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556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矩形框一、矩形框二及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位于矩形框一及矩形框二之间,所述矩形框一及矩形框二的上下左右边框均对称开设有竖向矩形卡槽及横向矩形卡槽,位于矩形框一上的竖向矩形卡槽及横向矩形卡槽贯穿矩形框一的边框,该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使矩形竖块一横过来,从而使矩形竖块二及矩形竖块三横过来,从而将矩形框一与矩形框二锁紧,从而将位于矩形框一与矩形框二之间的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给固定住,通过这样的方式对比传统的螺丝固定的方式,更加的简单且便于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
本技术涉及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
,具体为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
技术介绍
广色域是一种进阶的色彩背光技术,国际标准是色彩覆盖率能达到NTSC92%的即为广色域。广色域电视的背光用到了红/绿/蓝3色混合的LED,色彩无比鲜艳,覆盖率大约在92%------110%左右。最为流行的广色域背光是量子点LED背光,色彩覆盖率可以达到惊人的NTSC110%,定位高端市场。目前市场上大多数的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的固定方式都是通过螺丝来固定的,这种的固定方式比较麻烦,在安装和拆卸时需要专用的螺丝刀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具备便于卡紧等优点。(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矩形框一、矩形框二及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所述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位于矩形框一及矩形框二之间,所述矩形框一及矩形框二的上下左右边框均对称开设有竖向矩形卡槽及横向矩形卡槽,位于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矩形框一(1)、矩形框二(2)及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3),所述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3)位于矩形框一(1)及矩形框二(2)之间,所述矩形框一(1)及矩形框二(2)的上下左右边框均对称开设有竖向矩形卡槽(4)及横向矩形卡槽(5),位于矩形框一(1)上的竖向矩形卡槽(4)及横向矩形卡槽(5)贯穿矩形框一(1)的边框,其特征在于:位于矩形框二(2)上竖向矩形卡槽(4)的内端内凹有一个矩形凹槽一(47),所述矩形凹槽一(47)的内部设置有一根矩形竖块三(43),所述矩形竖块三(43)的正面上下两端均内凹有一个矩形凹孔(45),两个所述矩形凹孔(45)内壁的上下两面...

【技术特征摘要】
1.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包括矩形框一(1)、矩形框二(2)及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3),所述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组(3)位于矩形框一(1)及矩形框二(2)之间,所述矩形框一(1)及矩形框二(2)的上下左右边框均对称开设有竖向矩形卡槽(4)及横向矩形卡槽(5),位于矩形框一(1)上的竖向矩形卡槽(4)及横向矩形卡槽(5)贯穿矩形框一(1)的边框,其特征在于:位于矩形框二(2)上竖向矩形卡槽(4)的内端内凹有一个矩形凹槽一(47),所述矩形凹槽一(47)的内部设置有一根矩形竖块三(43),所述矩形竖块三(43)的正面上下两端均内凹有一个矩形凹孔(45),两个所述矩形凹孔(45)内壁的上下两面均内凹有一个滑槽,所述矩形竖块三(43)的正面中间固定连接有一组弹簧一(44),所述矩形竖块三(43)的前端设置有一根矩形竖块二(48),所述矩形竖块二(48)的背面与弹簧一(44)的正面固定连接在一起,所述矩形竖块二(48)的背面上下两端均固定连接有一根矩形杆一(46),两根所述矩形杆一(46)的上下两面均固定连接有一个滑块,两根所述矩形杆一(46)对应的插入两个矩形凹孔(45)内,两根所述滑块分别对应的插入两个矩形凹孔(45)内的滑槽内,所述矩形竖块二(4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根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一根矩形竖块一(4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色域超薄液晶显示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杰周友才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海菲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