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147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它包括机座、设于机座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筒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筒体的一端轴向中心设有与筒壁加热腔连通的中心加热管;所述机座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筒体同轴转动连接,且转轴的一端为空心结构并伸入筒体内与中心加热管插装;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筒壁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筒体的外表面还设有保温层;它采用筒体内设中心加热管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物料干燥时间长的缺陷,能大幅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同时烘干效果好,生产效率高;它广泛适用于物料烘干作业配套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
本技术涉及烘干加热设备,尤其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主要是以高粱秸秆、玉米秸秆、棉花秸秆、小麦或稻草秸秆、枝条、芦苇、木材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生物能源,是替代煤或油的理想燃料,既能节约能源又能减少排放,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生物质燃料一般需经过粉碎-筛选-混合-挤压-烘干等工序制成各种形状,包括块状、条状或颗粒状的可直接燃烧的清洁燃料;但是生物质燃料在加工完成后会含有较多的水分,无法直接燃烧,需要进行烘干后才能使用;现有的烘干机械一般都采用回转结构,即水平倾斜设置的圆形筒体采用齿轮传动运转,同时筒体底部设置若干组托轮支撑,当物料从筒体高端进入,而筒壁上设有加热装置对筒体内的物料加热,随着圆形筒体的回转使物料干燥并受重力作用运行到较底一端排出;虽然它具有干燥效果好等优点,但该种结构设计复杂,齿轮等零部件精度要求高,制作工期长,同时筒体内的中心位置不能及时受热,因而物料所需干燥时间较长,从而影响生产效率,造成运行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它采用筒体内设中心加热管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物料干燥时间长的缺陷,能大幅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降低运行成本,同时烘干效果好,生产效率高,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市场前景广阔,便于推广使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它包括机座、设于机座上的筒体;所述筒体的筒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筒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筒体的一端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且中心加热管的内腔与筒壁加热腔连通;所述机座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与筒体同轴转动连接,且转轴的一端为空心结构并伸入筒体内与中心加热管插装;所述筒体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筒壁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且筒体的外表面还设有保温层。为了实现结构、效果优化,其进一步的措施是:所述转轴的一端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伸入筒体内且其外圆表面设有螺旋叶片。所述筒体靠近驱动电机的一端顶部设有进料斗,筒体的另一端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筒体呈轴向水平设置。所述筒体呈轴向倾斜设置。所述筒体的轴向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大小为5°~8°。本技术相比现有技术所产生的有益效果:(Ⅰ)本技术采用筒壁内设加热腔和筒体内设中心加热管,能实现筒壁和筒体中心同时对物料进行加热干燥,相比现有技术采用筒壁单独加热方式,可大幅缩短加热时间,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并有利于提高热能的利用率,同时筒体无需旋转,相比现有技术齿轮回转结构更简单可靠,制作成本低;(Ⅱ)本技术采用筒体外表面设有保温层,能有效阻止筒体向外传递热量,从而节约能源损耗,大幅降低烘干运行成本;(Ⅲ)本技术采用筒壁内的加热腔与筒体内的中心加热管连通的结构,可实现筒壁与中心加热管共用一套高温气体输送系统,整体结构简单,安装和使用方便,同时筒体内中心加热管与空心转轴插装的结构,转轴运转时不会干扰中心加热管内高温气体的输送,安装简单、运行可靠,能避免高温气体发生泄露,运行和维护费用低;(Ⅳ)本技术采用筒体内设中心加热管结构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物料干燥时间长的缺陷,能大幅缩短加热时间,节约能源损耗,降低运行成本,同时烘干效果好,生产效率高,整体结构科学合理、简单紧凑,安装和使用方便,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技术广泛适用于物料烘干作业配套使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座,2-筒体,21-进气口,22-中心加热管,23-保温层,24-出气口,25-出料口,3-驱动电机,4-进料斗,5-转轴。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它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的筒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筒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筒体2的一端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22,且中心加热管22的内腔与筒壁加热腔连通;所述机座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与筒体2同轴转动连接,且转轴5的一端为空心结构并伸入筒体2内与中心加热管22插装;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筒壁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4,且筒体2的外表面还设有保温层23;所述保温层23一般采用硅酸铝棉包裹粘贴于筒体2的外表面而成,设置保温层23能隔离筒体2与外界的热交换,避免热能的损失,从而有利于节约能源损耗,降低物料加热烘干的运行成本,所述硅酸铝为新型绿色环保隔热材料,具有无毒无害、耐高温,安全可靠,适合筒体外表保温隔热使用。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中筒体2靠近驱动电机3的一端顶部设有进料斗4,筒体2的另一端底部设有出料口25;所述转轴5的一端与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转轴5的另一端伸入筒体2内且其外圆表面设有螺旋叶片,当驱动电机3启动可驱动转轴5旋转,使螺旋叶片跟随旋转,从而实现对筒体2内的物料进行翻动烘干,同时利用螺旋叶片的推力可顺畅的将物料从进料斗4向出料口25输送排出;采用筒体2内的转轴5上设有螺旋叶片的结构,经螺旋叶片可使筒体内的物料翻转烘干,有利于保障烘干质量,提高烘干生产效率,并可使物料在螺旋叶片的推力作用下向筒体2出料口25移动,从而实现连续烘干作业。如图1所示,本技术中筒体2呈轴向水平设置或呈轴向倾斜设置,当筒体2呈轴向倾斜设置时,所述筒体2的轴向中心线与水平面的倾斜夹角大小为5°~8°,采用倾斜结构有利于筒体2内的物料能顺畅排出,同时,如果倾斜夹角太小则不利于物料的排出,而倾斜夹角太大则容易导致物料快速输送从筒体2底端出料口25排出,从而影响烘干效果;所述筒体2一般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而成,因不锈钢材料不易生锈,且导热性能好,有利于筒体2内物料的烘干作业。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首先,将待烘干的生物质燃料经进料斗输送至筒体内,同时将高温气体从筒体上的进气口输入,高温气体可从中心加热管和筒壁加热腔中穿过并从筒体上的出气口输出,此时高温气体可经中心加热管和筒壁加热腔与筒体内进行热交换,实现对筒体内的生物质燃料进行加热烘干;随后启动驱动电机,带动转轴和螺旋叶片旋转,可使筒体内的生物质燃料翻转,进一步提高了烘干作业的效率,同时在螺旋叶片的推力下,使烘干后的生物质燃料从出料口排出,完成生物质燃料的烘干作业工序。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并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的筒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筒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筒体(2)的一端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22),且中心加热管(22)的内腔与筒壁加热腔连通;所述机座(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与筒体(2)同轴转动连接,且转轴(5)的一端为空心结构并伸入筒体(2)内与中心加热管(22)插装;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筒壁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4),且筒体(2)的外表面还设有保温层(2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座(1)、设于机座(1)上的筒体(2);所述筒体(2)的筒壁采用双层结构且筒壁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加热腔,筒体(2)的一端轴向中心设有带内腔的中心加热管(22),且中心加热管(22)的内腔与筒壁加热腔连通;所述机座(1)的一端安装有驱动电机(3),所述驱动电机(3)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5),所述转轴(5)与筒体(2)同轴转动连接,且转轴(5)的一端为空心结构并伸入筒体(2)内与中心加热管(22)插装;所述筒体(2)的两端分别设有与筒壁加热腔连通的进气口(21)和出气口(24),且筒体(2)的外表面还设有保温层(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质燃料烘干装置,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龙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众鼎生物质燃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