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管线共构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48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社区管线共构体,包括:槽状结构,上端呈开口状结构;防水盖板,盖设在槽状结构的上端,防水盖板与槽状结构共同围成用于穿设管线的容纳空间,且防水盖板与槽状结构的连接处形成防水密封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防水盖板盖设在槽状结构的上端并与槽状结构共同围成用于穿设管线的容纳空间,可以把社区服务管线集中纳入到容纳空间后埋入地下,从而通过社区管线共构体为社区服务管线提供稳定良好的存在环境,达到延缓管线老化和保护管道不被土壤侵蚀,延长管线寿命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社区管线共构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社区管线共构体。
技术介绍
自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速度不断加快,城市住房模块化、粗放式发展给城市后续使用和管理埋下了隐患。社区强电弱电线缆架空盘综错节,造成漏电与火灾频发,给社区居民造成了生命威胁和财产损失。直埋管线腐蚀老化严重,频繁开挖更换管线给社区居民生活带来极大不便。现有技术一:现有社区管线多以强弱电缆架空和供热、给排水管线直埋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现有技术一的缺点:强弱电缆架空不但影响社区环境,其裸露空中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加速线缆外皮老化而剥落,易引发触电危险和诱发火灾,直接威胁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直埋管线周围环境为潮湿、微生物活跃的酸/碱/盐土壤,这会加速管线侵蚀,增加管线更换频次。同时,直埋管线更换、维修和增加管线需多次开挖,这严重影响了小区居民的交通出行。现有技术二:将管线纳入到综合管廊内,综合管廊内设置附属设施。现有技术二的缺点:社区内服务管线相较于大市政管线体量小,单独将管线纳入到综合管廊内部,建设成本高,对社区居民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社区管线共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n槽状结构(10),上端呈开口状结构;/n防水盖板(20),盖设在所述槽状结构(10)的上端,所述防水盖板(20)与所述槽状结构(10)共同围成用于穿设管线的容纳空间,且所述防水盖板(20)与所述槽状结构(10)的连接处形成防水密封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社区管线共构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槽状结构(10),上端呈开口状结构;
防水盖板(20),盖设在所述槽状结构(10)的上端,所述防水盖板(20)与所述槽状结构(10)共同围成用于穿设管线的容纳空间,且所述防水盖板(20)与所述槽状结构(10)的连接处形成防水密封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社区管线共构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状结构(10)具有两个结构相同且平行相对的侧壁,每个所述侧壁的顶部均设置有防水斜坡(11),所述防水斜坡由所述侧壁的顶部朝向所述侧壁的外侧方向延伸;
所述防水盖板(20)包括盖板本体和两个凸起,两个所述凸起对称设置在所述盖板本体的两端下部,且每个所述凸起的内侧均与所述盖板本体的下表面形成防水配合坡,所述防水配合坡与所述防水斜坡(11)配合连接并形成所述防水密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区管线共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密封部还包括橡胶止水条(12),所述侧壁的顶部与所述盖板本体的下表面连接处设置有所述橡胶止水条(12)。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社区管线共构体,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壁还设置有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防水斜坡的下端连接,在所述槽状结构(10)与所述防水盖板(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清峰崔海龙王燕红阙良刚季明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