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廊
本技术涉及建筑构件
,尤其涉及一种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综合管廊(日本称“共同沟”、中国台湾称“共同管道”),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讯,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管廊的建设主要为现浇方式,现场浇筑的综合管廊施工周期较长,施工时会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综合管廊在老城区和人口密集城市中心的进一步推广使用。目前,许多国家都把预制化作为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采用预制化构件不仅可以提高工程质量,还可以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工程施工的工业化程度,尤其对改善市政工程的施工环境更是明显。现有预制工艺的管廊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拼接时由人工根据操作经验进行对位,拼接难度大;再有,综合管廊的横截面一般为矩形,埋入地下后,为了能承受管土的作用力,综合管廊的壁厚较大,从而自重较大,不方便运输和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顶板(20)和两个侧板(30),两个所述侧板(30)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底板(10)垂直连接,所述顶板(20)为弧形板,所述顶板(20)的两侧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30)的顶部连接,其中:/n两个所述侧板(3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50),所述连接板(50)与所述顶板(20)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梁(60),各所述支撑梁(60)相平行设置;/n所述底板(10)、所述顶板(20)和两个所述侧板(30)的两端均设有定位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0)、顶板(20)和两个侧板(30),两个所述侧板(30)平行设置且与所述底板(10)垂直连接,所述顶板(20)为弧形板,所述顶板(20)的两侧部分别与两个所述侧板(30)的顶部连接,其中:
两个所述侧板(30)的顶部之间连接有连接板(50),所述连接板(50)与所述顶板(20)之间连接有多根支撑梁(60),各所述支撑梁(60)相平行设置;
所述底板(10)、所述顶板(20)和两个所述侧板(30)的两端均设有定位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的两端分别凸出于两个所述侧板(30),且所述底板(10)相对所述侧板(30)凸出的部分上设有多个透水孔(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孔(11)自所述底板(10)的表面倾斜延伸至所述底板(10)的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相对所述侧板(30)凸出的部分上还贯穿设有浇筑通道(12)。
技术研发人员:王义廷,赵明,伍根伙,范训熠,邹冬森,刘文龙,谢芳,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美益同济住宅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