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736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包括施工棚,所述施工棚上端设有棚顶,所述施工棚的棚壁内均设有隔音棉,所述施工棚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施工棚侧壁上设有百叶窗,所述施工棚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左右端均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棚顶与横梁间设有与弹性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其能够在降噪的同时保护棚内的人,同时还能够在移动后对降噪棚进行稳定支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移动降噪棚
本技术涉及降噪棚
,尤其涉及一种可移动降噪棚。
技术介绍
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施工场地的不固定等因素,施工棚越来越多,但在施工棚的建设中问题也越来越多,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噪声很大与棚的移动问题,所以,一种可移动降噪棚成为社会的需要。现在的可移动降噪棚很多,但大都存在一些不足:1、现在的移动降噪棚虽然能够起到降噪作用,但因为缺少对棚顶的保护,在施工现场存在重物掉到棚顶打穿施工棚的情况,对施工棚内的工人造成伤害。2、现在的移动降噪棚虽然能移动,但移动后只靠轮子来支撑整个棚并不能足够保证其稳定性,容易造成施工棚的移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其能够在降噪的同时保护棚内的人,同时还能够在移动后对降噪棚进行稳定支撑。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包括施工棚,所述施工棚上端设有棚顶,所述施工棚的棚壁内均设有隔音棉,所述施工棚下端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的下端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施工棚侧壁上设有百叶窗,所述施工棚间设有横梁,所述横梁左右端均设有第一滑槽,两个所述第一滑槽内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棚顶与横梁间设有与弹性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优选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底部的两对安装块,两对所述安装块下端均设有车轮。优选地,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内壁上的的双向伸缩液压泵与两根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下端设有支撑板,所述双向伸缩液压泵左右伸缩杆末端通过转轴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两个第一支撑杆与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第一支撑杆末端均设有滑动机构。优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下端的第一滑块,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安装有滑轨,两个所述第一滑块下端与滑轨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弹性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滑槽内的弹簧,所述弹簧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下端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缓冲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上端的第二支撑杆,两根所述第二支撑杆相交处通过第二转轴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支撑杆上端均设有托板,所述托板内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设有两个与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的第三滑块。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通过设计缓冲机构,实现了对空中掉下的重物的缓冲,大大降低了冲力,保护了棚内人的安全,增加了降噪棚的安全性。2、通过设计支撑机构,实现了在移动后对整个棚的支撑,大大提高了降噪棚的稳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降噪棚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降噪棚的局部放大图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可移动降噪棚的托板内部结构示意图。图中:1施工棚、2底板、3安装槽、4第三滑块、5百叶窗5、6棚顶、7横梁、8第一滑槽、9安装块、10车轮、11双向伸缩液压泵、12伸缩杆、13支撑板、14第一支撑杆、15第一转轴15、16滑轨、17第一滑块、18弹簧、19第二滑块、20第二支撑杆、21第二转轴、22托板、23第二滑槽、24隔音棉。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参照图1-3,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包括施工棚1,施工棚1上端设有棚顶6,施工棚1的棚壁内均设有隔音棉24,施工棚1下端设有底板2,底板2下端设有行走机构,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2底部的两对安装块9,两对安装块9下端均设有车轮10,通过设计行走机构实现了降噪棚的移动。底板2的下端设有安装槽3,安装槽3内设有支撑机构,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3内壁上的的双向伸缩液压泵11与两根伸缩杆12,两个伸缩杆12下端设有支撑板13,双向伸缩液压泵11左右伸缩杆末端通过转轴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4,两个第一支撑杆14与第一转轴15转动连接,两个第一支撑杆14末端均设有滑动机构,滑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杆14下端的第一滑块17,支撑板13的上端安装有滑轨16,两个第一滑块17下端与滑轨16滑动连接,通过设计滑动机构,实现了第一支撑杆的伸缩,通过设计支撑机构,实现了在移动后对整个棚的支撑,大大提高了降噪棚的稳定性。施工棚1侧壁上设有百叶窗5,施工棚1间设有横梁7,横梁7左右端均设有第一滑槽8,两个第一滑槽8内设有弹性机构,弹性机构包括固定在第一滑槽8内的弹簧18,弹簧18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滑块19,第二滑块19下端与第一滑槽8滑动连接,棚顶6与横梁7间设有与弹性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缓冲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第二滑块19上端的第二支撑杆20,两根第二支撑杆20相交处通过第二转轴21连接,两个第二支撑杆20上端均设有托板22,托板22内设有第二滑槽23,第二滑槽23内设有两个与第二支撑杆20转动连接的第三滑块4,通过设计缓冲机构,实现了对空中掉下的重物的缓冲,大大降低了冲力,保护了棚内人的安全,增加了降噪棚的安全性。本技术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在施工棚1棚壁内的隔音棉24进行降噪,设计有百叶窗5作为透光口,在上端当有重物砸到棚顶6时,托板22受力压第二支撑杆20下移,此时第三滑块4在第二滑槽23内滑动,由于第二支撑杆20下移导致第二滑块19在第一滑槽8内滑动,从而第二滑块19压弹簧18,弹簧18受力反弹起到缓冲作用,从而保护了棚顶6,当需要移动时,可以用底板2下端的车轮10进行移动,移动完成后,通过双向伸缩液压泵10回缩,此时第一支撑杆14向下移动,同时第一支撑杆14下端的第一滑块17在滑轨16上滑动,从而伸缩杆12伸长,使支撑板13贴到底面进行支撑。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包括施工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棚(1)上端设有棚顶(6),所述施工棚(1)的棚壁内均设有隔音棉(24),所述施工棚(1)下端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2)的下端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施工棚(1)侧壁上设有百叶窗(5),所述施工棚(1)间设有横梁(7),所述横梁(7)左右端均设有第一滑槽(8),两个所述第一滑槽(8)内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棚顶(6)与横梁(7)间设有与弹性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包括施工棚(1),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棚(1)上端设有棚顶(6),所述施工棚(1)的棚壁内均设有隔音棉(24),所述施工棚(1)下端设有底板(2),所述底板(2)下端设有行走机构,所述底板(2)的下端设有安装槽(3),所述安装槽(3)内设有支撑机构,所述施工棚(1)侧壁上设有百叶窗(5),所述施工棚(1)间设有横梁(7),所述横梁(7)左右端均设有第一滑槽(8),两个所述第一滑槽(8)内设有弹性机构,所述棚顶(6)与横梁(7)间设有与弹性机构连接的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固定在底板(2)底部的两对安装块(9),两对所述安装块(9)下端均设有车轮(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移动降噪棚,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固定在安装槽(3)内壁上的双向伸缩液压泵(11)与两根伸缩杆(12),两个所述伸缩杆(12)下端设有支撑板(13),所述双向伸缩液压泵(11)左右伸缩杆末端通过转轴均连接有第一支撑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波赵岩丁斌王晓东周桂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