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局部线圈的对称组件和局部线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88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局部线圈的对称组件和一种局部线圈。用于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的对称组件具有非对称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对称组件具有第一公共分支、节点、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公共分支将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与节点电气连接,第一支路将节点与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并且第二支路将节点与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分支具有第一谐振电路和两个第一电容,并且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具有第二电容和第二谐振电路。在第二支路中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与对称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的顺序相对于第一支路被互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局部线圈的对称组件和局部线圈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的对称组件,具有非对称信号输入端和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
技术介绍
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是为了对检查对象进行成像,利用外部强磁场将检查对象的核自旋对齐,并且通过交变磁场激励核自旋围绕该对齐进动的成像装置。自旋从该激励状态到具有较小的能量的状态的进动或返回作为响应又产生交变磁场,也称为磁共振信号,经由天线接收磁共振信号。借助梯度磁场对这些信号进行位置编码,位置编码随后使得接收到的信号能够与体积元相关联。然后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并且提供检查对象的三维成像显示。所产生的显示说明了自旋的空间密度分布。为了以良好的信噪比接收磁共振信号,将接收天线(也称为局部线圈,英语:LocalCoil)定位在尽可能靠近待检查的区域。在此,局部线圈也可以在接收线圈处具有矩阵,以便覆盖更大的面积。为了加快测量,只要接收到的信号分开地转发到接收器,随后就可以并行运行多个接收线圈。作为用于分开的信号传导的一种可能性,在此已证明具有多个中间频率的频率复用以减少电缆数量是可行的。在此,通过混以不同的振荡器信号将接收到的磁共振信号转换为中间频率。在此,通常使用的混频器需要对称的信号馈送以抑制混合产物中的振荡器信号,并且需要阻抗匹配(至少从50欧姆开始)。同时,必须尽可能小且低成本地实现该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局部线圈的简单且低成本的对称组件。该技术问题通过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来解决。根据本技术的用于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的局部线圈的对称组件具有非对称信号输入端、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和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在此,其信号与信号接地有关的信号输入端被称为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传导作为第一信号输出端与第二信号输出端之间的差信号的信号的信号输出端被称为对称信号输出端。在此,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对称输出端的信号相对于信号接地具有相同的幅度量和相反的电位符号。在此,在输入端处将对称组件与信号源根据使用地接线并且在输出端处与信号汇点根据使用地接线时,输入端和输出端规定了从输入端到输出端的信号流,然而原则上双向上的信号流是可行的。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具有第一公共分支、节点以及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在此,电路中的一部分被称为分支,该部分中用于两个信号输出端的信号被共同地传导。相反,与电路中被称为支路的部分不同,用于第一信号输出端和第二信号输出端的信号被单独地传导。公共分支将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与节点电气连接,第一支路将节点与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并且第二支路将节点与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分支具有第一谐振电路和两个第一电容。两个第一电容可能不同。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具有第二电容和第二谐振电路。在此,第二电容原则上也可以不同。然而,在优选实施方式中,它们的电容值相同,因为更容易获得两个对称输出端的对称输出信号。在第二支路中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与对称信号输出端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的顺序相对于第一支路被互换。例如,可以在第一支路中,从节点开始,首先是第一谐振电路,然后是第二电容,而在第二支路中,从节点开始,首先是第二电容,然后是谐振电路。有利地,两个支路的对称结构简化了部件的尺寸并且减小了对称组件的温度漂移。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并且第二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在此,其阻抗在量上在谐振频率下具有局部最大值的谐振电路被认为是并联谐振电路。其阻抗在量上在谐振频率下具有局部最小值的谐振电路被认为是串联谐振电路。谐振频率优选地是不同的。在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并联谐振电路具有在并联谐振电路的信号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之间并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并且串联谐振电路具有在并联谐振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串联连接的电容和电感。优选地,串联谐振电路和并联谐振电路分别具有恰好一个电感和一个电容,该电感和电容也可以不同。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谐振电路连接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与节点之间,并且非对称信号输入端和节点分别通过第一电容中的一个与非对称输入端的信号接地连接。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另外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并且第二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在此,之前提及的适用于并联和串联谐振电路。在此,在一个实施方式中规定,两个第一电容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和节点之间串联连接,并且两个第一电容的连接点经由第一谐振电路与非对称输入端的信号接地连接。在此有利地,第一谐振电路与第二谐振电路一起形成具有两个极点的带通特性。在此,第二极点还能够实现针对性地过滤掉一个频率范围,该频率范围的噪声信号也可能会在混合后被映射到中间频率。通过混合之前就已经由极点抑制噪声信号,有效信号的信噪比在中间频率上也得到了改善。