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33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包括TP板和单层玻璃区域,所述的单层玻璃区域外粘贴有压缩泡绵,所述单层玻璃区域外还包设有胶框,所述胶框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延伸至TP板底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通过增加胶框与TP板接触,减少单层玻璃区域的受力,同时在玻璃单层区粘贴压缩泡绵,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玻璃受力,从而降低玻璃破屏的几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胶框
,尤其涉及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LCM液晶模组背光结构,玻璃放置于胶框上,模组在运输或者跌落过程中,因为TP或者背光受到外力形变从而导致玻璃单层区受力,易造成玻璃单层区破碎,造成不良。由于玻璃破屏,造成画异无显等不良,后续的返修对整机拆装会造成大量材料的报废和人工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包括TP板和单层玻璃区域,其中,所述的单层玻璃区域外粘贴有压缩泡绵,所述单层玻璃区域外还包设有胶框,所述胶框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延伸至TP板底面。优选地,所述单层玻璃区域包括CF玻璃和TFT玻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将传统胶框结构和玻璃的常规设计方法,更改为胶框挡板结构设计方法后,并在员工组装时,在玻璃单层区加贴压缩泡棉,通过该结构可以提高模组可靠性降低由于玻璃单层区受力造成玻璃破屏的风险。按新型胶框结构和组装工艺,在制作、使用和运输过程中可靠性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出的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的模组与压缩泡绵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TP板、2单层玻璃区域、3压缩泡绵、4胶框、5挡板、6CF玻璃、7TFT玻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照图1-2,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包括TP板1和单层玻璃区域2,所述的单层玻璃区域2外粘贴有压缩泡绵3,所述单层玻璃区域2外还包设有胶框4,所述胶框两端设有挡板5,所述挡板5上端延伸至TP板1底面,所述单层玻璃区域包括CF玻璃6和TFT玻璃7。本技术通过更改胶框挡板设计,增加压缩泡棉,降低玻璃破屏风险,减少由于玻璃破屏不良的返修率,从而节约人工成本及物料成本,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传统的模组产品组装完成后,受到使用和运输的剧烈运动后,TP和模组背部易受到外力,从而造成模组屏破裂,经过本技术的胶框设计和增加贴附压缩泡绵,将胶框单层区部位加高,延伸至TP底面,增加TP与胶框的接触,可以使单层区部分受力传导到机壳和铁框,同时玻璃单层区增加贴泡棉,进一步起到缓冲作用减少玻璃受力。在受到使用和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冲击后,使玻璃受到的力可以减缓和分散到其他部位,从而降低了玻璃破屏的几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包括TP板和单层玻璃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层玻璃区域外粘贴有压缩泡绵,所述单层玻璃区域外还包设有胶框,所述胶框两端设有挡板,所述挡板上端延伸至TP板底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防模组玻璃破屏的结构,包括TP板和单层玻璃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层玻璃区域外粘贴有压缩泡绵,所述单层玻璃区域外还包设有胶框,所述胶框两端设有挡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涛涛
申请(专利权)人:星源电子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