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741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包括加热筒与锅体,所述加热筒内安装有炭火架,所述加热筒的底部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顶部嵌设有温差发电片与装置腔,所述炭火架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固定有壳体,所述转管的外壁固定有转子,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与转子配合的定子,所述转子与温差发电片电性连接,所述转管的底部贯穿装置腔,所述转管位于装置腔内的外壁固定有凸轮,所述装置腔的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装置腔间贯穿设有抵杆,所述抵杆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其能够实现自动的补水过程,并且能够自动的清理加热筒的外壁,避免食物的粘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火锅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
技术介绍
铜火锅是一种有悠久历史的民间炊具,尤其适应于冬春季节炊煮食物,各种菜蔬、肉食、豆芽、豆腐和肉汤置入环形的锅中,多人围座在火锅周围,边煮边食,味浓且鲜香。这种火锅一般用铜材制成,现在也有用铝材或不锈钢材料制成,但以铜火锅煮出的食物和汤味觉最好。但是现有的铜火锅在使用过程中,火锅的汤汁会持续的蒸发,每隔一段时间需要进行补水,目前都是依靠人工补水的方式,较为麻烦,并且铜火锅的加热筒侧壁壁温度很高,食材会粘连在加热筒侧壁上,烤糊后不易清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其能够实现自动的补水过程,并且能够自动的清理加热筒的外壁,避免食物的粘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包括加热筒与锅体,所述加热筒内安装有炭火架,所述加热筒的底部安装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内顶部嵌设有温差发电片与装置腔,所述炭火架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管,所述储水箱的上端固定有壳体,所述转管的外壁固定有转子,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与转子配合的定子,所述转子与温差发电片电性连接,所述转管的底部贯穿装置腔,所述转管位于装置腔内的外壁固定有凸轮,所述装置腔的一侧设有空腔,所述空腔与装置腔间贯穿设有抵杆,所述抵杆位于空腔内的一端固定有活塞,所述抵杆上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抵杆位于装置腔内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凸轮外壁相抵,所述空腔的内壁连接有出水管与吸水管,所述出水管与吸水管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水管的末端延伸至储水箱内,所述出水管的末端与转管的底部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转管的上端贯穿加热筒并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侧壁顺着加热筒侧壁延伸并与锅体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刮板的侧壁固定有与连接管连通的补水管,所述补水管的侧壁设有多个出水孔。优选地,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上表面接近加热筒内底部,所述温差发电片的下底面固定有多个延伸至储水箱内的导热翅片。优选地,所述加热筒的上端内壁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高度高于锅体的高度,所述环形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刮板间通过第二弹簧弹性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与温差发电片电性连接。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在加热筒底部直接安装储水箱,能够直接将水注满储水箱,利用温差发电片上下端温差进行发电,带动转动在定子内转动,从而通过凸轮、活塞等将水自动的泵入锅体内,无需人为加入。2、通过设置刮板,能够在加水的过程中,带动刮板顺着加热筒的外壁转动,将外壁粘连的食材刮下,配合水进行冲洗。3、通过为第二弹簧供电,使第二弹簧收缩,从而能够使刮板与加热筒外壁紧密贴合,提高清理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的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的实施例2示意图。图中:1锅体、2加热筒、3转管、4炭火架、5补水管、6刮板、7温差发电片、8导热翅片、9吸水管、10储水箱、11装置腔、12凸轮、13定子、14转子、15第一弹簧、16抵杆、17出水管、18活塞、19空腔、20环形槽、21第二弹簧、22滑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2,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包括加热筒2与锅体1,加热筒2内安装有炭火架4,加热筒2的底部安装有储水箱10,储水箱10的内顶部嵌设有温差发电片7与装置腔11,炭火架4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管3,储水箱10的上端固定有壳体,转管3的外壁固定有转子14,壳体的内壁固定有与转子14配合的定子13,转子14与温差发电片7电性连接,温差发电片7的上表面接近加热筒2内底部,温差发电片7的下底面固定有多个延伸至储水箱10内的导热翅片8,由于炭灰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使温差发电片7的上表面受热,通过导热翅片8将储水箱10内温度较低的水温传递至温差发电片7的下端,温差发电片7上下端实现温差进行发电。