在此,并联或串联谐振电路能够实现仅使用三个电感,这三个电感由于结构尺寸和公差而特别昂贵,同时将非对称输入信号转换为用于混频器(例如,环形混频器)的对称输出信号,并且将阻抗与混频器匹配,使得该混频器可以在工作点上以最小的噪声和/或减少的谐波工作。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可想到的实施方式中,节点经由第二谐振电路中的一个与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经由第二电容中的一个与非对称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接地电气连接。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节点经由第二电容中的一个与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电气连接。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经由第二谐振电路中的一个与非对称信号输入端的信号接地电气连接。有利地,由电容和谐振电路构成的组合形成相位偏移器,其中,谐振电路代替电感,还以唯一的另外的元件提供具有极点的带通特征。在此,谐振电路和电容的对称互换即使在温度变化时也能够实现简单的尺寸和对称的特性。具有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局部线圈分享对称组件的优点。本技术还给出其它有利的实施方式。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可能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并且第二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这里,电容和电感依次串联地布置在信号路径中的电路被称为串联谐振电路。对应地,在并联谐振电路中,电容和电感彼此并联地布置在信号路径中。在此,电容和电感优选地低电阻地或通过低阻抗电气连接。在此,信号路径可以至少部分地与信号输入端和信号输出端之间的对称组件的信号流对应,但是,接地之后的、用以抑制信号的频率分量的信号连接在此也被认为是信号路径。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谐振电路连接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与节点之间,并且非对称信号输入端和节点分别通过第一电容中的一个与非对称输入端的信号接地电气连接。在根据本技术的对称组件的一个替换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并且第二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在替换的实施方式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两个第一电容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局部线圈(50)的对称组件,所述局部线圈是用于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1)的局部线圈,所述对称组件具有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和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62)和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63),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组件(60)具有第一公共分支(65)、节点(64)和第一支路(66)和第二支路(67),其中,所述公共分支(65)将所述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与所述节点(64)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支路(66)将所述节点(64)与所述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62)电气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路(67)将所述节点(64)与所述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63)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分支(65)具有第一谐振电路和两个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支路(66)和所述第二支路(67)分别具有第二电容和第二谐振电路,其中,在第二支路(67)中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与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63)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的顺序相对于在第一支路(66)中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与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62)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的顺序被互换。/n

【技术特征摘要】
20181102 DE 202018005094.61.一种用于局部线圈(50)的对称组件,所述局部线圈是用于磁共振断层成像设备(1)的局部线圈,所述对称组件具有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和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62)和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63),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称组件(60)具有第一公共分支(65)、节点(64)和第一支路(66)和第二支路(67),其中,所述公共分支(65)将所述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与所述节点(64)电气连接,所述第一支路(66)将所述节点(64)与所述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62)电气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支路(67)将所述节点(64)与所述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63)电气连接,其中,所述分支(65)具有第一谐振电路和两个第一电容,其中,所述第一支路(66)和所述第二支路(67)分别具有第二电容和第二谐振电路,其中,在第二支路(67)中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与第二对称信号输出端(63)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的顺序相对于在第一支路(66)中在非对称信号输入端(61)与第一对称信号输出端(62)之间的第一电容和第一谐振电路的顺序被互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局部线圈(50)的对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路是并联谐振电路并且所述第二谐振电路是串联谐振电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局部线圈(50)的对称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谐振电路连接在所述非对称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艾尔曼R奥佩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医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德国;D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