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5728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五角螺栓、保温水箱和冷水箱,所述保温水箱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主体,且电机座上均匀开设有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的底端与保温水箱相通,所述引水通道分布在电机主体周围,所述冷水箱内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的底端连接有喷水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抽水泵可将冷水箱内水快速从三个喷水嘴喷射出来,可对电机主体进行快速降温处理,同时产生的热水顺着引水通道流入到保温水箱内存储起来,实现对电机余热的收集,可打开调节阀便于将保温水箱内热水及时从排水管排出,实现对热水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
本技术主要涉及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
技术介绍
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电机在电路中是用字母M(旧标准用D)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产生驱动转矩,作为用电器或各种机械的动力源,发电机在电路中用字母G表示,它的主要作用是利用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传统的电机在使用时,产生的电机上热量不能及时利用,造成热量浪费,适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电机在使用时,产生的电机上热量不能及时利用,造成热量浪费,适用性差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五角螺栓、保温水箱和冷水箱,所述保温水箱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主体,且电机座上均匀开设有引水通道,所述引水通道的底端与保温水箱相通,所述引水通道分布在电机主体周围,所述冷水箱内安装有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排水端连接有输水管道,所述输水管道的一端连接有水管,所述水管位于电机主体的正上方,所述水管的底端连接有喷水嘴,且喷水嘴共设有三个,相邻所述喷水嘴的间距相等。所述电机座的侧面连接有L形支柱,且L形支柱与电机座之间通过五角螺栓连接,所述L形支柱的顶端与水管的一端相连。所述冷水箱的顶端开设有注水口。所述保温水箱内设置有保温内胆,所述保温内胆与保温水箱一体成型,且保温水箱与保温内胆之间填充有保温棉。所述保温水箱的侧面底端连接有排水接口,所述排水接口上连接有排水管,且排水管上安装有调节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技术通过抽水泵可将冷水箱内水快速从三个喷水嘴喷射出来,可对电机主体进行快速降温处理,同时产生的热水顺着引水通道流入到保温水箱内存储起来,实现对电机余热的收集,可打开调节阀便于将保温水箱内热水及时从排水管排出,实现对热水充分利用。其二,本技术通过保温水箱内设置有保温内胆,而保温内胆与保温水箱一体成型,且保温水箱与保温内胆之间填充有保温棉,使保温水箱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热量的散发。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保温水箱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机座结构示意图。图中:1、电机主体;2、喷水嘴;3、水管;4、输水管道;5、L形支柱;6、五角螺栓;7、电机座;8、保温水箱;9、冷水箱;10、注水口;11、抽水泵;12、保温内胆;13、保温棉;14、排水接口;15、调节阀;16、排水管;17、引水通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着重参照附图1-3,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五角螺栓6、保温水箱8和冷水箱9,保温水箱8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座7,保温水箱8对电机座7起到支撑固定作用,电机座7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主体1,且电机座7上均匀开设有引水通道17,引水通道17的底端与保温水箱8相通,产生的热水顺着引水通道17流入到保温水箱8内存储起来,实现对电机余热的收集,引水通道17分布在电机主体1周围,冷水箱9内安装有抽水泵11,抽水泵11的排水端连接有输水管道4,输水管道4的一端连接有水管3,水管3位于电机主体1的正上方,水管3的底端连接有喷水嘴2,且喷水嘴2共设有三个,相邻喷水嘴2的间距相等,通过抽水泵11可将冷水箱9内水快速从三个喷水嘴2喷射出来,可对电机主体1进行快速降温处理,使用寿命延长。电机座7的侧面连接有L形支柱5,且L形支柱5与电机座7之间通过五角螺栓6连接,L形支柱5的顶端与水管3的一端相连,L形支柱5对水管3起到支撑固定作用,提高水管3的稳固性。冷水箱9的顶端开设有注水口10,可从注水口10向冷水箱9内注入适量的自然水,操作简单便利。保温水箱8内设置有保温内胆12,保温内胆12与保温水箱8一体成型,且保温水箱8与保温内胆12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3,保温内胆12和保温棉13使保温水箱8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热量的散发,便于人们的使用。保温水箱8的侧面底端连接有排水接口14,排水接口14上连接有排水管16,且排水管16上安装有调节阀15,可打开调节阀15便于将保温水箱8内热水及时从排水管16排出,实现对热水充分利用。本技术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当电机主体1停止工作后,表面会产生较高热量,冷水箱9内安装有抽水泵11,而抽水泵11的排水端连接有输水管道4,输水管道4的一端连接有水管3,水管3位于电机主体1的正上方,水管3的底端连接有三个喷水嘴2,抽水泵11可将冷水箱9内水快速从三个喷水嘴2喷射出来,可对电机主体1进行快速降温处理,产生的高温水顺着引水通道17流入到保温水箱8内存储起来,而保温水箱8内设置有保温内胆12,且保温水箱8与保温内胆12之间填充有保温棉13,使保温水箱8具有良好的保温效果,避免热量的散发,可打开调节阀15便于将保温水箱8内热水及时从排水管16排出,实现对热水充分利用,提高了电机余热收集装置的实用性。上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技术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技术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技术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五角螺栓(6)、保温水箱(8)和冷水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8)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座(7),所述电机座(7)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主体(1),且电机座(7)上均匀开设有引水通道(17),所述引水通道(17)的底端与保温水箱(8)相通,所述引水通道(17)分布在电机主体(1)周围,所述冷水箱(9)内安装有抽水泵(11),所述抽水泵(11)的排水端连接有输水管道(4),所述输水管道(4)的一端连接有水管(3),所述水管(3)位于电机主体(1)的正上方,所述水管(3)的底端连接有喷水嘴(2),且喷水嘴(2)共设有三个,相邻所述喷水嘴(2)的间距相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包括五角螺栓(6)、保温水箱(8)和冷水箱(9),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水箱(8)的顶端安装有电机座(7),所述电机座(7)的顶端安装有电机主体(1),且电机座(7)上均匀开设有引水通道(17),所述引水通道(17)的底端与保温水箱(8)相通,所述引水通道(17)分布在电机主体(1)周围,所述冷水箱(9)内安装有抽水泵(11),所述抽水泵(11)的排水端连接有输水管道(4),所述输水管道(4)的一端连接有水管(3),所述水管(3)位于电机主体(1)的正上方,所述水管(3)的底端连接有喷水嘴(2),且喷水嘴(2)共设有三个,相邻所述喷水嘴(2)的间距相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机余热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座(7)的侧面连接有L...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鹏飞
申请(专利权)人:诸暨市蓟北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