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14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包括热泵热水器本体,所述热泵热水器正面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盖,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热交换器外侧的限位柱,所述热交换器底部的左侧连通有冷水输入管,所述热交换器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冷水排出管,所述冷水排出管远离热交换器的一端连通有加热盘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热泵热水器的换热器在热循环时循环结构缺少预备的加热结构,导致首次循环时冷水较多,且循环温度不能观察,同时换热器维护不便容易影响热水循环效果的问题,具备预备加热盒便于维护换热器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
本技术涉及热水器
,具体为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
技术介绍
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现有热泵热水器存在的问题是:换热器在热循环时循环结构缺少预备的加热结构,导致首次排水时冷水较多,且循环温度不能观察,同时换热器维护不便容易影响热水循环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具备预备加热盒便于维护换热器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热泵热水器的换热器在热循环时循环结构缺少预备的加热结构,导致首次循环时冷水较多,且循环温度不能观察,同时换热器维护不便容易影响热水循环效果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包括热泵热水器本体,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正面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盖,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热交换器,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内壁的左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包括热泵热水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1)正面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盖(2),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热交换器(3),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热交换器(3)外侧的限位柱(4),所述热交换器(3)底部的左侧连通有冷水输入管(5),所述热交换器(3)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冷水排出管(6),所述冷水排出管(6)远离热交换器(3)的一端连通有加热盘管(7),所述热交换器(3)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热水输送管(8),所述热水输送管(8)远离热交换器(3)的一端与加热盘管(7)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3)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热水排放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包括热泵热水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1)正面的左侧设置有防护盖(2),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1)内壁的左侧设置有热交换器(3),所述热泵热水器本体(1)内壁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位于热交换器(3)外侧的限位柱(4),所述热交换器(3)底部的左侧连通有冷水输入管(5),所述热交换器(3)顶部的右侧连通有冷水排出管(6),所述冷水排出管(6)远离热交换器(3)的一端连通有加热盘管(7),所述热交换器(3)顶部的左侧连通有热水输送管(8),所述热水输送管(8)远离热交换器(3)的一端与加热盘管(7)相连通,所述热交换器(3)底部的右侧连通有热水排放管(9),所述热交换器(3)表面的四角均固定连接限位板(10),所述限位板(10)与限位柱(4)滑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泵热水器的热水循环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柱(4)顶部的前侧开设有定位孔(11),所述定位孔(11)的内部设置有定位销(12),所述定位销(12)的顶部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骏王涛李慧张鑫雨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兴源热电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