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属于菌类播种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菌种在播撒中人工操作为主,均匀性比较差分布不均匀;人工操作步骤较多,比较浪费时间,同时工人比较疲劳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菌种与麦秸混合时螺旋搅拌机可能造成菌种损坏的问题。包括播种车体的四角各自转动连接有一组车轮;所述播种车体顶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养料仓;所述播种车体顶部还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菌种仓。通过使用载体装在养料和菌种替代了人工操作节约劳动成本;播撒养料的同时播种菌种提高了种植效率;通过菌种仓内设置混合隔板不需要先将菌种和麦秸混合,减少搅拌混合时菌种的损失。
A uniform seeding device for Morchella esculen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菌类播种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
技术介绍
羊肚菌是世界公认的著名珍稀食药兼用菌,其香味独特,营养丰富,功能齐全,食效显著;富含多种人体需要的氨基酸和有机锗,具补肾、壮阳、补脑,提神等功效;而且抗癌作用明显,对肌瘤细胞有强烈抑制作用,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医用价值,在美国被称为“陆地鱼”,一直被欧美等发达国家作为人体营养的高级补品;随着羊肚菌的需求增加,羊肚菌的市场销量越来越好,羊肚菌的种植升级也被提上了日程。基于上述,现有羊肚菌的菌种在播撒中,主要以大规模的人工操作为主,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养料和菌种的播撒,人工播撒的均匀性比较差,造成养料与菌种的分布不均匀;同时通过人工操作需要多个步骤,先将养料播撒完成后,再将混合有麦秸的菌种进行播种,比较浪费时间,同时人工操作的工人比较疲劳,还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在菌种与麦秸混合时使用的螺旋搅拌机还可能造成菌种损坏,造成一定的损失。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以解决现有羊肚菌的菌种在播撒中,主要以大规模的人工操作为主,通过人工操作进行养料和菌种的播撒,人工播撒的均匀性比较差,造成养料与菌种的分布不均匀;同时通过人工操作需要多个步骤,先将养料播撒完成后,再将混合有麦秸的菌种进行播种,比较浪费时间,同时人工操作的工人比较疲劳,还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资源,再菌种与麦秸混合时使用的螺旋搅拌机还可能造成菌种损坏,造成一定的损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车体;所述播种车体的底部四角各自转动连接有一组车轮;所述播种车体顶部前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养料仓;所述播种车体顶部后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菌种仓,菌种仓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混合隔板,菌种仓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菌种投口。进一步的,所述播种车体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养料仓,养料仓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口,播种车体底部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组车轮,前侧两个车轮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间歇出料板,出料口与间歇出料板对应。进一步的,所述菌种仓固定连接在播种车体顶部后侧,菌种仓内固定连接有一组纵向的混合隔板,混合隔板将菌种仓分为两组独立的部分。进一步的,所述播种车体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播种轮盘,后部两个车轮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齿盘,播种轮盘与驱动齿盘的齿辊啮合组成类齿轮传动结构,播种轮盘的齿辊与菌种仓底部的菌种齿盘的齿辊啮合组成类齿轮传动结构。进一步的,所述菌种仓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菌种投口,菌种投口内设置有圆周阵列的四组开孔,菌种投口底部转动连接有一组菌种齿盘,菌种齿盘内设置有圆周阵列的四组开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使用载体装在养料和菌种,再利用车轮转动实现自动化播撒,替代了人工操作,简化操作人员的工作,节约了劳动成本;通过将养料仓和菌种仓放在同一载体上,实现播撒养料的同时播种菌种,减少了操作步骤提高了种植效率;通过在菌种仓内设置混合隔板,不需要先将菌种和麦秸进行混合再播种,可以减少搅拌混合时菌种的损失,同时也更加节省时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轴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主体轴侧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间歇出料板轴侧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菌种齿盘轴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播种轮盘连接关系的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混合隔板轴侧结构示意图。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1、播种车体;101、播种轮盘;2、养料仓;201、出料口;3、车轮;301、间歇出料板;302、驱动齿盘;4、菌种仓;401、混合隔板;402、菌种投口;403、菌种齿盘。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能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车体1;播种车体1的底部四角各自转动连接有一组车轮3;播种车体1顶部前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养料仓2;播种车体1顶部后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菌种仓4,菌种仓4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混合隔板401,菌种仓4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菌种投口402。其中,播种车体1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养料仓2,养料仓2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口201,播种车体1底部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组车轮3,前侧两个车轮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间歇出料板301,出料口201与间歇出料板301对应,在使用时,将播种车体1移动到种植地后,通过操作人员将养料添加到养料仓2内,通过驱动机械或人力推动播种车体1运动时,前部的车轮3同步转动并带动间歇出料板301同步转动,间歇出料板301的开槽与出料口201对应时,养料仓2内的养料从开槽漏出洒在种地的地面上,间歇出料板301的连接杆与出料口201对应时,养料仓2内的养料被挡住,实现养料仓2内养料间歇的均匀投放在地面上。其中,菌种仓4固定连接在播种车体1顶部后侧,菌种仓4内固定连接有一组纵向的混合隔板401,混合隔板401将菌种仓4分为两组独立的部分,在使用时,将播种车体1移动到种植地后,将菌种和麦秸等添加到菌种仓4内,通过操作人员将菌种混合隔板401一侧形成的空间内,再将麦秸等添加到混合隔板401另一侧的空间内,不需要将菌种和麦秸进行混合,可以减少搅拌混合时菌种的损失,同时也更加节省时间。其中,播种车体1后侧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播种轮盘101,后部两个车轮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驱动齿盘302,播种轮盘101与驱动齿盘302的齿辊啮合组成类齿轮传动结构,播种轮盘101的齿辊与菌种仓4底部的菌种齿盘403的齿辊啮合组成类齿轮传动结构,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械或人力推动播种车体1运动时,后部车轮3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车体(1);所述播种车体(1)的底部四角各自转动连接有一组车轮(3);所述播种车体(1)顶部前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养料仓(2);所述播种车体(1)顶部后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菌种仓(4),菌种仓(4)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混合隔板(401),菌种仓(4)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菌种投口(40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包括播种车体(1);所述播种车体(1)的底部四角各自转动连接有一组车轮(3);所述播种车体(1)顶部前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养料仓(2);所述播种车体(1)顶部后端开孔内固定连接有一组漏斗形的菌种仓(4),菌种仓(4)内部固定连接有一组混合隔板(401),菌种仓(4)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菌种投口(40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种车体(1)顶部前侧固定连接有一组养料仓(2),养料仓(2)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组出料口(201),播种车体(1)底部的前后两端各设置有一组车轮(3),前侧两个车轮(3)之间固定连接有一组间歇出料板(301),出料口(201)与间歇出料板(301)对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羊肚菌的均匀播种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照,李婷,余凡,方婧,孙泓楷,
申请(专利权)人:孙照,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