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用清扫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2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用清扫车,包括车身、清扫刷、垃圾收集装置、可调节垃圾箱,所述清扫刷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底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其下端口与所述清扫刷对其,上端与所述可调节垃圾箱的垃圾接收口对其,由垃圾收集装置将清扫刷扫入的垃圾由垃圾接收口带入所述可调节垃圾箱,可调节垃圾箱可在完成一次倾倒动作后,转换角度,使得下次倾倒的垃圾掉落在不同的位置,免去了人工平整的环节,使清扫效率提高,在本领域有技术进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用清扫车
本技术属于道路清洁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用清扫车。
技术介绍
道路清扫车是集路面清扫、垃圾回收和运输为一体的新型高效清扫设备,车辆除底盘发动机外,另外加装一个副发动机,四把扫刷由液压马达带动工作,带风机、垃圾箱、水箱等多种配套设备,一般清洁车采用负压设备收集清扫的垃圾,然而对于较重或密度较大的垃圾无法吸入,且在垃圾收集过程中因为垃圾均由一侧倾倒,其优先堆积于垃圾箱内一侧,需要通过人工平整使得垃圾堆积均匀,需要额外付出人工和时间。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垃圾的收集过程中的问题,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多用清扫车,其结构包括:车身、清扫刷、垃圾收集装置、可调节垃圾箱,所述清扫刷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底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管道、垃圾传送带、第一步进电机、导向轮;所述垃圾传送带装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部,所述垃圾收集管道的下端口与所述清扫刷正对,其一侧固定有斜面;所述垃圾传送带包括履带、单元收集格,所述履带包括下转轴、上转轴、履带板、履带销,所述单元收集格固定于履带板外侧,并与之一一对应;所述下转轴下方的单元收集格一直呈水平状态并所述下端口对其,所述履带板长度与所述下转轴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壁并带动所述上转轴转动;所述导向轮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壁,并将所述履带上部向所述下端口方向作95°-100°的弯折;所述可调节垃圾箱包括:外箱、内箱、第二步进电机、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装于所述外箱内底部,所述内箱置于所述平面轴承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有两个,分别装于所述外箱内部两侧,所述内箱外壁有齿圈,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通过轴端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圈转动,所述外箱上部两侧有垃圾接收口;所述垃圾接收口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上端口对接。较佳的,所述垃圾接收口包括朝向斜上方的管口及向所述外箱内部倾斜的管道,所述管道下端位于所述内箱上部。较佳的,所述第二步进电机同一时间仅有一个进行工作,在其中一个电机故障时,另一电机进行工作。较佳的,所述平面轴承上部有两个固定柱,插入所述内箱外底部的两个对位的凹槽中。较佳的,所述单元收集格呈长方体盒状,其开口的侧面为弧形,且单元收集格的两边与所述履带板两边均有距离,高度小于所述履带板长度。较佳的,所述第一步进电机接收一个脉冲信号旋转90°。较佳的,所述导向轮数量大于等于四个,对所述履带的折弯转向处大于等于两处。较佳的,所述履带板背面中间部分有凹槽,所述上转轴、下转轴圆周有四个等距离凸起与所述凹槽匹配。较佳的,所述履带板采用具有弹性材料制成,优选采用塑料制成。本技术用于道路清扫车上,在清扫时,由清扫刷将垃圾通过斜面扫入单元收集格,由控制装置向步进电机发出脉冲信号,一个脉冲信号转动90°即更换下一个单元收集格,进入履带上部的单元收集格由于角度向下倾斜,可将垃圾倒入可调节垃圾箱内,每接受一次脉冲完成一次倾倒后,由第二步进电机带动内箱转动一定角度,使下次倾倒的垃圾掉落于内箱不同的位置完成垃圾收集工作,本装置可收集负压设备难以吸取的较重,密度较大的垃圾同时能使垃圾能均匀分布免去了人工平整垃圾的过程,本装置相较于现有产品和技术实用性及通用性更好,在本领域有明显技术进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垃圾收集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可调节垃圾箱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3所示,本技术所述设计了一种多用清扫车,其结构包括:车身20、清扫刷21、垃圾收集装置、可调节垃圾箱,所述清扫刷21装于所述车身20两侧底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管道1、垃圾传送带2、第一步进电机5、导向轮9;所述垃圾传送带2装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内部,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的下端口10与所述清扫刷21正对,其一侧固定有斜面8;所述垃圾传送带2包括履带、单元收集格7,所述履带包括下转轴4、上转轴3、履带板6、履带销11,所述单元收集格7固定于履带板6外侧,并与之一一对应;所述下转轴4下方的