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模组及其盖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748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模组及其盖板,所述盖板是吸塑盖板,所述盖板的侧边先向外再向下再向内延伸形成延伸体,所述延伸体包括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向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和向内延伸的第三延伸部,所述延伸体围合成槽腔,所述第一延伸部和所述第三延伸部分别设有向所述槽腔内凹陷的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所述第一凹部和所述第二凹部能够配合夹紧电池模组的走线板的上下板面。该盖板能够与走线板实现紧配合,从而能够避免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盖板发生晃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模组及其盖板
本技术涉及电池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池模组的盖板以及采用该盖板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电池模组包括多个电芯和用于将多个电芯封装起来的壳体,壳体由盖板、端板、侧板和底板围合而成。壳体内、电芯和盖板之间设有走线板,走线板用于安装采集电芯信息的铝排和线束等部件。现有技术中,盖板一般为注塑盖板,受注塑工艺限制,注塑盖板的厚度通常比较厚,耗费的材料比较多,生产成本比较高,而且注塑盖板基本没有弹性。注塑盖板一般通过卡扣与走线板卡接在一起,由于注塑盖板基本没有弹性,为了保证能够顺利装配,需要使卡接位置有一定的装配余量,装配余量的存在导致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盖板会发生晃动,致使噪声较大且还可能对线束、铝排等部件产生摩擦,会加速线束和铝排的老化和失效,对电池模组的寿命和运行稳定性不利。有鉴于此,如何避免电池模组使用过程中盖板晃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池模组的盖板,所述盖板是吸塑盖板,所述盖板的侧边先向外再向下再向内延伸形成延伸体,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模组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是吸塑盖板,所述盖板(1)的侧边先向外再向下再向内延伸形成延伸体(11),所述延伸体(11)包括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1)、向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12)和向内延伸的第三延伸部(113),所述延伸体(11)围合成槽腔,所述第一延伸部(111)和所述第三延伸部(113)分别设有向所述槽腔内凹陷的第一凹部(a)和第二凹部(b),所述第一凹部(a)和所述第二凹部(b)能够配合夹紧电池模组的走线板(2)的上下板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模组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1)是吸塑盖板,所述盖板(1)的侧边先向外再向下再向内延伸形成延伸体(11),所述延伸体(11)包括向外延伸的第一延伸部(111)、向下延伸的第二延伸部(112)和向内延伸的第三延伸部(113),所述延伸体(11)围合成槽腔,所述第一延伸部(111)和所述第三延伸部(113)分别设有向所述槽腔内凹陷的第一凹部(a)和第二凹部(b),所述第一凹部(a)和所述第二凹部(b)能够配合夹紧电池模组的走线板(2)的上下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a)和所述第二凹部(b)是凹坑结构,所述凹坑是由所述第一延伸部(111)的非边缘位置处的一点或者所述第三延伸部(113)的非边缘位置处的一点向所述槽腔内凹陷形成的凹坑(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延伸部(111)和所述第三延伸部(113)的长度方向上依次间隔设置多个所述凹坑(c)。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模组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部(a)和所述第二凹部(b)是凹段结构,所述凹段是由所述延伸体(11)同一长度段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彤
申请(专利权)人: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