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脚组合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22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仪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脚组合件,其安装于仪器设备侧面或底面边角部位,起支承、固连等作用,同时兼具精准定位功能,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或其他各类对可靠性、对接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该底脚组合件可将仪器设备与安装基体连接为一体,起到支承、固连等作用,同时兼具定位功能。通过沿底脚边缘设置定位凸台并与仪器设备在安装接口部位形成定位配合结构,可限制仪器设备相应部分自由度;通过将多个互为镜像体的底脚零件组合使用,可完全限制仪器设备在空间三方向的六个自由度,最终实现设备与安装基体之间的可靠、精准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底脚组合件
本技术属于仪器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底脚组合件,其安装于仪器设备侧面或底面边角部位,起支承、固连等作用,同时兼具精准定位功能,可应用于电子设备或其他各类对可靠性、对接精度有较高要求的应用场合。
技术介绍
按照国家标准GB/T8582-2008《电工电子设备机械结构术语》中4.3.42条的定义,底脚是“支承机壳并使其不直接与安放面接触的构件”。底脚通常安装于仪器设备底部,在仪器设备与安装基体之间起支承、固连等作用,在特定场合中可兼具定位功能。底脚的强度和定位精度关系到仪器设备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对整机的安全、可靠工作有较大影响。现有底脚按形状可分为直板形和“L”形,按照安装位置有底部安装和侧面安装两种形式,参见图1(a)、图1(b)、图1(c)。现有两种形式的底脚与设备之间均为简单面接触,通过焊接或螺纹连接实现固连。当设备与底脚间采用焊接方法连接时,其缺点在于:焊接时产生的高热量易造成板件变形导致定位精度偏低,另外当设备外壳与底脚为不同材质时会造成焊接工艺上的困难。当设备与底脚间采用螺纹连接时,其缺点在于:基体的冲击、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底脚组合件,所述底脚组合件用于安装在设备壳体上,对设备壳体进行定位固定,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底脚组合件与设备壳体的安装过程进行坐标系定义如下:/n定义设备壳体的垂直方向向上为Z轴正方向,垂直方向向下为Z轴负方向,左侧方向为X轴正方向,右侧方向为X轴负方向,前向方向为Y轴正方向,后向方向为Y轴负方向;/n基于上述坐标系,所述底脚组合件设有四个底脚,分别安装于设备壳体的四个边角部位;四个底脚分为左前底脚、右前底脚、左后底脚及右后底脚,该四个底脚分成互为镜像体的两种结构形式;具体来说:左前底脚、右后底脚结构相同为同一零件;左后底脚、右前底脚结构相同为同一零件,而左前底脚、右后底脚和左后底脚、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底脚组合件,所述底脚组合件用于安装在设备壳体上,对设备壳体进行定位固定,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底脚组合件与设备壳体的安装过程进行坐标系定义如下:
定义设备壳体的垂直方向向上为Z轴正方向,垂直方向向下为Z轴负方向,左侧方向为X轴正方向,右侧方向为X轴负方向,前向方向为Y轴正方向,后向方向为Y轴负方向;
基于上述坐标系,所述底脚组合件设有四个底脚,分别安装于设备壳体的四个边角部位;四个底脚分为左前底脚、右前底脚、左后底脚及右后底脚,该四个底脚分成互为镜像体的两种结构形式;具体来说:左前底脚、右后底脚结构相同为同一零件;左后底脚、右前底脚结构相同为同一零件,而左前底脚、右后底脚和左后底脚、右前底脚之间互为沿Y轴对称的镜像关系;
所述左前底脚(21)、右后底脚(25)、左后底脚(24)及右前底脚(26)分别包括:底脚主体、定位凸台(1);所述底脚主体上设有用于与设备壳体(3)配合接触的接触面以及用于与安装基体接触的底部面,所述接触面边缘上设有定位凸台(1),所述接触面上还设有安装孔(2),用于通过连接螺钉(22)经所述安装孔(2)将底脚主体与设备壳体(3)相互连接;
所述定位凸台(1)为“L”形结构,即其包括沿接触面上边缘设置的水平部分以及与该水平部分一体连接的垂直部分,所述垂直部分设置为沿接触面一侧边缘向下延伸;
所述设备壳体上用于与所述接触面相匹配的安装面上对应位置设置有半开放式的安装凹槽,使用连接螺钉(22)将底脚主体与设备壳体(3)连为一体后,底脚主体上“L”形的定位凸台(1)与设备壳体(3)的安装凹槽形成半嵌入式结构,单个底脚用于限制设备在对应方向上的部分自由度,互为镜像体的两组共四个底脚组合则实现对设备壳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立力武小舟侯新宇黄超凡刘峻池梅熹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