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光旋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3527 阅读:7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光旋帽,涉及旋帽领域,包括旋帽本体和导光体,旋帽本体为实心结构,其中心位置与旋转控制元器件的中轴连接,旋帽本体的上部设置握持部,握持部设置竖直的导光孔,导光孔的顶端开口设置在握持部的一侧,旋帽本体的下部在与LED灯珠对应位置设置第一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与导光孔的底端连通,导光孔的侧壁和第一环形凹槽的内外侧壁均涂覆黑漆,导光体为透明材质的环形结构,导光体的内外侧壁均涂覆黑漆,导光体的底部设置第二环形凹槽,第一环形凹槽内容纳导光体且与导光体间隙设置,第二环形凹槽内容纳LED灯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旋帽会导致飞行员难以识别旋转控制元器件当前所处的档位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透光旋帽
本技术属于旋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光旋帽。
技术介绍
军用导光控制面板上常常会用到旋转开关、电位器、编码器等旋转控制元器件,旋转控制元器件的中心位置设置一根中轴6,中轴的末端设置在导光控制面板外部且与旋帽连接,导光控制面板设置PCB电路板4,PCB电路板4上设置环形排列的一圈LED灯珠3,PCB电路板4外部设置铝合金保护层5,铝合金保护层5在旋帽安装处设置与旋帽匹配的圆形缺口以保证旋帽能够自由转动。现有的旋帽内部为空心设置且旋帽的下沿高于LED灯珠3,旋帽上部设置用于旋动的握持部11,握持部的一端设置用于指示档位的标识16,旋帽的材质为塑料材质,一圈LED灯珠发光后光从旋帽内部透射到旋帽外部照亮标识16,为飞行员指示旋转控制元器件当前所处的档位。然而,这种旋帽不仅上表面透光,其周侧也有光线透出,同时也有光线从旋帽下方透出,使被照亮的标识16与其周围环境的光强度差别较小,对飞行员的识别造成干扰,飞行员难以识别旋转控制元器件当前所处的档位。有的生产厂家生产的旋帽直接在旋帽内部内置光源,但是这依然无法改善标识16与其周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透光旋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帽本体(1)和导光体(2),所述旋帽本体(1)为实心结构,其中心位置与旋转控制元器件的中轴(6)连接,旋帽本体(1)的上部设置握持部(11),所述握持部(11)设置竖直的导光孔(12),所述导光孔(12)的顶端开口设置在握持部(11)的一侧,旋帽本体(1)的下部在与LED灯珠(3)对应位置设置第一环形凹槽(15),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5)的上表面与导光孔(12)的底端连通,所述导光孔(12)的侧壁和第一环形凹槽(15)的内外侧壁均涂覆黑漆(7),所述导光体(2)为透明材质的环形结构,导光体(2)的内外侧壁均涂覆黑漆(7),所述导光体(2)的底部设置第二环形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光旋帽,其特征在于,包括旋帽本体(1)和导光体(2),所述旋帽本体(1)为实心结构,其中心位置与旋转控制元器件的中轴(6)连接,旋帽本体(1)的上部设置握持部(11),所述握持部(11)设置竖直的导光孔(12),所述导光孔(12)的顶端开口设置在握持部(11)的一侧,旋帽本体(1)的下部在与LED灯珠(3)对应位置设置第一环形凹槽(15),所述第一环形凹槽(15)的上表面与导光孔(12)的底端连通,所述导光孔(12)的侧壁和第一环形凹槽(15)的内外侧壁均涂覆黑漆(7),所述导光体(2)为透明材质的环形结构,导光体(2)的内外侧壁均涂覆黑漆(7),所述导光体(2)的底部设置第二环形凹槽(22),第一环形凹槽(15)内容纳导光体(2)且与导光体(2)间隙设置,第二环形凹槽(22)内容纳LED灯珠(3),所述第二环形凹槽(22)与PCB电路板(4)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召辉胡日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华东光电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