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68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涉及换热机组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底板、换热器机构、循环泵、补水泵、控制柜、水箱、连接法兰、水阀、止回阀、旁通管道、过滤机构、连接管和固定片,所述底板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柜。通过设置连接法兰连接各连接管,并通过固定片将其固定,使得该装置满足便于安装的要求,且拆卸边南街,利于装置的检测维修,同时循环泵的输入端与输出端分别设置有循环回水供水管和循环回水进水管,且通过水阀的控制,使其与旁通管道形成回流,降低装置损耗,减少成本投入,且且该装置结构设置简单易操作,使其对人们的使用要求较低,便于人们的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效率,增强其使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
本技术涉及换热机组设备
,具体为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
技术介绍
换热机组是由换热器、温控阀组、疏水阀组(热媒为蒸汽时)循环泵、电控柜、底座、管路、阀门、仪表等组成,并可加装膨胀罐、水处理设备、水泵变频控制、温控阀、远程通讯控制等,从而构成一个完整的热交换站。目前市场现有的换热机组,安装时,易受安装施工现场作业条件的影响,因其结构复杂,部件琐碎较多,使其换热机组安装施工要耗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并且现场安装的质量不易保障,安装不便,同时又因现有整体式换热机组组件较大,各连接管道一般为一体式,当整体式换热机组出现问题后,手工拆卸不方便,通常维修人员必须携带切割机、电焊机将损坏处进行切除或焊接,因此,维修时必须携带大量的维修工具,在实际维修工作中给维修人员带来诸多不便,且结构设置复杂,工作操作繁琐,使使用人员对其操作不便,为此,提出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具备便于安装、结构简单及便于使用的优点,以解决一般换热机组安装繁琐、结构复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包括底板(1)、换热器机构(2)、循环泵(3)、补水泵(4)、控制柜(5)、水箱(6)、连接法兰(7)、水阀(8)、止回阀(9)、旁通管道(10)、过滤机构(11)、连接管(12)和固定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柜(5),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机构(2),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循环泵(3),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正面固定设置有补水泵(4),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过滤机构(11),所述循环泵(3)的输入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7),所述连接法兰(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式换热机组结构,包括底板(1)、换热器机构(2)、循环泵(3)、补水泵(4)、控制柜(5)、水箱(6)、连接法兰(7)、水阀(8)、止回阀(9)、旁通管道(10)、过滤机构(11)、连接管(12)和固定片(1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控制柜(5),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换热器机构(2),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循环泵(3),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水箱(6),所述水箱(6)的正面固定设置有补水泵(4),所述底板(1)的正面固定设置有过滤机构(11),所述循环泵(3)的输入端固定设置有连接法兰(7),所述连接法兰(7)的一侧固定设置有连接管(12),所述连接管(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水阀(8),所述连接管(12)的外壁固定设置有固定片(13),所述连接管(12)的一端通过循环回水供水管(301)活动连接有旁通管道(10),所述旁通管道(10)的外壁固定设置有止回阀(9);
所述换热器机构(2)包括热源进口(201),热源出口(202)、进水口(203)和出水口(204),所述换热器机构(2)的一侧开设有热源进口(201),所述换热器机构(2)远离热源进口(201)的一侧开设有热源出口(202),所述换热器机构(2)的顶部开设有出水口(204),所述换热器机构(2)的底部开设有进水口(203);
所述循环泵(3)包括循环回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兆雪冷延霞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赛沃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