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及一种高位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606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及一种高位塔,属于冷却塔结构技术领域,其主要依靠在集水槽槽底和外井筒底部之间搭建出支承构件,使得外井筒的荷载能被直接传递至地层基础之上,形成对于外井筒的稳定支承,相较于传统方式当中,呈悬挑样式的外井筒,稳定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及一种高位塔
本技术涉及冷却塔结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及一种高位塔。
技术介绍
冷却塔在火电以及核电领域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随着技术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超大型高位收水冷却塔。与常规冷却塔相比,这些高位收水冷却塔取消了底部的集水池,以高位收水装置及冷水槽代替,降低了水泵扬程,减少了雨区和噪音,因而具有节能环保的优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公开号为CN208920947U的中国技术专利申请文献公开了一种具有防冻功能的高位收水自然通风冷却中央竖井,其主要在内外井筒之间布置溢流结构,进行泄流,以防止内井筒内流量迅速增大时,对竖井的配水作业产生影响;在这种中央竖井结构中,其外井筒主要依靠与内井筒的顶部连接形成一体结构,外井筒整体呈悬挑样式,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及一种高位塔,以解决传统方式的竖井结构稳定性较差的问题。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包括有:内井筒和外井筒,所述外井筒套设在内井筒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n内井筒和外井筒,所述外井筒套设在内井筒外,所述外井筒和内井筒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溢流流道;/n配水构件,所述配水构件穿入外井筒中并与内井筒相连,所述配水构件上形成有用于连通配水槽和内井筒的配水流道;/n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于基础之上,所述内井筒和外井筒容置于所述集水槽中,所述溢流流道的底部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以及/n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连接在所述外井筒底部和集水槽槽底上,以支承起所述外井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内井筒和外井筒,所述外井筒套设在内井筒外,所述外井筒和内井筒之间的间隔空间形成溢流流道;
配水构件,所述配水构件穿入外井筒中并与内井筒相连,所述配水构件上形成有用于连通配水槽和内井筒的配水流道;
集水槽,所述集水槽设于基础之上,所述内井筒和外井筒容置于所述集水槽中,所述溢流流道的底部与所述集水槽相连通;以及
支承构件,所述支承构件连接在所述外井筒底部和集水槽槽底上,以支承起所述外井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承构件包括有若干根其顶端与外井筒相连接,而其底端与集水槽的槽底相连接的支柱,所述支柱与外井筒形成一体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为圆柱。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位塔的中央竖井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柱被分为两组,对应分置于外井筒前后侧;所述支承构件还包括有多根与对应组中支柱相连的梁体,所述梁体与支柱形成一体结构,所述梁体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姜江彭德刚袁多亮周凯唐茂平吴浪洲饶俊勇李建鹏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