转管3的底部贯穿装置腔11,转管3位于装置腔11内的外壁固定有凸轮12,装置腔11的一侧设有空腔19,空腔19与装置腔11间贯穿设有抵杆16,抵杆16位于空腔19内的一端固定有活塞18,抵杆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5,抵杆16位于装置腔11内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凸轮12外壁相抵,空腔19的内壁连接有出水管17与吸水管9,出水管17与吸水管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吸水管9的末端延伸至储水箱10内,出水管17的末端与转管3的底部通过旋转接头连接,转管3的上端贯穿加热筒2并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6,刮板6的侧壁顺着加热筒2侧壁延伸并与锅体1底部滑动连接,刮板6的侧壁固定有与连接管连通的补水管5,补水管5的侧壁设有多个出水孔。本专利技术中,在使用铜火锅前,往储水箱10内加满冷水,加入的水量满足正常铜火锅食用时间的补水量,炭火架4上放置炭火,炭火燃烧的炭灰会落至加热筒2底部,由于炭灰具有一定的温度,会使温差发电片7的上表面受热,通过导热翅片8将储水箱10内温度较低的水温传递至温差发电片7的下端,温差发电片7上下端实现温差进行发电,通过为转子14供电,实现在定子1内的转动,带动转管3转动,转管3带动凸轮12转动,在第一弹簧15的弹性作用下,抵杆16末端的滚轮始终与凸轮12外壁相抵,从而凸轮12转动带动活塞18左右移动,活塞18右移时,通过吸水管9将储水箱10内的水吸入空腔19内,活塞18左移时,将空腔19内的水通过出水管17挤入转管3内,由于转管3穿过炭火架4以及整个加热筒2,转管3内的冷水会受到持续的加热,再通过连接管进入两根补水管5内,最终通过多个出水孔流出,流入锅体1内进行补水。转管3转动的同时带动刮板6转动,刮板6能够将粘连在加热管2外壁上的食材刮下,并且由于多个出水孔流出的水冲向加热筒2的外壁,温度较高的水能够配合刮板6将粘连的食材擦拭掉。实施例2参照图3,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加热筒2的上端内壁设有环形槽20,环形槽20的高度高于锅体1的高度,环形槽20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块22,滑块22与刮板6间通过第二弹簧21弹性连接,第二弹簧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包括加热筒(2)与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2)内安装有炭火架(4),所述加热筒(2)的底部安装有储水箱(10),所述储水箱(10)的内顶部嵌设有温差发电片(7)与装置腔(11),所述炭火架(4)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管(3),所述储水箱(10)的上端固定有壳体,所述转管(3)的外壁固定有转子(14),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与转子(14)配合的定子(13),所述转子(14)与温差发电片(7)电性连接,所述转管(3)的底部贯穿装置腔(11),所述转管(3)位于装置腔(11)内的外壁固定有凸轮(12),所述装置腔(11)的一侧设有空腔(19),所述空腔(19)与装置腔(11)间贯穿设有抵杆(16),所述抵杆(16)位于空腔(19)内的一端固定有活塞(18),所述抵杆(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抵杆(16)位于装置腔(11)内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凸轮(12)外壁相抵,所述空腔(19)的内壁连接有出水管(17)与吸水管(9),所述出水管(17)与吸水管(9)内均安装有单向阀,所述吸水管(9)的末端延伸至储水箱(10)内,所述出水管(17)的末端与转管(3)的底部通过旋转接头连接,所述转管(3)的上端贯穿加热筒(2)并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刮板(6),所述刮板(6)的侧壁顺着加热筒(2)侧壁延伸并与锅体(1)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刮板(6)的侧壁固定有与连接管连通的补水管(5),所述补水管(5)的侧壁设有多个出水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补水铜火锅,包括加热筒(2)与锅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筒(2)内安装有炭火架(4),所述加热筒(2)的底部安装有储水箱(10),所述储水箱(10)的内顶部嵌设有温差发电片(7)与装置腔(11),所述炭火架(4)上贯穿转动连接有转管(3),所述储水箱(10)的上端固定有壳体,所述转管(3)的外壁固定有转子(14),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有与转子(14)配合的定子(13),所述转子(14)与温差发电片(7)电性连接,所述转管(3)的底部贯穿装置腔(11),所述转管(3)位于装置腔(11)内的外壁固定有凸轮(12),所述装置腔(11)的一侧设有空腔(19),所述空腔(19)与装置腔(11)间贯穿设有抵杆(16),所述抵杆(16)位于空腔(19)内的一端固定有活塞(18),所述抵杆(16)上套设有第一弹簧(15),所述抵杆(16)位于装置腔(11)内一端通过转动连接的滚轮与凸轮(12)外壁相抵,所述空腔(19)的内壁连接有出水管(17)与吸水管(9),所述出水管(17)与吸水管(9)内均安装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丽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圣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