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366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包括与广告显示屏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数据加载的USB接收口;所述移动存储设备设置有USB数据传输口,设置在USB接收口内、且与移动存储设备的USB数据传输口挤压匹配的行程触点K1,连接在USB接收口与广告显示屏之间的ESD保护芯片U4,以及分别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供电电路。通过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供电可靠、防护到位等优点,在电梯广告显示屏技术领域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梯广告显示屏
,尤其是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电梯广告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梯加装有广告显示屏;其较传统的广告板,广告显示屏的可视性和宣传性更强。众所周知,现有的广告显示屏均为离线类型,其广告内容均采用移动存储设备加装。但是,传统的广告显示屏的USB接口在显示屏开启时一直处于供电状态,其防护等级较低,存在电气故障的可能性。另外,广告显示屏加载更新广告内容时,采用热插拔方式,其需要保证插拔供电防护。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包括与广告显示屏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数据加载的USB接收口;所述移动存储设备设置有USB数据传输口,设置在USB接收口内、且与移动存储设备的USB数据传输口挤压匹配的行程触点K1,连接在USB接收口与广告显示屏之间的ESD保护芯片U4,以及分别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供电电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源极经熔断器F2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P沟道MOS管Q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源极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1和电容C42,集电极与P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连接在P沟道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连接的电阻R41,与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的+5V直流供电电路,以及一端与行程触点K1的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的电阻R43;所述行程触点K1的另一端与+5V直流供电电路连接。进一步地,所述+5V直流供电电路包括IN引脚经串联的熔断器F1、电阻R1和二极管D3与电梯交流市电连接的、且型号为MP2303A的直流芯片U1,串联后一端连接在电阻R1与二极管D3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并联后一端与直流芯片U1的IN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1、电容C2、瞬态二极管D4、电容C3和电容C4,连接在直流芯片U1的IN引脚与EN引脚之间的电阻R2,一端与直流芯片U1的SS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5,连接在直流芯片U1的BS引脚与SW引脚之间的电容C7,串联后一端与直流芯片U1的COMP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6和电阻R3,一端与直流芯片U1的FB引脚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阻R4,串联后连接在直流芯片U1的FB引脚与SW引脚之间的电感L1和电阻R5,以及并联后一端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5之间、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8和电容C9;所述行程触点K1和电阻R41连接在电感L1与电阻R5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在电路中巧妙地设置了瞬态二极管,其有效地消除电压波动冲击,既能保证显示屏供电可靠,又能避免显示屏的电气部分因电压波动故障。不仅如此,本技术巧妙地设置了熔断器作为最后的安全保障。(2)本技术巧妙地利用半桥整流和直流转换U1,以获得直流+24V和直流+5V;并且将直流+5V作为USB接收口供电使用。(3)本技术巧妙地设置了行程触点K1,其作为USB接收口通电的开关使用,当且仅当,USB数据传输口插入USB接收口内,挤压行程触点K1,并使得P沟道MOS管Q2的源极与漏极导通,以实现USB接收口供电。(4)本技术通过设置ESD保护芯片U4,有效地避免电压冲击损伤移动存储设备和广告显示屏,保证数据传输更可靠。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供电可靠、防护到位等优点,在电梯广告显示屏
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保护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USB接收口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USB接收口电路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供电电路原理图。图4为本技术的+5V直流供电电路原理图。上述附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如下:1-USB接收口,10-行程触点K1。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为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包括与广告显示屏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数据加载的USB接收口;所述移动存储设备设置有USB数据传输口,设置在USB接收口内、且与移动存储设备的USB数据传输口挤压匹配的行程触点K1,连接在USB接收口与广告显示屏之间的ESD保护芯片U4,以及分别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供电电路。首先,本实施例是基于结构的改进,并未对其使用的软件程序进行改进,在此就不予赘述。在本实施例中,该供电电路包括源极经熔断器F2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P沟道MOS管Q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源极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1和电容C42,集电极与P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连接在P沟道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连接的电阻R41,与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的+5V直流供电电路,以及一端与行程触点K1的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的电阻R43;所述行程触点K1的另一端与+5V直流供电电路连接。在本实施例中,USB接收口处于空闲状态时,该行程触点K1处于断开状态,P沟道MOS管Q2的栅极处于高电平,P沟道MOS管Q2的源极与漏极断开;当且仅当,USB数据传输口插入USB接收口内,行程触点K1被挤压闭合,P沟道MOS管Q2的栅极处于低电平,P沟道MOS管Q2的源极与漏极导通,USB接收口正常供电。在供电过程中,利用ESD保护芯片U4保护USB接收口、USB数据传输口和广告显示屏。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获取直流+24V和直流+5V,通过设置半桥整流(二极管D1和二极管D2),在此,为了避免反向波形流入电路中,通过设置二极管予以抑制。在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的充电过程中,为了避免瞬态电压变化冲击,巧妙地设置了瞬态二极管D4予以抑制,并且利用电容本身的抑制电压突变,以实现双重抑制,保证电压波形更平稳,与此同时,瞬态二极管D4也能对电容C1、电容C2、电容C3和电容C4起到保护,保证供电更可靠。其中,所述+5V直流供电电路包括IN引脚经串联的熔断器F1、电阻R1和二极管D3与电梯交流市电连接的、且型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所述电梯广告显示屏采用移动存储设备加装广告内容;所述移动存储设备设置有USB数据传输口;所述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包括与广告显示屏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数据加载的USB接收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USB接收口内、且与移动存储设备的USB数据传输口挤压匹配的行程触点K1,连接在USB接收口与广告显示屏之间的ESD保护芯片U4,以及分别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供电电路;/n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源极经熔断器F2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P沟道MOS管Q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源极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1和电容C42,集电极与P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连接在P沟道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连接的电阻R41,与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的+5V直流供电电路,以及一端与行程触点K1的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的电阻R43;所述行程触点K1的另一端与+5V直流供电电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所述电梯广告显示屏采用移动存储设备加装广告内容;所述移动存储设备设置有USB数据传输口;所述电梯广告显示屏的热插拔接口装置包括与广告显示屏的中央处理器连接、用于数据加载的USB接收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USB接收口内、且与移动存储设备的USB数据传输口挤压匹配的行程触点K1,连接在USB接收口与广告显示屏之间的ESD保护芯片U4,以及分别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供电电路;
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源极经熔断器F2与USB接收口和ESD保护芯片U4连接的P沟道MOS管Q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源极连接、且另一端接地的电容C41和电容C42,集电极与P沟道MOS管Q2的栅极连接、发射极接地的三极管Q1,连接在P沟道MOS管Q2的栅极与漏极之间的电阻R42,一端与P沟道MOS管Q2的漏极连接的电阻R41,与电阻R41的另一端连接的+5V直流供电电路,以及一端与行程触点K1的一端连接、且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的电阻R43;所述行程触点K1的另一端与+5V直流供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贤端
申请(专利权)人:梯联网贵州传媒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