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002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9
本申请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其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胶框、反射板、灯组、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上胶框;所述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安装在下胶框上,所述扩散膜、增光膜安装在上胶框上,所述上胶框与下胶框扣合在一起。本申请具有提高背光模组制作效率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
本申请涉及液晶显示屏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屏面板的关键零件之一,主要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响。目前,背光模组一般由胶框、安装在胶框内的反射膜、导光膜、LED灯、扩散膜和增光膜组成。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制作背光模组时,需要在胶框内按照由下至上的顺序依次安装,存在有背光模组制作效率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背光模组的制作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其制作工艺。本申请提供的主题名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胶框、反射板、灯组、导光板、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上胶框;所述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安装在下胶框上,所述扩散膜、增光膜安装在上胶框上,所述上胶框与下胶框扣合在一起。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制作背光模组时,将反射板、灯组和导光板一同安装在下胶框中,将扩散膜和增光膜安装到上胶框中,再将上胶框和下胶框扣合在一起,即可完成背光模组的制作,上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胶框(1)、反射板(2)、灯组(3)、导光板(4)、扩散膜(5)、增光膜(6)以及上胶框(7);所述反射板(2)、灯组(3)和导光板(4)安装在下胶框(1)上,所述扩散膜(5)、增光膜(6)安装在上胶框(7)上,所述上胶框(7)与下胶框(1)扣合在一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下胶框(1)、反射板(2)、灯组(3)、导光板(4)、扩散膜(5)、增光膜(6)以及上胶框(7);所述反射板(2)、灯组(3)和导光板(4)安装在下胶框(1)上,所述扩散膜(5)、增光膜(6)安装在上胶框(7)上,所述上胶框(7)与下胶框(1)扣合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胶框(1)包括底框(11)以及固设在底框(11)上的下安装框(12),所述反射板(2)、导光板(4)均套设在下安装框(12)内,且所述下安装框(12)的一个侧边开设有安装槽(121),所述灯组(3)嵌入在安装槽(121)中;所述下安装框(12)的另一个侧边上还开设有定位槽,所述反射板(2)和导光板(4)的侧边均固设有与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位于定位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胶框(7)包括上安装框(71)以及固设在上安装框(71)顶端的遮光胶(72),所述扩散膜(5)和增光膜(6)均套设在上安装框(71)内;所述上安装框(71)的一侧侧边上开设有上定位槽(721),所述扩散膜(5)和增光膜(6)对应的侧边上固设有对应的上定位块,所述上定位块置于上定位槽(7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框(71)和下安装框(12)抵接在一起,所述上定位槽(721)和下定位槽(122)位置对应并相互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安装框(71)的厚度小于扩散膜(5)和增光膜(6)的总厚度。


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海中沈晓慧沈晓锋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金晓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