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碧正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76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复合管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包括复合管本体以及复合管本体的两侧一体成型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穿插进所述凹槽的内壁中,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转动轴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内,当需要对多个复合管本体进行堆积处理时,可将衔接块上凹槽内的限位块与地面相互接触,保证底部的复合管本体不会轻易滑动,从而对多个复合管本体进行摆放,同时通过将复合管本体一侧的保护贴片移动到破裂的位置处进行焊接保护,可节省更换复合管本体所需的成本,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保证了后期修复操作快速有效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
本技术属于复合管
,具体涉及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不断地进步和发展,建筑工程复合管作为在建筑工程之中常常需要用到的一种辅助型的器材,也在不断地进行改进和更新,复合管,产品大多以无缝钢管、焊接钢管为基管,内壁涂装高附着力、防腐、食品级卫生型的聚乙烯粉末涂或环氧树脂涂料,采用前处理、预热、内涂装、流平、后处理工艺制成的给水镀锌内涂塑复合钢管,是传统镀锌管的升级型产品。现有的技术存在以下问题:建筑工程之中常常需要使用到多根复合管,而现有的复合管多为圆柱型结构,当建筑场地空间有限,需要将多个复合管堆积起来时,现有的圆柱型的复合管在地面上会发生滚动,不易进行堆积,并且对复合管破裂时的后期修复操作较为繁琐,实用性差,不具备较好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具有方便多根复合管堆放和后期管壁破裂修复过程较为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包括复合管本体以及复合管本体的两侧一体成型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凹槽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杆,所述转动轴杆穿插进所述凹槽的内壁中,所述限位块通过所述转动轴杆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复合管本体的两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贴片,所述衔接块靠近所述复合管本体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槽洞,保护贴片卡合于槽洞内,保护贴片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接块,另一侧开设有洞槽。优选的,所述凹槽的表壁上开设有洞孔,所述限位块与洞孔相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方形块,且方形块的形状大小与洞孔内部的形状大小相符合。优选的,所述保护贴片靠近所述衔接块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有钎片,且钎片为弹性构件。优选的,所述限位块共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优选的,所述复合管本体的外表面与保护贴片的内壁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对多个复合管本体进行堆积处理时,可将衔接块上凹槽内的限位块与地面相互接触,保证底部的复合管本体不会轻易滑动,从而对多个复合管本体进行摆放,同时通过将复合管本体一侧的保护贴片移动到破裂的位置处进行焊接保护,可节省更换复合管本体所需的成本,结构简单,方便操作,保证了后期修复操作快速有效的进行。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衔接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保护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复合管本体;2、衔接块;3、保护贴片;4、凹槽;5、限位块;7、槽洞;9、转动轴杆;11、洞槽;12、卡接块;13、钎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包括复合管本体1以及复合管本体1的两侧一体成型有衔接块2,衔接块2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凹槽4,凹槽4内设置有限位块5,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杆9,转动轴杆9穿插进凹槽4的内壁中,限位块5通过转动轴杆9转动连接于凹槽4内,复合管本体1的两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贴片3,衔接块2靠近复合管本体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槽洞7,保护贴片3卡合于槽洞7内,保护贴片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接块12,另一侧开设有洞槽11,限位块5的存在令堆放的过程中更加的方便,当需要对多个复合管本体1进行堆积处理时,可将衔接块2上凹槽4内的限位块5与地面相互接触,保证底部的复合管本体1不会轻易滑动,从而对多个复合管本体1进行摆放,由于由于复合管本体1通常埋地下,路面上的车辆通过时,容易对复合管本体1的表面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复合管本体1的表面破损,可将复合管本体1一侧的保护贴片3移动到破裂的位置处进行焊接保护,从而节省了更换复合管本体1所需的成本。具体的,凹槽4的表壁上开设有洞孔,限位块5与洞孔相对应的位置处焊接有方形块,且方形块的形状大小与洞孔内部的形状大小相符合使得在进行搬运的时候,将限位块5有效的收缩在凹槽4的内部,不会影响到复合管本体1的正常使用。具体的保护贴片3靠近衔接块2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有钎片13,且钎片13为弹性构件,保护贴片3靠近衔接块2一侧的表面上通过胶水粘合有钎片13,且钎片13为弹性构件,可通过喷枪对保护贴片3上的钎片13进行融化,使得融化的钎片13将保护贴片3于复合管本体1相接触的地方密封住,防止空气进入复合管本体1中。具体的,限位块5共设置有两个且呈对称分布,使得复合管本体1放置在地上时,可通过两个限位块5保持一定的稳固性。具体的,复合管本体1的外表面与保护贴片3的内壁相互接触,使得保护贴片3可顺利的贴着复合管本体1的外表面进行移动,且在复合管本体1表面的某处需要修理时,保护贴片3可将损坏处遮盖起来。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对多个复合管本体1进行堆放处理时,可将衔接块2表面上凹槽4内的限位块5翻转出来,使得限位块5与地面相互接触,令底部的复合管本体1在地面上保持一定的稳固性,进而对上方的复合管本体1进行堆积,由于复合管本体1通常埋地下,路面上的车辆通过时,容易对复合管本体1的表面造成一定的压力,从而使得复合管本体1的表面破损,可将复合管本体1一侧的保护贴片3移动到破裂的位置处,利用喷枪将保护贴片3一侧的钎片13融化,使得保护贴片3与复合管本体1表面的破裂处紧密的贴合在一起,同时将剩余的没有利用的保护贴片3通过卡接块12和洞槽11相互分离开,与新的保护贴片3从新连接成套环,套接在复合管本体1的表面上。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包括复合管本体(1)以及复合管本体(1)的两侧一体成型有衔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2)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杆(9),所述转动轴杆(9)穿插进所述凹槽(4)的内壁中,所述限位块(5)通过所述转动轴杆(9)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4)内,所述复合管本体(1)的两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贴片(3),所述衔接块(2)靠近所述复合管本体(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槽洞(7),保护贴片(3)卡合于槽洞(7)内,保护贴片(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接块(12),另一侧开设有洞槽(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复合管,包括复合管本体(1)以及复合管本体(1)的两侧一体成型有衔接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衔接块(2)的表面上对称开设有凹槽(4),所述凹槽(4)内设置有限位块(5),所述凹槽(4)的内壁上设置有转动轴杆(9),所述转动轴杆(9)穿插进所述凹槽(4)的内壁中,所述限位块(5)通过所述转动轴杆(9)转动连接于所述凹槽(4)内,所述复合管本体(1)的两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保护贴片(3),所述衔接块(2)靠近所述复合管本体(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槽洞(7),保护贴片(3)卡合于槽洞(7)内,保护贴片(3)的一侧一体成型有卡接块(12),另一侧开设有洞槽(11)。


2.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碧正
申请(专利权)人:郭碧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甘肃;6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