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475145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包括S1施工准备;S2管道长度测量;S3管道处理;S4专用连接器安装;S5管道敷设安装;S6管路检查。该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中,可挠金属管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更适应复杂的预埋环境;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低,施工质量能够保证;施工作业高效、环保,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劳动强度;施工现场基本无电动工具,消除动火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
技术介绍
传统的管道预埋敷设,一般采用焊接钢管的方式,该施工工艺复杂,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钢管施工工艺复杂,对施工人员的素致要求较高;2.需配备相应的电动工具进行辅助,这样导致施工时多有动火,不仅存有安全隐患,且提高了施工成本;3、钢管重量大,使得施工劳动强度增加,且预埋的钢管易受腐蚀,影响使用寿命。为此,提出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代替传统的焊接钢管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选择施工工具及材料,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S2管道长度测量:根据施工现场预埋箱位置,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S3管道处理:手动对可挠金属管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管口去毛边并倒角,接头处切开外保护层;S4专用连接器安装:专用连接器套入接头处并旋紧固定,使用封箱带对接头处进行包裹保护;S5管道敷设安装:将可挠金属管穿入钢筋内,专用连接器接入预埋箱内,用锁母拧紧并调整专用连接器至平整、无明显间隙状态,调整可挠金属管至顺直状态并与钢筋固定;S6管路检查:施工人员进行自检及互检,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安装预埋箱时,使用提前预制好的模板箱,现场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划线开孔并进行安装,利用水平尺调整模板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2中,使用卷尺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除实测长度以外,应充分考虑可挠金属管弯曲半径所需要的长度。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使用锯弓或专用切割刀对可挠金属管进行切割,严禁使用砂轮切割机或磨光机。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选择专业刀具或锉刀清除管口毛边,并切出一个小倒角。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3中,利用小刀将外保护层切开,切开长度应控制在20~40m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4中,安装前在接头处均匀涂抹粘接剂,粘接剂应选用厂家提供的专用粘接剂,使用可挠金属管一半直径大小的毛刷进行涂抹,涂抹前,接头处外形应保持完整且表面干净。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安装时应由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保证可挠金属管顺直,可挠金属管的转角处不应人工弯折,使其自然转弯。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5中,可挠金属管通过扎丝与钢筋绑扎固定,绑扎点间隔为0.2~0.3m。进一步的,所述步骤S1~S5中,可挠金属管和专用连接器应小心轻放,不得随意抛、摔、拖,不得露天堆放,不得与有害物、污物混放。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可挠金属管重量轻、使用寿命长,更适应复杂的预埋环境;2.该施工工艺简单,对施工人员技能要求低,施工质量能够保证;3.施工作业高效、环保,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及劳动强度;4.施工现场基本无电动工具,消除动火带来的安全隐患。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施工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包括以下步骤:S1施工准备:选择施工工具及材料,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S2管道长度测量:根据施工现场预埋箱位置,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S3管道处理:手动对可挠金属管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管口去毛边并倒角,接头处切开外保护层;S4专用连接器安装:专用连接器套入接头处并旋紧固定,使用封箱带对接头处进行包裹保护;封箱带可防止混凝土漏入管内引起堵塞,对后期穿线造成影响。S5管道敷设安装:将可挠金属管穿入钢筋内,专用连接器接入预埋箱内,用锁母拧紧并调整专用连接器至平整、无明显间隙状态,调整可挠金属管至顺直状态并与钢筋固定;S6管路检查:施工人员进行自检及互检,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本实施例采用可挠金属管代替传统的钢管,可挠金属管的重量仅为同口径钢管重量的三分之一左右,具有良好的耐腐绝缘、抗拉抗磨性能。两人一组即可进行施工现场的预埋敷设工作,可有效降低施工人员在管道敷设时的劳动强度,且保证管道的使用寿命。由于可挠金属管自带螺纹,无论在什么位置切断均可以和专用连接器可靠连接,相较于钢管连接,无需使用电动工具,无需进行焊接操作,现场施工无动火,从而能有效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另外其施工工艺简单,有效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进而降低施工成本。可挠金属管和传统焊接钢管相比,其产品从原料到制作,再到使用,直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所消耗的能源非常少,无噪音、污染物等产生,是绿色建材的一种体现。步骤S2中,安装预埋箱时,使用提前预制好的模板箱,现场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划线开孔并进行安装,利用水平尺调整模板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为保证预埋箱的位置精度。步骤S2中,使用卷尺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除实测长度以外,应充分考虑可挠金属管弯曲半径所需要的长度。为保证后期线缆穿设的顺畅。步骤S3中,使用锯弓或专用切割刀对可挠金属管进行切割,严禁使用砂轮切割机或磨光机。为保证切割面平整,并且不破坏外保护层。步骤S3中,选择专业刀具或锉刀清除管口毛边,并切出一个小倒角。为避免毛边对后期线缆穿设造成破坏,影响线缆的绝缘性能。小倒角可减少后期穿线过程对线缆造成的损伤。步骤S3中,利用小刀将外保护层切开,切开长度应控制在30mm。为保证可挠金属管与专用连接器具有充足的接触长度,30mm的长度最佳。步骤S4中,安装前在接头处均匀涂抹粘接剂,粘接剂应选用厂家提供的专用粘接剂,使用可挠金属管一半直径大小的毛刷进行涂抹,涂抹前,接头处外形应保持完整且表面干净。为保证可挠金属管与专用连接器连接的可靠性。步骤S5中,安装时应由两人相互配合操作,保证可挠金属管顺直,可挠金属管的转角处不应人工弯折,使其自然转弯。步骤S5中,可挠金属管通过扎丝与钢筋绑扎固定,绑扎点间隔为0.15m。步骤S1~S5中,可挠金属管和专用连接器应小心轻放,不得随意抛、摔、拖,不得露天堆放,不得与有害物、污物混放。本专利技术不局限于上述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从上述构思出发,不经过创造性的劳动,所作出的种种变换,均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施工准备:选择施工工具及材料,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nS2管道长度测量:根据施工现场预埋箱位置,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nS3管道处理:手动对可挠金属管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管口去毛边并倒角,接头处切开外保护层;/nS4专用连接器安装:专用连接器套入接头处并旋紧固定,使用封箱带对接头处进行包裹保护;/nS5管道敷设安装:将可挠金属管穿入钢筋内,专用连接器接入预埋箱内,用锁母拧紧并调整专用连接器至平整、无明显间隙状态,调整可挠金属管至顺直状态并与钢筋固定;/nS6管路检查:施工人员进行自检及互检,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施工准备:选择施工工具及材料,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交底;
S2管道长度测量:根据施工现场预埋箱位置,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
S3管道处理:手动对可挠金属管进行切割,切割后的管口去毛边并倒角,接头处切开外保护层;
S4专用连接器安装:专用连接器套入接头处并旋紧固定,使用封箱带对接头处进行包裹保护;
S5管道敷设安装:将可挠金属管穿入钢筋内,专用连接器接入预埋箱内,用锁母拧紧并调整专用连接器至平整、无明显间隙状态,调整可挠金属管至顺直状态并与钢筋固定;
S6管路检查:施工人员进行自检及互检,检查施工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并做好记录。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安装预埋箱时,使用提前预制好的模板箱,现场根据实际测量情况,划线开孔并进行安装,利用水平尺调整模板箱的垂直度及水平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使用卷尺测量出所需可挠金属管的长度,除实测长度以外,应充分考虑可挠金属管弯曲半径所需要的长度。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金属管施工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使用锯弓或专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洁柏万林高峰岭徐学纯邵文硕
申请(专利权)人:中亿丰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