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356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包括一块多极磁板、一块导磁金属面板,所述多极磁板包括平行设置的接触面和包覆面,以及边沿部;所述导磁金属面板能够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在多极磁板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磁矩比较规则地取向,物质显示较好的磁性,经过测量,增设了导磁金属面板的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强度可提高10%左右,增设导磁金属面板的成本比达到同等的表面磁力强度效果所要增加的多极磁板材料成本要小,能够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而且,导磁金属面板与多极磁板嵌合的操作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
本技术涉及家电磁应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
技术介绍
多极磁板可应用于家电磁保鲜和家电们磁吸附等各个领域,一般情况下,都希望多极磁板的磁力(磁性吸附力)越大越好,如果想提高多极磁板的磁力一般需要增加多极磁板的厚度,导致该性能提升方案所需成本较高,不太符合企业生产利润。可见,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旨在需要较小的附加成本就能提高多极磁板的磁力性能。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包括一块多极磁板、一块导磁金属面板,所述多极磁板包括平行设置的接触面和包覆面,以及边沿部;所述导磁金属面板能够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所述多极磁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磁金属面板包括矩形的第一面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面板主体4个边沿上的围边;第一面板主体完全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每个围边包括第一条形折边和第二条形折边,第二条形折边通过第一条形折边与第一面板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条形折边与多极磁板的边沿部贴合,所述第二条形折边抵贴在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所述多极磁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磁金属面板包括圆形的第二面板主体,与第二面板主体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折边和第二环形折边,第二环形折边通过第一环形折边与第二面板主体连接,第二面板主体完全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所述第一环形折边与多极磁板的边沿部贴合,所述第二环形折边抵贴在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所述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隔异味膜。所述多极磁板包括多组沿磁板长度方向排布的磁极,每组磁极包括N极和S极。相邻两组磁极之间的间距为3-7mm。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与相比现有相比,在多极磁板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磁矩比较规则地取向,物质产生较好的磁性且与原磁场迭加,从而使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强度提高,增设导磁金属面板的成本比达到同等的表面磁力强度效果所要增加的多极磁板材料成本要小,能够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而且,导磁金属面板与多极磁板嵌合的操作简单,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图1中A-A的剖视图。图3为图2中M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中,导磁金属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中,多极磁板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请参阅图1-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包括一块多极磁板1、一块导磁金属面板2,所述多极磁板1包括平行设置的接触面11和包覆面12,以及边沿部13;所述导磁金属面板2能够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12。此处,导磁金属面板2采用铁、钴、镍等导磁金属中的一种或多种制成。多极磁板1为磁体,包括多组沿磁板长度方向排布的磁极14,每组磁极包括N极和S极,(图5中示意性地画出磁极线)所以多极磁板的各部分均具有磁力,设置在多极磁板上的导磁金属面板在无外加磁场时,由于顺磁物质的原子做无规则的热振动,宏观看来,没有磁性;在多极磁板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磁矩比较规则地取向,物质产生较好的磁性且与原磁场迭加,经过测量,增设了导磁金属面板的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强度可提高10%左右,增设导磁金属面板的成本比达到同等的表面磁力强度效果所要增加的多极磁板材料成本要小,能够为企业节省生产成本。而且,导磁金属面板与多极磁板嵌合的操作简单,方便。为了缩小多极磁板和导磁金属面板之间的导磁间隙和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多极磁板与导磁金属面板以贴附形式结合。所述导磁金属面板通过钣金方式生产,制造简单、成本低。本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多极磁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磁金属面板2包括矩形的第一面板主体21、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面板主体4个边沿上的围边;第一面板主体完全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每个围边包括第一条形折边22和第二条形折边23,第二条形折边23通过第一条形折边22与第一面板主体21连接,所述第一条形折边22与多极磁板的边沿部13贴合,所述第二条形折边23抵贴在多极磁板的接触面11上。通过这样设置,导磁金属面板2的第一条形折边22和第二条形折边23折弯后卡接在多极磁板1上,多极磁板与导磁金属面板连接紧密,不会脱离,较佳的是,这种固定连接方式无需借助连接物进行固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多极磁板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导磁金属面板包括圆形的第二面板主体,与第二面板主体同心设置的第一环形折边和第二环形折边,第二环形折边通过第一环形折边与第二面板主体连接,第二面板主体完全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所述第一环形折边与多极磁板的边沿部贴合,所述第二环形折边抵贴在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通过这样设置,导磁金属面板的第一环形折边和第二环形折边折弯后与多极磁板相互卡接,多极磁板与导磁金属面板连接紧密,不会脱离,较佳的是,这种固定连接方式无需借助连接物进行固定,生产成本进一步降低。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导磁金属面板的形状大小与多极磁板的横截面的形状一样,导磁金属面板与多极磁板的包覆面通过胶接方式固定连接。优选的,请参阅图1-图3,所述多极磁板的接触面11上设置有隔异味膜3。通过设置隔异味膜,当该多极磁板和食品接触时,隔异味膜可以有效阻挡食品异味的传播。见图5所示,为了确保磁板上各位置的磁力良好,相邻两组磁极之间的间距为3-7mm。所述多极磁板在实际应用时,材料厚度在2mm时,表面磁力为750±50Gs。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多极磁板、一块导磁金属面板,所述多极磁板包括平行设置的接触面和包覆面,以及边沿部;所述导磁金属面板能够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和边沿部;所述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隔异味膜。/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多极磁板、一块导磁金属面板,所述多极磁板包括平行设置的接触面和包覆面,以及边沿部;所述导磁金属面板能够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和边沿部;所述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设置有隔异味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极磁板的表面磁力增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极磁板的横截面为矩形,所述导磁金属面板包括矩形的第一面板主体、以及分别设置在第一面板主体4个边沿上的围边;第一面板主体完全包覆多极磁板的包覆面,每个围边包括第一条形折边和第二条形折边,第二条形折边通过第一条形折边与第一面板主体连接,所述第一条形折边与多极磁板的边沿部贴合,所述第二条形折边抵贴在多极磁板的接触面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