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种器试验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235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排种器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第一横向支撑件,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调整部,排种器通过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排种器试验台,设置有具有调节功能的第二支撑组件,使得第二支撑组件能够适用不同的排种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排种器试验台
本技术属于排种器试验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排种器试验台。
技术介绍
排种器是播种机上的核心部件。在排种器的设计过程中,需要借助试验台进行性能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设计优化。现有的排种器试验台如附图1所示,包括第一支撑组件1’、第二支撑组件2’和动力组件4’,第二支撑组件2’连接于第一支撑组件1’的上方,动力组件4’与第二支撑组件2’相连接,动力组件4’与排种器3’传动连接,排种器3’安装于第二支撑组件2’上。然而,现有的排种器试验台只能适用于固定尺寸的排种器3’,无法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排种器3’。当排种器3’的尺寸变化时,则需要更换不同尺寸或结构的第二支撑组件2’来进行排种器试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的排种器试验台无法适用不同排种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排种器试验台,设置有具有调节功能的第二支撑组件,使得第二支撑组件能够适用不同的排种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排种器试验台,包括:第一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第一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第一横向支撑件,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调整部,排种器通过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套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调整部,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调整配合部,所述第二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配合部相配合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第一作用组件,所述第一作用组件包括: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第一作用轴,所述第一作用轴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作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作用轴与排种器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作用轴相连接;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第二作用组件,所述第二作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第二作用轴,所述第二作用轴与所述第二固定件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作用轴与所述第二传动组件相连接;作用件,所述作用件与所述第二作用轴相连接,排种器具有穴播装置,所述作用件与穴播装置相接触。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组件包括:第三传动轮,所述第三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第四传动轮,所述第四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作用轴相连接;第二传动链,所述第二传动链与所述第三传动轮和所述第四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设置有第三调整部,所述第二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三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三传动组件,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传送组件,所述传送组件包括:第一传送轴;第二传送轴,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分别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的两侧,所述第三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传送轴或所述第二传送轴相连接;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与所述第一传送轴和所述第二传送轴相互传动连接,排种器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进一步,所述第三传动组件包括:第五传动轮,所述第五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第六传动轮,所述第六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传送轴或所述第二传送轴相连接;第三传动链,所述第三传动链与所述第五传动轮和所述第六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进一步,还包括:第二动力组件,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与排种器相连接,所述第二动力组件为风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技术所提供的排种器试验台,设置有第二支撑组件,第二支撑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竖向支撑件和第一横向支撑件,第一横向支撑件上设置有第一调整部,排种器通过第一调整部与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对于不同尺寸的排种器可通过第一调整部调整排种器的安装位置,使得第二支撑组件具有调节功能,排种器能够安装至合适的位置,从而使得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种器试验台能够适用不同尺寸及外形的排种器。2.本技术所提供的排种器试验台,设置有第二作用组件,第二作用组件包括第二固定件、第二作用轴和作用件。第二固定件与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第二作用轴与第二固定件相对转动连接,第二作用轴通过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作用件与第二作用轴相连接。对于具有穴播装置的排种器,作用件与穴播装置相接触。在排种器的试验过程中,第一动力组件带动排种器动作的同时,第一动力组件通过第二传动组件带动第二作用轴转动,第二作用轴上的作用件与穴播装置相接触,使得穴播装置动作,从而使得本技术所提供的排种器试验台能够对排种器的穴播功能进行测试。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排种器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种器试验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对附图标记进行具体说明:1、第一支撑组件;111、第三调整部;2、第二支撑组件;21、第一竖向支撑件;211、第二调整部;22、第一横向支撑件;221、第一调整部;23、第二竖向支撑件;24、第二横向支撑件;241、第四调整部;25、测试支撑件;3、第一动力组件;31、电机;4、第一传动组件;41、第一传动轮;42、第二传动轮;43、第一传动链;5、第一作用组件;51、第一作用轴;52、第一固定件;6、第二传动组件;61、第三传动轮;62、第四传动轮;63、第二传动链;7、第二作用组件;71、第二作用轴;72、作用件;73、第二固定件;8、第三传动组件;81、第五传动轮;82、第六传动轮;83、第三传动链;9、传送组件;91、第一传送轴;92、传送带;10、第二动力组件;100、风机;11、控制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总的技术方案的部分具体实施方式,而非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的总的构思,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落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排种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支撑组件;/n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n第一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n第一横向支撑件,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调整部,排种器通过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排种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撑组件;
第二支撑组件,所述第二支撑组件包括:
第一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底部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
第一横向支撑件,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一调整部,排种器通过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组件还包括:
第二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竖直设置,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套于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调整部,所述第二竖向支撑件设置有第二调整配合部,所述第二调整部和所述第二调整配合部相配合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排种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动力组件,所述第一动力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组件相连接;
第一传动组件,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
第一作用组件,所述第一作用组件包括:
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一固定件通过所述第一调整部与所述第一横向支撑件相连接;
第一作用轴,所述第一作用轴与所述第一固定件相对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作用轴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相连接,所述第一作用轴与排种器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种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包括:
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
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二传动轮与所述第一作用轴相连接;
第一传动链,所述第一传动链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相互传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排种器试验台,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传动组件,所述第二传动组件与所述第一动力组件相连接;
第二作用组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玉伦江景涛杨文卿王大奇陈付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农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