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269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吹风机,包括风道部,其内形成有风道;鼓风组件,包括风扇和驱动风扇绕风扇的旋转轴线转动的电机;后端机壳,连接有电源接入端或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入端;连接杆,一端连接后端机壳,另一端连接风道部;散热气流进口,设置于后端机壳或连接杆上;散热气流出口,形成于连接杆的另一端,且连通散热气流进口与进风口,散热气流进口至散热气流出口的气流流通路径形成散热气流通道;控制板,设置在散热气流通道中,风扇转动形成的散热气流自散热气流进口进入,流经控制板,从散热气流出口流出并进入风道。控制板与风道部间隔设置,减小风道部的体积;散热气流通道,在实现对控制板散热的同时,增加了吹风机的吹风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风机
本技术涉及园林工具
,特别是涉及一种吹风机。
技术介绍
吹风机是一种常用的园林类工具,其利用从吹风口吹出的风将散落于地面的树叶进行吹拢聚堆。吹风机的壳体内部设有驱动风扇转动的电机、控制电机的控制板等。为了对控制板进行散热,传统技术中将控制板设置在壳体内部,位于进风口附近,以能利用流经风道的风对控制板进行散热。然而,将控制板放置在壳体内部,会增大整机体积;而将控制板设置于位于进风口附近,则会降低风道的吹风效率,且增加噪音。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中控制板的设置方式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对控制板有效散热且不影响吹风效率的吹风机。一种吹风机,包括:风道部,沿纵长方向延伸,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鼓风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部内,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绕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转动的电机;后端机壳,所述后端机壳连接有电源接入端或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入端;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后端机壳,另一端连接所述风道部;散热气流进口,设置于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n风道部,沿纵长方向延伸,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n鼓风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部内,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绕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转动的电机;/n后端机壳,所述后端机壳连接有电源接入端或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入端;/n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后端机壳,另一端连接所述风道部;/n散热气流进口,设置于所述后端机壳或所述连接杆上,用于在风扇转动时引入散热气流;/n散热气流出口,形成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散热气流出口连通所述散热气流进口,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散热气流进口至所述散热气流出口的气流流通路径形成散热气流通道;/n控制板,设置在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27 CN 20191023859801.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道部,沿纵长方向延伸,其内形成有风道,所述风道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
鼓风组件,设置在所述风道部内,包括风扇和驱动所述风扇绕所述风扇的旋转轴线转动的电机;
后端机壳,所述后端机壳连接有电源接入端或形成用于连接电源的电源接入端;
连接杆,一端连接所述后端机壳,另一端连接所述风道部;
散热气流进口,设置于所述后端机壳或所述连接杆上,用于在风扇转动时引入散热气流;
散热气流出口,形成于所述连接杆的所述另一端,所述散热气流出口连通所述散热气流进口,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所述散热气流进口至所述散热气流出口的气流流通路径形成散热气流通道;
控制板,设置在所述散热气流通道中,所述控制板与所述风道部在所述纵长方向上间隔设置,所述风扇转动形成的散热气流自所述散热气流进口进入,流经所述控制板,从所述散热气流出口流出并进入所述风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板在垂直于所述旋转轴线的平面上的投影位于所述风道部在所述平面上的投影的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为轴流风扇,所述散热气流出口面向所述轴流风扇设置,所述气流沿所述旋转轴线方向自所述散热气流出口流出并进入所述风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喻学锋常方圆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宝时得电动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