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康复器材领域,具体为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
技术介绍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较为常见的疾患之一,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各部分(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尤其是髓核,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后,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之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导致相邻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从而产生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在腰椎间盘突出病症的康复治疗中,通过牵引将突出的组织重新引入可有效缓解腰部疼痛,达到治疗康复的目的。现有技术中针对患者居家治疗牵引装置较为简易,通常为设置在床上的支撑块,支撑块的底部平整以用于放置在床上,顶部呈圆弧形用于支撑在患者的腰椎部位,支撑块的整体高度略高于患者的腰椎,以在患者平躺状态下,通过支撑块的顶部紧顶患者腰椎位置,达到牵引的效果。此种牵引装置的形状大小通常不能调整,对于形体差异患者的牵引效果均不相同,适应性较差,且在牵引程度不能更改,不便于同一患者在不同阶段进行不同程度的牵引治疗。针对上述问题,CN201810119406.X公开了一种腰间盘突出牵引装置,具有顶支撑组件和侧支撑组件,可通过调节机构对定支撑组件的高度和侧支撑组件的宽度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形体差异患者使用,并可在调节后由侧支撑组件对患者腰椎端部进行有效支撑,适应牵引状态下腰椎中部和端部的位置变化。但是其在应用过程中,一方面,患者在平躺牵引状态下需要通过手动摇把针对顶支撑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然后通过手柄对两个侧支撑部分别进行调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包括底座(8)以及可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在底座(8)上的中部支撑块(1)和可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8)上的端部支撑块(7),端部支撑块(7)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分布于中部支撑块(1)的两侧位置,端部支撑块(7)与中部支撑块(1)之间分别通过软连接(6)相连,其特征在于:/n还包括用于同步驱动中部支撑块(1)升起和两个端部支撑块(7)相背滑动的同步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8)上并位于中部支撑块(1)下方的齿轮箱(13),齿轮箱(13)中贯穿设有竖向轴(2),竖向轴(2)的上段为第一丝杠(201),第一丝杠(201)与设置在中部支撑块(1)内的第一丝母(3)配合安装,竖向轴(2)的下端与用于驱动竖向轴(2)转动的驱动元件传动配合,在齿轮箱(13)中位于竖向轴(2)的两侧还分别转动设有横向轴(10),横向轴(10)的内端通过锥齿轮组(12)与竖向轴(2)传动连接,横向轴(10)的外段为第二丝杠(1001),第二丝杠(1001)与滑动设置在底座(8)上的推块(5)内的第二丝母(4)配合安装,在推块(5)和端部支撑块(7)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包括底座(8)以及可沿竖直方向升降设置在底座(8)上的中部支撑块(1)和可沿水平方向滑动设置在底座(8)上的端部支撑块(7),端部支撑块(7)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分布于中部支撑块(1)的两侧位置,端部支撑块(7)与中部支撑块(1)之间分别通过软连接(6)相连,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用于同步驱动中部支撑块(1)升起和两个端部支撑块(7)相背滑动的同步驱动装置,同步驱动装置包括固定在底座(8)上并位于中部支撑块(1)下方的齿轮箱(13),齿轮箱(13)中贯穿设有竖向轴(2),竖向轴(2)的上段为第一丝杠(201),第一丝杠(201)与设置在中部支撑块(1)内的第一丝母(3)配合安装,竖向轴(2)的下端与用于驱动竖向轴(2)转动的驱动元件传动配合,在齿轮箱(13)中位于竖向轴(2)的两侧还分别转动设有横向轴(10),横向轴(10)的内端通过锥齿轮组(12)与竖向轴(2)传动连接,横向轴(10)的外段为第二丝杠(1001),第二丝杠(1001)与滑动设置在底座(8)上的推块(5)内的第二丝母(4)配合安装,在推块(5)和端部支撑块(7)之间还设有缓冲弹簧(9)。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锁定端部支撑块(7)在底座(8)上的滑动位置的第一定位装置,第一定位装置包括设置在端部支撑块(7)和推块(5)间的第一伸缩杆(14)、连接在第二丝杠(1001)外端的第三丝杠(16)以及配合安装在第三丝杠(16)上的第三丝母(17);第一伸缩杆(14)具有固定在端部支撑块(7)上的第一外管(1402)和固定在推块(5)上的第一内管(1401),第一内管(1401)同轴并间隙套设在第一外管(1402)中,第一内管(1401)朝向端部支撑块(7)的端部封闭并在第一内管(1401)中设有与第一内管(1401)的封闭端间隔分布的隔板(20),在第一内管(1401)的封闭端和隔板(20)之间形成端部腔(18),在第一外管(1402)的内壁上设有沿第一外管(1402)长度方向间隔分布的多个楔形挡块(19),楔形挡块(19)的斜面朝向推块(5)方向分布,直面朝向端部支撑块(7)的方向分布;
第二丝杠(1001)的外端穿设在第一内管(1401)中,第三丝杠(16)设置于端部腔(18)内并通过第二伸缩杆(15)与第二丝杠(1001)同轴连接,第二伸缩杆(15)包括第二外管和插设在第二外管中的第二内管,第二外管和第二内管之间还设有传动键结构,第二外管固定在第二丝杠(1001)上,第二内管与第三丝杠(16)的一端同轴连接,第三丝杠(16)的另一端转动连接在第一内管(1401)的封闭端上;
第三丝杠(16)具有位于中部的丝杠段(1601)和位于两端的光杆段(1602),第三丝母(17)配合安装在丝杠段(1601)上并可沿第一内管(1401)的轴向滑动分布于端部腔(18)内,在第三丝杠(16)上位于第三丝母(17)的两侧分别套设有复位弹簧(24);第三丝母(17)上设有沿第一内管(1401)径向分布的插孔,插孔中配合安装有第一锁止销(23),第一锁止销(23)的内端与插孔的孔底之间设有第一锁止弹簧(22),第一锁止销(23)的外端为楔形,且第一锁止销(23)的斜面朝向端部支撑块(7)的方向分布,直面朝向推块(5)的方向分布,在第一内管(1401)的管壁上设有供第一锁止销(23)的外端由第一内管(1401)中伸出以与楔形挡块(19)配合的条形孔(21),条形孔(21)对应推块(5)的一端为直面,条形孔(21)对应端部支撑块(7)的一端设置为可与第一锁止销(23)的外端配合以将第一锁止销(23)压入插孔中的斜面。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任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元件为电机减速器总成(11),且电机减速器总成(11)具有一个控制输出转动方向的远程开关。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椎间盘突出治疗装置,其特征在于:缓冲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静,王耀堂,冯亮群,李慧,张滨,李利霞,李小珍,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