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辅助器械
,具体是涉及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
技术介绍
目前进行相对全面的眼科检查需要眼科医生使用裂隙灯显微镜、前置镜来获取被检查者的眼表、眼前段、眼底的信息。如果通过拍照的方式获取被检查者的这类眼部信息,需要由专业的眼科相关技术人员分别使用眼前段照相机、眼底照相机人为对焦被检眼的角膜、虹膜和视网膜来获取眼表、眼前段和眼底照片。同时还需要使用自动验光仪获取被检查者的初步屈光度数,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来获取患者角膜曲率的信息,整个过程繁琐、昂贵、耗时、耗力,很难应用于大规模人群的眼科检查。这就造成了人群中许多眼病无法被及时发现。特别是在卫生技术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大部分眼病人群在视力损害影响生活后才到上一级医院眼科进行检查,然而许多眼科疾病例如角膜炎、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可造成视力不可逆的低下,甚至盲,这会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因此,目前需要一台无需眼科专业人员操作,可自动对焦分别拍摄被检查者眼表、眼前段和眼底并同步进行自动验光和角膜曲率检测的眼科机器人,自动、快速、全面的获取被检查者的眼部数据,提高大规模人群眼科筛查的效率,针对无眼科相关人员的机构或地区,通过远程医疗的方式由上一级医院的眼科医生对眼科机器人所获取的眼部数据进行诊疗分析,或者在眼科机器人中植入人工智能诊疗算法进行自动的诊疗分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自动定位被检查者的眼球,分别对焦被检眼的角膜、虹膜和视网膜,自动拍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设有底台(10)的台式主体(1)、眼球引导追踪元件(2)、拍摄元件(3)、用于患者眼部信息获取的自动检测元件(4)、为各个电气元件供电的电源;/n所述底台(10)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患者下颌的下颌支撑托(11),台式主体(1)侧壁且位于所述下颌支撑托(11)上部位置处设有眼部检查口(12);/n所述眼球引导追踪元件(2)包括竖直设于台式主体(1)内且与所述眼部检查口(12)贴合的追踪移动板(20)、设于所述追踪移动板(20)中心处且通过眼部检查口(12)延伸至台式主体(1)外部的聚视筒(21)、分别设于追踪移动板(20)左右两侧且与台式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电动伸缩杆(22)、竖直设于台式主体(1)内且与追踪移动板(20)相对分布的投射引导板(23)、设于聚视筒(21)内侧的投影器(24);/n所述拍摄元件(3)包括设于台式主体(1)外壁且用于人脸拍摄的摄像头(30)、设于投射引导板(23)上且用于眼球拍摄的内置摄像头(31)、设于聚视筒(21)内壁的光源(32),所述光源(32)包括照明光源(320)和便于眼底拍摄的近红外光源(3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端设有底台(10)的台式主体(1)、眼球引导追踪元件(2)、拍摄元件(3)、用于患者眼部信息获取的自动检测元件(4)、为各个电气元件供电的电源;
所述底台(10)上端设有用于支撑患者下颌的下颌支撑托(11),台式主体(1)侧壁且位于所述下颌支撑托(11)上部位置处设有眼部检查口(12);
所述眼球引导追踪元件(2)包括竖直设于台式主体(1)内且与所述眼部检查口(12)贴合的追踪移动板(20)、设于所述追踪移动板(20)中心处且通过眼部检查口(12)延伸至台式主体(1)外部的聚视筒(21)、分别设于追踪移动板(20)左右两侧且与台式主体(1)内壁固定连接的两个电动伸缩杆(22)、竖直设于台式主体(1)内且与追踪移动板(20)相对分布的投射引导板(23)、设于聚视筒(21)内侧的投影器(24);
所述拍摄元件(3)包括设于台式主体(1)外壁且用于人脸拍摄的摄像头(30)、设于投射引导板(23)上且用于眼球拍摄的内置摄像头(31)、设于聚视筒(21)内壁的光源(32),所述光源(32)包括照明光源(320)和便于眼底拍摄的近红外光源(321);
所述自动检测元件(4)包括与各个电气元件电性连接的控制器(40)、设于台式主体(1)外壁的显示操作屏(41)、用于获取眼部屈光信息和眼角膜曲率信息的信息采集模块(43)、用于检测数据保存的存储模块(44)、设于下颌支撑托(11)内的压力传感器(4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化眼科检查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台(10)内设有高度微调元件(13),所述高度微调元件(13)包括贯穿底台(10)上端面且底端设有倾斜面(1300)的升降安装块(130)、设于底台(10)内且上端与所述倾斜面(1300)滑动连接以及下端与底台(10)内壁滑动连接的移动调节块(131)、竖直设于底台(10)内且位于升降安装块(130)左右两侧以及与升降安装块(130)左右两侧滑动连接的限位杆(132),底台(10)侧壁设有贯穿口(100),且所述贯穿口(100)内设有内螺纹环(101),移动调节块(131)侧壁且靠近所述贯穿口(100)一端固定连接有手动摇把(133),所述手动摇把(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蔚,李中文,郑钦象,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市眼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