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9514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变速箱的技术领域,旨在提供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变速箱壳体,变速箱壳体中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中固定插接有第二转轴,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的啮合处设置有加油管,加油管能够对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起到润滑的作用,使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在运转的时候能够更加的平稳;这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通过在变速箱中加入自动润滑的机构,在变速箱运转的时候能够简单便利的实现变速机构的自动润滑,从而可以使变速机构能够良好的运行,使真个变速箱能够正常的运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
本技术涉及变速箱的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
技术介绍
自动变速箱是相对于手动变速箱而出现的一种能够自动根据引擎转速来换挡的设备。随着人们对驾驶舒适性需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汽车生产商针对高端车型配备自动变速箱,来满足不同客户需求。而自动变速箱在传动过程中,由于汽车档位不断切换,自动变速箱内的变速机构不断的运行,容易产生高温,且也容易出现卡死情况,而为了保持变速机构能不停顺畅切换,需要持续不断的对变速机构进行润滑以及降温;故在变速机构的润滑很重要。而现有的自动变速箱中,润滑机构较为复杂,润滑效果较差,在润滑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变速机构卡死的情况,影响变速机构的运行,导致整个自动变速箱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提供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其通过在变速箱中加入自动润滑的机构,在变速箱运转的时候能够简单便利的实现变速机构的自动润滑,从而可以使变速机构能够良好的运行,使真个变速箱能够正常的运转。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1),所述变速箱壳体(1)中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啮合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4)中固定插接有第二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球(7),所述橡胶缓冲球(7)的上端连通有导油软管(8),所述橡胶缓冲球(7)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内开设有导油槽(10),所述导油软管(8)与导油槽(10)相连通,所述导油槽(10)的上端还连通有加油管(11),所述加油管(11)的出油口延伸至第一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包括变速箱壳体(1),所述变速箱壳体(1)中转动插接有第一转轴(2),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3),所述第一齿轮(3)啮合有第二齿轮(4),所述第二齿轮(4)中固定插接有第二转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箱壳体(1)的内壁设置有固定板(6),所述固定板(6)上固定连接有橡胶缓冲球(7),所述橡胶缓冲球(7)的上端连通有导油软管(8),所述橡胶缓冲球(7)的上方设置有连接块(9),所述连接块(9)内开设有导油槽(10),所述导油软管(8)与导油槽(10)相连通,所述导油槽(10)的上端还连通有加油管(11),所述加油管(11)的出油口延伸至第一齿轮(3)和第二齿轮(4)啮合处的上方,所述第一转轴(2)上固定连接有抵动杆(21),所述抵动杆(21)与橡胶缓冲球(7)相匹配设置,所述抵动杆(21)远离第一转轴(2)的一端设置为圆弧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自润滑机构的变速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上固定连接有连接板(12),所述连接板(12)上滑动插接有滑动杆(13),所述滑动杆(13)靠近第一转轴(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挡板(14),所述滑动杆(13)上套设有弹簧(15),所述弹簧(15)的一端与挡板(14)相抵接,另一端与连接板(12)相抵接,所述滑动杆(13)靠近橡胶缓冲球(7)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抵触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建新蒋磊
申请(专利权)人:溧阳力诺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