滤、合并滤液,获得混合提取液;
2)对混合提取液进行浓缩处理,制成混合浓缩液;
3)将血竭进行粉碎处理,制成血竭粉末;
4)将混合浓缩液与血竭粉末混匀,即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3)中所述原料黄连,乳香,没药,半夏,瓜蒌,绞股蓝,茯苓,穿山龙,血竭的重量份配比为:黄连3-12,乳香6-15,没药6-15,血竭3-12,半夏3-9,瓜蒌6-15,绞股蓝10-30,茯苓10-30,穿山龙10-3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3)中所述原料黄连,乳香,没药,半夏,瓜蒌,绞股蓝,茯苓,穿山龙,血竭的重量份配比为:黄连3-9,乳香6-9,没药6-9,血竭3-9,半夏6-9,瓜蒌9-15,绞股蓝15-30,茯苓15-30,穿山龙10-30。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步骤1)、3)中所述原料黄连,乳香,没药,半夏,瓜蒌,绞股蓝,茯苓,穿山龙,血竭的重量份配比为:黄连6,乳香9,没药9,血竭6,半夏9,瓜蒌15,绞股蓝15,茯苓30,穿山龙15。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血脂异常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元会崔翰明师帅张秋燕杜柏褚瑜光王欢邱志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