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食品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馄饨的制作缺少批量化的生产机械,而通常是通过人工手工进行制备的,在有批量化的生产需求时,往往需要大量的工人进行长时间的作业。这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工,进而会产生较大的人工成本,而且生产效率会受到操作熟练度的影响,即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较大,同时,长时间的劳作导致工人的劳动负荷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该装置可便于实现馄饨的批量化生产,能有效降低人工的成本,同时,还能有效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负荷,并能确保生产的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机架、皮带输送机A、面皮压制机构、侧边切割机构、压面机构、第一分割机构、第二分割机构、第三分割机构、加注捏合机构;所述皮带输送机A水平地安装在机架的上端,且左右方向延伸,皮带输送机A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架上端的一对侧挡板,一对侧挡板的内侧面与皮带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和皮带输送机A(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皮压制机构(3)、侧边切割机构(4)、压面机构(5)、第一分割机构(6)、第二分割机构(7)、第三分割机构(26)、加注捏合机构(25);/n所述皮带输送机A(2)水平地安装在机架(1)的上端,且左右方向延伸,皮带输送机A(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端的一对侧挡板(12),一对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与皮带输送机A(2)上皮带的前后端沿之间间隙配合,用于防止皮带输送机A(2)上输送面皮的掉落;/n所述面皮压制机构(3)包括一对支撑立板A(8)、下料斗(9)、多对压面辊(10)和多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食品加工装置,包括机架(1)和皮带输送机A(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面皮压制机构(3)、侧边切割机构(4)、压面机构(5)、第一分割机构(6)、第二分割机构(7)、第三分割机构(26)、加注捏合机构(25);
所述皮带输送机A(2)水平地安装在机架(1)的上端,且左右方向延伸,皮带输送机A(2)的前后两侧设置有固定连接在机架(1)上端的一对侧挡板(12),一对侧挡板(12)的内侧面与皮带输送机A(2)上皮带的前后端沿之间间隙配合,用于防止皮带输送机A(2)上输送面皮的掉落;
所述面皮压制机构(3)包括一对支撑立板A(8)、下料斗(9)、多对压面辊(10)和多对驱动电机A;一对支撑立板A(8)分别位于皮带输送机A(2)右端的前后两侧,且一对支撑立板A(8)的下端与机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下料斗(9)固定连接在一对支撑立板A(8)的上部之间,其下端的下料口与皮带输送机A(2)的承载段表面间隙配合;多对压面辊(10)均可转动地安装在下料斗(9)的内腔中,且由上到下依次间隔地设置,且每对压面辊(10)的间隙由上到下依次减少,在每对压面辊(10)之间均形成前后方向延伸的条形压面通道;多对驱动电机A与多对压面辊(10)相配合地安装在下料斗(9)的前侧壁外部,每个驱动电机A的输出轴与对应的压面辊(10)的转轴连接,且每对驱动电机A的旋转方向相反,用于将上方进入的面团向下压制并形成面片;
所述侧边切割机构(4)位于面皮压制机构(3)的左侧,其包括水平设置且前后方向延伸的传动轴、一对圆形切刀(48)、驱动电机D、两个收集槽(11)和两个挡料板(14);所述传动轴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1)上,传动轴穿设在皮带输送机A(2)的承载段和空载段之间,其两端分别延伸到皮带输送机A(2)的前后两侧;一对圆形切刀(48)分别位于皮带输送机A(2)右部的前后两侧,且通过各自中心的安装孔固定套装在传动轴的前后两端,圆形切刀(48)的上部位于皮带输送机A(2)承载段的表面上方;所述驱动电机D安装在机架(1)上,其输出轴与传动轴的一端连接,用于驱动一对圆形切刀(48)同步顺时针转动;两个收集槽(11)分别位于机架(1)右部的前后两侧,并贴合地与一对侧挡板(12)固定连接;一对侧挡板(12)上相对地开设有与两个收集槽(11)相连通的一对缺口(13);两个挡料板(14)位于一对缺口(13)的左端,两个挡料板(14)的外端分别垂直地与一对侧挡板(12)的内侧固定连接,两个挡料板(14)的里端向靠近皮带输送机A(2)中皮带的方向延伸,并与皮带输送机A(2)中皮带的前后端沿接触配合;
所述压面机构(5)位于侧边切割机构(4)的左侧,其包括一对支撑座(15)、压面辊筒(16)和驱动电机B,一对支撑座(15)分别位于皮带输送机A(2)右部的前后两侧,且一对支撑座(15)的下端与机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压面辊筒(16)通过其前后两侧的转轴可转动地连接在一对支撑座(15)之间,压面辊筒(16)的下缘圆与皮带输送机A(2)承载段表面之间间隙配合;所述驱动电机B固定连接在前侧支撑座(15)的前部,其驱动轴与压面辊筒(16)前侧的转轴连接;
所述第一分割机构(6)位于压面机构(5)的左侧,其包括一对支撑立梁(17)、水平设置的条形切刀A(18)和竖直设置的一对直线电动推杆A(19),一对支撑立梁(17)分别位于皮带输送机A(2)右部的前后两侧,且一对支撑立梁(17)的下端与机架(1)的上端固定连接;一对支撑立梁(17)相对的一侧开设有一对竖向滑槽;条形切刀A(18)的前后两端分别滑动地设置于一对竖向滑槽中;一对直线电动推杆A(19)对应一对竖向滑槽地分别安装在机架(1)的前后两侧,其中,直线电动推杆A(19)的机座与机架(1)固定连接,其推杆从支撑立梁(17)下方的部分向上伸入到竖向滑槽中;一对直线电动推杆A(19)的推杆上端分别与条形切刀A(18)的前后两端固定连接;一对直线电动推杆A(19)用于同步动作驱动条形切刀A(18)在纵向上往复运动以对皮带输送机A(2)承载段上的整张面皮的前端不规则区和后端不规则进行切除;
第三分割机构(26)位于皮带输送机A(2)的左端,其包括U形框架(20)、旋转轴A(21)、连接臂(22)、条形切刀B(23)和直线电动推杆B(24),U形框架(20)开口朝下的设置,其开口端罩设在皮带输送机A(2)上方外侧,并与机架(1)固定连接;所述旋转轴A(21)可转动地连接在机架(1)上,旋转轴A(21)穿设在皮带输送机A(2)的承载段和空载段之间,其两端分别延伸到皮带输送机A(2)的前后两侧;两个连接臂(22)的下端前后对称的固定连接在旋转轴A(21)的前后两端;所述条形切刀B(23)设置在U形框架(20)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昕,刘丽丽,葛行坤,于洋,杨丽娟,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