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6560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4
本申请属于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系统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包括固定于跌水井管道外周的第一支架、固定于大地且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跌水井管道电性连接,所述牺牲阳极的还原性强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及所述第一支架的还原性。本申请提供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牺牲阳极、第一支架及跌水井管道电性连接,并与大地形成放电回路,由于牺牲阳极的还原性强于跌水井管道的还原性,牺牲阳极首先被腐蚀消耗,进而保护跌水井管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
本申请属于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系统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核电站重要厂用水系统(简称SEC系统)跌水井管道腐蚀问题经常发生,该段管道设计壁厚为7.92mm,腐蚀后管道剩余壁厚曾达到5mm。SEC系统是核岛设备的最终热阱,每台机组分为A/B列,每个系列均由两台SEC泵并联从海水过滤系统(CFI)吸入海水,经SEC管道、水生物捕集器及两台并联的SEC/SEC热交换器,将冷却SEC后的海水排入SEC跌水井,再由排水管将其排往排水渠入海。SEC系统跌水井管道位于SEC系统最末端,被海水淹没。SEC系统跌水井管道腐蚀问题经常发生,该段管道设计壁厚为7.92mm,腐蚀后管道剩余壁厚曾达到5mm。SEC系统跌水井管道在机组正常运行期间,竖直管道完全被水淹没,水平管段部分被水淹没。SEC系统跌水井管道规格为DN700,壁厚7.92mm,属于大口径薄壁管道,材料为碳钢(P265GH),不耐海水腐蚀,SEC系统仅有该部分管道被浸泡在海水中,而原设计并未因为该因素而对该类管道采用附加防腐措施,目前SEC系统跌水井管道外部防腐措施主要靠涂层。但是根据以往大修情况看,仅靠涂层对管道进行防腐远远不够。SEC系统跌水井管道安全等级RCCP3级,制造等级RCCM3级,管道的完整性对整个SEC系统执行安全功能及SEC系统虹吸效应的建立和保持至关重要。另外,该段管道一旦被腐蚀破坏,更换环境恶劣,如果更换该管道,涉及高厚度的混凝土墙体拆除和恢复、高空吊装、地坑内潮湿环境作业等。保守估计,需耗时约15天,国内外核电机组无该段管道的更换经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管道外部涂层防腐无法满足防腐需求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固定于跌水井管道的末端,包括固定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外周的第一支架、固定于大地且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跌水井管道电性连接,所述牺牲阳极的还原性强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及所述第一支架的还原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导电件电性连接。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牺牲阳极且使所述牺牲阳极悬空设置的支撑架。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板、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的顶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连接件,所述牺牲阳极固定于所述顶板,且所述顶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牺牲阳极面向所述顶板一侧的宽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牺牲阳极为铝合金牺牲阳极,所述跌水井管道为碳钢管道。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牺牲阳极为铝锌铟镁钛合金。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多个第一支撑单元,所述第二支架包括多个第二支撑单元,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数量相等,且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均周向均匀设置在所述跌水井管道的外周。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和所述第二支撑单元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支撑单元上均固定有所述牺牲阳极。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紧贴所述跌水井管道设置的弧形壁、两个第一侧板以及第一连接板,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均连接于所述弧形壁,两个所述第一侧板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板的两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连接板以及两个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板两侧的叉形部,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第一连接板平行设置,所述叉形部包括第二侧板以及两个延伸板,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平行,所述延伸板连接于所述第二侧板的背向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本申请提供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固定于跌水井管道的末端,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和牺牲阳极,牺牲阳极固定在第一支架上,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的作用在于固定和定位跌水井管道的末端,防止跌水井末端摇晃,牺牲阳极利用跌水井管道的第一支架连接于跌水井管道,无需直接固定在管道外壁,可以避免损伤外壁的防腐涂层。牺牲阳极、第一支架及跌水井管道电性连接,并与大地形成放电回路,由于牺牲阳极的还原性强于跌水井管道的还原性,牺牲阳极首先被腐蚀消耗,进而保护跌水井管道。该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不需要电源,维护管理简单,定期更换牺牲阳极即可。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的立体结构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牺牲阳极及支撑架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支撑单元和第二支撑单元的立体结构图。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010-跌水井管道的末端;1-第一支架;11-第一支撑单元;111-弧形壁;112-第一侧板;113-第一连接板;2-第二支架;21-第二支撑单元;211-第二连接板;212-叉形部;213-第二侧板;214-延伸板;3-牺牲阳极;4-支撑架;41-底板;42-顶板;43-连接件;5-导电件。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现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固定于跌水井管道的末端010,跌水井管道淹没在水中。跌水井管道的末端010的一侧为大头,另一侧为小头,使得跌水井管道的末端010呈锥形。在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跌水井管道的末端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固定于跌水井管道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外周的第一支架、固定于大地且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跌水井管道电性连接,所述牺牲阳极的还原性强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及所述第一支架的还原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固定于跌水井管道的末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外周的第一支架、固定于大地且用于限位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支架以及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牺牲阳极,所述牺牲阳极、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跌水井管道电性连接,所述牺牲阳极的还原性强于所述跌水井管道及所述第一支架的还原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通过导电件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上设有用于支撑所述牺牲阳极且使所述牺牲阳极悬空设置的支撑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包括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底板、与所述底板间隔设置的顶板以及连接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的连接件,所述牺牲阳极固定于所述顶板,且所述顶板的宽度小于所述牺牲阳极面向所述顶板一侧的宽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牺牲阳极为铝合金牺牲阳极,所述跌水井管道为碳钢管道。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核电站用防腐保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天立白荣国刘二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核电合营有限公司岭澳核电有限公司岭东核电有限公司大亚湾核电运营管理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