单元收集格7一直呈水平状态并所述下端口10对其,所述履带板6长度与所述下转轴4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内壁并带动所述上转轴3转动;所述导向轮9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内壁,并将所述履带上部向所述下端口10方向作95°-100°的弯折;所述可调节垃圾箱包括:外箱19、内箱12、第二步进电机15、平面轴承16;所述平面轴承16装于所述外箱19内底部,所述内箱12置于所述平面轴承16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5有两个,分别装于所述外箱19内部两侧,所述内箱12外壁有齿圈18,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5通过轴端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圈18转动,所述外箱19上部两侧有垃圾接收口;所述垃圾接收口的管口13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1上端口22对接。更具体的,所述垃圾接收口包括朝向斜上方的管口13及向所述外箱19内部倾斜的管道14,所述管道14下端位于所述内箱12上部。更具体的,所述第二步进电机15同一时间仅有一个进行工作,在其中一个电机故障时,另一电机进行工作。更具体的,所述平面轴承16上部有两个固定柱17,插入所述内箱12外底部的两个对位的凹槽中。更具体的,所述单元收集格7呈长方体盒状,其开口的侧面为弧形,且单元收集格7的两边与所述履带板6两边均有距离,高度小于所述履带板6长度,该设计能给导向轮9留出空间,以及在弯折处能转向。更具体的,所述第一步进电机5接收一个脉冲信号旋转90°。更具体的,所述导向轮9数量为四个,对所述履带的折弯转向处有两处,分别向所述下端口10方向折弯45°和50°。更具体的,所述履带板6背面中间部分有凹槽,所述上转轴3、下转轴4圆周有四个等距离凸起与所述凹槽匹配,便于带动履带板6运动。更具体的,所述履带板6采用具有弹性材料制成,优选采用塑料制成,便于履带实现转向。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清扫刷、垃圾收集装置、可调节垃圾箱,所述清扫刷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底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管道、垃圾传送带、第一步进电机、导向轮;所述垃圾传送带装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部,所述垃圾收集管道的下端口与所述清扫刷正对,其一侧固定有斜面;所述垃圾传送带包括履带、单元收集格,所述履带包括下转轴、上转轴、履带板、履带销,所述单元收集格固定于履带板外侧,并与之一一对应;所述下转轴下方的单元收集格一直呈水平状态并所述下端口对其,所述履带板长度与所述下转轴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壁并带动所述上转轴转动;所述导向轮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壁,并将所述履带上部向所述下端口方向作95°-100°的弯折;所述可调节垃圾箱包括:外箱、内箱、第二步进电机、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装于所述外箱内底部,所述内箱置于所述平面轴承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有两个,分别装于所述外箱内部两侧,所述内箱外壁有齿圈,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通过轴端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圈转动,所述外箱上部两侧有垃圾接收口;所述垃圾接收口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上端口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清扫刷、垃圾收集装置、可调节垃圾箱,所述清扫刷装于所述车身两侧底部;所述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收集管道、垃圾传送带、第一步进电机、导向轮;所述垃圾传送带装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部,所述垃圾收集管道的下端口与所述清扫刷正对,其一侧固定有斜面;所述垃圾传送带包括履带、单元收集格,所述履带包括下转轴、上转轴、履带板、履带销,所述单元收集格固定于履带板外侧,并与之一一对应;所述下转轴下方的单元收集格一直呈水平状态并所述下端口对其,所述履带板长度与所述下转轴直径相等;所述第一步进电机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壁并带动所述上转轴转动;所述导向轮固定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内壁,并将所述履带上部向所述下端口方向作95°-100°的弯折;所述可调节垃圾箱包括:外箱、内箱、第二步进电机、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装于所述外箱内底部,所述内箱置于所述平面轴承上,所述第二步进电机有两个,分别装于所述外箱内部两侧,所述内箱外壁有齿圈,所述第二步进电机通过轴端的齿轮带动所述齿圈转动,所述外箱上部两侧有垃圾接收口;所述垃圾接收口与所述垃圾收集管道上端口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多用清扫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垃圾接收口包括朝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文晖
申请(专利权)人:驰景常州清洁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