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14936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5 1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并列排阻模块;通过电源模块输出端与控制模块采样信号相连,经过控制模块的进制数位转换后,控制模块反馈信号与并列排阻电路的输出采样相接,通过并列排阻电路进行分压式方程设置,从而得到所需求的差动式输出电压,形成一种电压输出端可调的电压变换电路,一端是反馈回路,另一端改变需求的负载电压值,因此更适用于超声探头电压变化,节省成本,同时更符合超声领域的主流研发和应用。域的主流研发和应用。域的主流研发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


[0001]本技术涉及电源
,具体涉及次级电源


技术介绍

[0002]电源是利用电子开关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可控硅闸流管等,通过控制电路,使电子开关器件工作在CCM或DCM状态下的“导通”和“关断”,电子开关器件对输入电压进行脉冲调制,从而实现AC/DC、DC/DC电压变换,及输出由脉冲宽度调制PWM控制IC和MOSFET自动调节稳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往往需要在不同应用场景用不同电压给设备供电,譬如超声设备探头中,就需要在使用期间根据不同的要求变换不同电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在同一时间内输出电压可调的电压变换电路。
[0004]为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并列排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供电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并列排阻模块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并列排阻模块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
[0005]上述的电压变换电路,其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逻辑时序模块,所述逻辑时序模块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
[0006]上述的电压变换电路,其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第三分压电阻和第四分压电阻,第三分压电阻一端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所述三端稳压器基准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共接,所述第四分压电阻另一端与所述三端稳压器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另一端为电压输出端。
[0007]上述的电压变换电路,其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并列排阻模块包括第一排阻组,所述第一排阻组包括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四者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四者另一端共接于所述三端稳压器阳极或悬空。
[0008]上述的电压变换电路,其中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并列排阻模块还包括第N+1排阻组,所述第N+1排阻组包括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和第九电阻,四者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一一对应连接,四者另一端共接于所述三端稳压器阳极或悬空。
[0009]依据上述实施例的电压变换电路,电源模块输出端与控制模块采样信号相连,经过控制模块的进制数位转换后,控制模块反馈信号与并列排阻电路的输出采样相接,并列排阻电路进行分压式方程设置,从而得到所需求的差动式输出电压,形成一种电压输出端可调的电压变换电路,一端是反馈回路,另一端改变需求的负载电压值,因此更适用于超声探头电压变化,节省成本,同时更符合超声领域的主流研发和应用。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的等效结构框图;
[0011]图2为一种实施例的逻辑时序模块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另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申请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申请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申请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
[0014]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
[0015]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0016]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针对现有电源输出固定电压且不可调的不足,提供一种在同一时间内可自动调节输出电压的电压变换电路,根据工作模式改变相对应的输出电压,提高超声设备探头模块应用前景。
[0017]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示,本例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电源模块、分压式的并列排阻电路和控制模块;电源模块供电端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端与电源模块电源输出端连接,并列排阻模块一端与控制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并列排阻模块另一端与电源模块连接。本例中,通过电源模块输出端与控制模块采样信号相连,经过控制模块的进制数位转换后,控制模块反馈信号与并列排阻电路的输出采样相接,通过并列排阻电路进行分压式方程设置,从而得到所需求的差动式输出电压,形成一种电压输出端可调的电压变换电路,一端是反馈回路,另一端改变需求的负载电压值,因此更适用于超声探头电压变化,节省成本,同时更符合超声领域的主流研发和应用。
[0018]本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所示,本例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包括:电源模块、时序逻辑模块、分压式的并列排阻电路和控制模块。
[0019]逻辑时序模块,摩尔型:电路的输出Y
n
,只取决于各触发器的输出Q
n
,而与外输入X
n
无关,即:Y
n
=F(Q
n
)。
[0020]并列排阻模块,由欧姆定律并联电阻法则[U
o
=(R
n
/R
n
+1)+1*R
ef
],即输出电压可由电阻分压和参考电压所得出。
[0021]控制模块,采用HEF series Dual 4型号的双四通道模拟复用器。
[0022]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图2和图3所示,电源模块为控制模块、逻辑时序模块提供基准电压,电源模块输出端Vout与控制模块U1的反馈信号取样点相连,经过控制模块的进制数位转换后,反馈信号FB与并列排阻电路的输出采样相接,并列排阻电路进行分压式方程设置,从而得到所需求的差动式输出电压V
out
,形成一种电压输出端可调的电压变换电路,一端是FB反馈回路,另一端改变需求的负载电压值,因此是一种适用超声探头电压变化的灵活设计,节省成本同时更符合当代超声界主流研发方向。
[0023]本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请结合图1和图3所示,电源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第三分压电阻R3和第四分压电阻R4,第三分压电阻R3一端与第四分压电阻R4、三端稳压器参考端REF和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FB共接,第四分压电阻R4另一端与三端稳压器阳极连接,第三分压电阻R3另一端作为电压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自动调节输出的电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和并列排阻模块:所述电源模块供电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控制模块反馈信号端与所述电源模块电源输出端连接:所述并列排阻模块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控制信号输出端连接,所述并列排阻模块另一端与所述电源模块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逻辑时序模块,所述逻辑时序模块信号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输入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压变换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模块包括三端稳压器(U2)、第三分压电阻(R3)和第四分压电阻(R4),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一端与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所述三端稳压器(U2)基准端和所述控制模块的反馈信号共接,所述第四分压电阻(R4)另一端与所述三端稳压器(U2)阳极连接,所述第三分压电阻(R3)另一端为电压输出端。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压变换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董永刚吴丹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中科乐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