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826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球轴承包括第一球轴承、第二球轴承、第三球轴承,第一球轴承、第二球轴承、第三球轴承的外围均设有轴承衬套,双联齿轮两侧的第一球轴承和第三球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衬套及转接座内,转接座安装于机匣壳体上;滑油通道由轴承衬套与机匣壳体形成;缝隙由双联齿轮、锥齿轮、第二球轴承、第三球轴承形成;转接座油兜设置在转接座下部,转接座油孔设置在转接座上。该装置的油路循环与齿轮箱的润滑系统组成双循环的滑油通路,滑油在油路中可重复循环使用,提高了滑油的使用效率,保证了轮齿啮合点及轴承的润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发动机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的结构,该结构用于齿轮箱传动系统润滑方向。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传动齿轮箱转速高、传动功率大,需要充分的润滑。传统的润滑方式是滑油通过流道进入喷嘴,喷射需要润滑的部位,而后通过机匣的收油口进入回油系统。这种单循环的润滑需要较大滑油流通量,对油泵能力、油箱尺寸由较大要求,容易造成润滑冷却不充分。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该专利技术的油路循环与齿轮箱的润滑系统组成双循环的滑油通路,滑油在油路中可重复循环使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包括转接座、球轴承、机匣壳体、双联齿轮、主动齿轮、主动齿轮轮齿、转接座油兜、转接座油孔、锥齿轮、齿轮轴孔,所述球轴承包括第一球轴承、第二球轴承、第三球轴承,所述第一球轴承、第二球轴承、第三球轴承的外围均设有轴承衬套,所述双联齿轮两侧的第一球轴承和第三球轴承分别安装在轴承衬套及转接座内,转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包括转接座、球轴承、机匣壳体(4)、双联齿轮(5)、主动齿轮(6)、主动齿轮轮齿(7)、转接座油兜(8)、转接座油孔(9)、锥齿轮(11)、齿轮轴孔(13),所述球轴承包括第一球轴承(1)、第二球轴承(10)、第三球轴承(12),所述第一球轴承(1)、第二球轴承(10)、第三球轴承(12)的外围均设有轴承衬套(2),所述双联齿轮(5)两侧的第一球轴承(1)和第三球轴承(12)分别安装在轴承衬套(2)及转接座内,转接座安装于机匣壳体(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滑油通道(3),所述滑油通道(3)设置于轴承衬套(2)与机匣壳体(4)之间;/n间隙,所述双联齿轮(5...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复利用滑油润滑结构,包括转接座、球轴承、机匣壳体(4)、双联齿轮(5)、主动齿轮(6)、主动齿轮轮齿(7)、转接座油兜(8)、转接座油孔(9)、锥齿轮(11)、齿轮轴孔(13),所述球轴承包括第一球轴承(1)、第二球轴承(10)、第三球轴承(12),所述第一球轴承(1)、第二球轴承(10)、第三球轴承(12)的外围均设有轴承衬套(2),所述双联齿轮(5)两侧的第一球轴承(1)和第三球轴承(12)分别安装在轴承衬套(2)及转接座内,转接座安装于机匣壳体(4)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油通道(3),所述滑油通道(3)设置于轴承衬套(2)与机匣壳体(4)之间;
间隙,所述双联齿轮(5)、锥齿轮(11)、第二球轴承(10)、第三球轴承(12)之间形成间隙;
转接座油兜(8),所述转接座油兜(8)设置在转接座下部,所述转接座油兜(8)的宽度大于所述主动齿轮轮齿(7)的右侧到轴承座安装边的距离,所述主动齿轮轮齿(7)的齿顶圆直径必须小于转接座油兜(8)内径,差值在1mm~2mm之间,既保证轮齿与油兜不致干涉,也需保证齿轮在转动时,齿顶圆能够带起油兜内的滑油,使滑油飞溅;
转接座油孔(9),所述转接座油孔(9)设置在转接座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重复利用滑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聂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发贵阳发动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