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2000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通过导流管分别连接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和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将地表径流、不同层次壤中流分开导出,不仅仅能够无误差的汇集和导出地表径流,同时能够解决原来无法准确导出壤中流的困难,且准确汇集各层的壤中流;地表径流收集装置采用二级分流,可以收集到是水池体积几十倍的地表径流;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通过采用三角堰口原理可以连续不断的监测分层壤中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收集监测试验装置,属于水土保持领域,具体为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径流是大气降水形成的,并通过流域内不同路径进入河流、湖泊或海洋的水流。径流按形成及流经路径可分为壤中流、壤中流和地下水流。其中传统水土保持工作中,注重地表径流的收集,用于监测水土流失状况。但缺乏对壤中流的收集,尤其是分层壤中流的收集。降雨形成的下渗水流在土壤层次不连续界面上受阻积蓄,形成暂时饱和带,形成壤中流。在土壤有分层结构,且下层土壤的下渗能力小于上层土壤时,下渗水流在界面上受阻积蓄,形成饱和带和侧向水力坡度,容易产生分层壤中流。壤中流是一种多孔介质中的水流运动。壤中流不仅是水土流失中径流损失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污染物输移的重要载体。因此,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对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市面上没有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过去的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汇集装置存在以下缺陷,1.传统装置注重地表径流监测忽略壤中流监测;2.现在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通过导流管分别连接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和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n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包括围埂、挡土墙和地下的底板,围埂、挡土墙和地下的底板将试验小区土壤围挡起来,试验小区的左右二端、顶端设置围埂,下端设置挡土墙,底板位于试验小区土壤最底层;/n其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下端的挡土墙顶端设置有地表径流集流槽,在试验小区的土壤以下,在底板以上内置有地下分层壤中流汇集装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包括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通过导流管分别连接地表径流收集装置和分层壤中流收集装置;
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包括围埂、挡土墙和地下的底板,围埂、挡土墙和地下的底板将试验小区土壤围挡起来,试验小区的左右二端、顶端设置围埂,下端设置挡土墙,底板位于试验小区土壤最底层;
其中地表径流和壤中流分开监测的试验小区下端的挡土墙顶端设置有地表径流集流槽,在试验小区的土壤以下,在底板以上内置有地下分层壤中流汇集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试验小区和试验小区及与外围其它区域之间设置隔离带,隔离带低于试验小区围埂30cm,种植低矮匍匐茎的草,试验小区地表为斜坡;
所述围埂采用混凝土制成,围埂内壁涂上一层防水材料,围埂最顶部倾斜结构;
所述挡土墙采用混凝土制成的,现浇一次成型的,内层做防水处理,形成收集断面;
所述地表径流集流槽内底部贴光面瓷砖或涂刷光滑涂料,确保底部光滑,地表径流集流槽底部中设置两边高中间凹的结构,坡比为百分之三,在地表径流集流槽内底部中间的最低点设置了汇流口,确保地表径流集流槽内带泥沙的地表径流全部从汇流口流出;汇流口连接导流管,导流管连接地表径流集流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根据土壤发育层的差异将试验小区壤中流分为0-30cm深,30-60cm深,60-150cm深,以及150-300cm深的土层;地下分层壤中流汇集装置分为0-30cm深的汇集装置,30-60cm深的汇集装置,60-150cm深的汇集装置,150-300cm深的导流层;
其中0-30cm深的汇集装置为不锈钢长方体,高度为10cm,底边宽度20cm,长与试验小区宽度一样长,底部位于土体地面下30cm深处;在汇集装置的顶面和对着土壤面设置了大小均匀的若干2mm口径的导孔,在汇集装置空心内部设置了粗砂,用于汇集0-30cm壤中流;
其中30-60cm深的汇集装置高度为30cm,底边宽度20cm的不锈钢长方体,60-150cm深的汇集装置,高度为90cm,底边宽度20cm;30-60cm深的汇集装置和60-150cm深的汇集装置长与试验小区宽度一样长;在汇集装置的对着土壤面设置了大小均匀的若干2mm口径的导孔,在汇集装置空心内部设置了竖直的2层过滤层,在空心内部设置了竖直的2层过滤层,靠土壤的一层填充粗砂,靠挡土墙的一层填充砾石,两层之间有带有2mm导孔的不锈钢隔板;
其中150-300cm深的导流层为一层厚度5cm的反滤层,反滤层由一层过滤网和一层粗砂层组成,粗砂层4.7cm粗砂铺设在地板上,坡度与地板坡度一致,上面再铺设0.3cm的不易腐烂的无纺布过滤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野外自然坡地地表径流和壤中流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不同深度的汇集装置与混凝土隔板无逢链接;所述0-30cm深的汇集装置、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安张龙谢颂华刘艳郑海金陈浩王农杨洁冯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院江西绿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