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358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机箱面板与一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围合形成机箱,助拔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起拔组件;起拔组件包括:限位件,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具有贯穿限位件的限位槽,将限位槽的延伸方向定义为助拔方向;第一活动件,具有受力端和施力端,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具有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转动轴,第一活动件在受到外界向受力端施加的力的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第二活动件,可移动地安装于限位槽内,用于与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抵接,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耦合到第二活动件上,使得第二活动件在限位槽内移动,从而带动相连的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沿助拔方向朝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该助拔装置可以方便安全地将机箱面板从机箱上拆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拆装
,具体涉及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
技术介绍
超声设备通常包括主机、控制面板和显示装置。主机则包括各种不同功能的PCBA模块(PrintedCircuitBoardAssembly,指PCB空板经SMT上件或DIP插件)以及容纳各类PCBA模块的机箱。其中,PCBA模块由PCBA板和起固定作用或起它功能作用的机械结构零件组装而成。考虑到主机要求拆装/维修方便、装配工艺简单和满足EMC测试等因素,机箱内的各个PCBA模块通常采用公座插座/母座插座进行连接的方式,例如其中一块PCBA板上设有公座,另一块PCBA板上设置有母座,公座与母座之间通过插座引脚连接,使得两块PCBA板在其中一块PCBA板的垂直方向上连接。为了满足强大功能要求,每个PCBA板上需要设计3个-4个插座(每个插座有100-200PIN针角)。在PCBA板中,有一类特殊的PCBA板,称为主板或母板,母板上有数量较多的插座针角,例如1000个以上或更多,用于与多个的PCBA板插接。其中,靠近机箱背部的母板被称为后母板,后母板会安装在作为机箱面板的钣金件上,可以将该机箱面板整个拆下,从而对机箱内部的PCBA模块进行维修。当有多个PCBA板卡(例如4个或4个以上)同时与后母板连接时,在多达1000多个甚至更多PIN针角作用下,手动拆卸后母板就显得特别困难,特别是当受力不均时还容易损坏插座针角,而且往往不借用工具,甚至根本无法拆下该机箱面板。因此,如何将安装有后母板的机箱面板更简单、快速、安全地拆卸下来就成为了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以快速且安全地将机箱面板从机箱上拆下的助拔装置。根据第一方面,一种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所述机箱面板与一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围合形成机箱,所述助拔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起拔组件;所述起拔组件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具有贯穿限位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用于限定助拔方向;第一活动件,其具有受力端和施力端,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具有用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活动件在受到外界向受力端施加的力的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第二活动件,其可移动地安装于限位槽内,用于与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抵接,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耦合到所述第二活动件上,使得第二活动件在限位槽内移动,从而带动相连的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沿助拔方向朝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进一步的,所述起拔组件还包括第三活动件,所述第三活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和所述限位件铰接。进一步的,所述限位件靠近第三活动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第三活动件端部的U形缺口。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活动件和所述第一活动件所在的转动平面平行。进一步的,还包括连接件,两个起拔组件的第一活动件的受力端通过所述连接件相连。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活动件部具有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限位槽且相背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用于与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抵接,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耦合到第二端上,所述第一端外露于限位槽的部分具有沿限位槽的径向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沿限位槽的径向与限位件形成干涉结构。进一步的,所述凸起沿限位件的轴向远离限位件的一侧为平面结构,所述平面结构与所述第一端的端面形成抵压面;所述机箱面板上具有用于与第二活动件对应的承载件,所述承载件具有用于与抵压面抵接的承载面。进一步的,所述助拔方向与所述机箱面板垂直。依据上述实施例的助拔装置,利用杠杆原理,将第一活动件的旋转运动转化为第二活动件的直线运动,再利用第二活动件的直线运动带动待分离的机箱面板移动,从而与机箱的壳体分离。上述助拔装置可以省力地将机箱面板从壳体上拆下,特别是在超声设备中,对于安装有后母板组件的机箱面板,通常这类机箱面板与机箱的壳体通过公座和母座之间的连接稳固地连接在一起,使用上述助拔装置在分离的机箱面板时,机箱面板的受力更加均匀,从而避免公座与模板之间插座针脚发生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一种实施例的助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助拔装置的限位件处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一种实施例的助拔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一种实施例的助拔装置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请参照图1,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机箱面板10与一具有容纳腔的壳体30围合形成机箱,在机箱上还设有散热孔,用于散发机箱内部的电子模块在工作时产生热量,在机箱面板10上安装有后母板,机箱面板10与机箱的壳体30通过PCBA板之间的公/母插座稳固地连接一起。助拔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起拔组件和两个起拔组件之间的连接件25,两个起拔组件分别设置在壳体30与待分离的机箱面板10垂直的两个侧面上,下文将其中一个侧面称为壳体30的第一面,将另一个侧面称为壳体30第二面。以设置在壳体30的第一面的起拔组件为例,该起拔组件包括限位件24、第一活动件21、第二活动件22和第三活动件23。请参照图1-2,限位件24固定设置在壳体30上并具有贯穿限位件24的限位槽,限位槽的延伸方向限定了助拔方向,由于后母板与其他PCBA板的连接方向通常与机箱面板10垂直,因此该助拔方向优选垂直于机箱面板10。第一活动件21为杆状,其中一端为受力端211,其中另一个端为施力端212,第一活动件21的施力端212具有固定设置在壳体30的第一面上的转动轴21a,限位件24沿助拔方向位于转动轴21a与机箱面板10之间。第一活动件21在受到外界向受力端211施加的力的作用下,绕转动轴21a转动,转动轴21a优选与壳体30的第一面垂直设置,这样第一活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所述机箱面板与一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围合形成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拔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起拔组件;/n所述起拔组件包括:/n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具有贯穿限位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用于限定助拔方向;/n第一活动件,其具有受力端和施力端,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具有用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活动件在受到外界向受力端施加的力的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n第二活动件,其可移动地安装于限位槽内,用于与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抵接,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耦合到所述第二活动件上,使得第二活动件在限位槽内移动,从而带动相连的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沿助拔方向朝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箱面板的助拔装置,所述机箱面板与一具有容纳腔的壳体围合形成机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拔装置包括两个呈对称设置的起拔组件;
所述起拔组件包括:
限位件,所述限位件用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并具有贯穿限位件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延伸方向用于限定助拔方向;
第一活动件,其具有受力端和施力端,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具有用于固定设置在壳体上的转动轴,所述第一活动件在受到外界向受力端施加的力的作用下,绕转动轴转动;
第二活动件,其可移动地安装于限位槽内,用于与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抵接,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耦合到所述第二活动件上,使得第二活动件在限位槽内移动,从而带动相连的待分离的机箱面板沿助拔方向朝远离壳体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拔组件还包括第三活动件,所述第三活动件分别与所述第一活动件的施力端和所述第二活动件铰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靠近第三活动件的一端设有用于容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启中吴丹董永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科乐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