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6614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与进水管(5)连接的沉淀区(1),所述沉淀区依次连通生态滤池区(2)、复合种植床区(3)、原位种植区(4)及出水管(6);所述生态滤池区和所述原位种植区设置为浅水区,所述复合种植床区设置为深水区。所述生态滤池区(2)内间隔设置多个生态滤池和第一沉水植物种植区,且生态滤区的水流呈“之”字型流动。所述复合种植区包括沿过水方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浮床单元(31)和沉水网床(32),且所述浮床单元和所述沉水网床的底部安装多束人工水草(3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实现了污水处理系统的生态扩容,而且污水处理的尾水得到深度净化,使尾水的富营养化问题得到缓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生态工程,特别涉及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我国建成投运的城镇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排放标准(TN≤20mg/L,TP≤1mg/L),部分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TN≤15mg/L,TP≤0.5mg/L),可见出水中氮磷污染物含量仍较高,出水水质没有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劣V类水水质标准(TN≤2mg/L,TP≤0.4mg/L),更没有达到国际公认的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临界值(TN0.2mg/L,TP0.2mg/L)。由于城市景观水体多为静止或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水环境容量小,自净能力较差,极易发生一定程度的富营养化。因此,对水环境容量有限、自净能力有限或已受到一定污染的地表自然水体来说,城镇污水处理厂出水不能解决受纳水体的富营养化问题,其尾水的直接排放反而会增加城镇地表自然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亟需提供一种对污水厂尾水深度净化的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与进水管(5)连接的沉淀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依次连通生态滤池区(2)、复合种植床区(3)、原位种植区(4)及出水管(6);所述生态滤池区和所述原位种植区设置为浅水区,所述复合种植床区设置为深水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包括与进水管(5)连接的沉淀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依次连通生态滤池区(2)、复合种植床区(3)、原位种植区(4)及出水管(6);所述生态滤池区和所述原位种植区设置为浅水区,所述复合种植床区设置为深水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1)与所述生态滤池区(2)之间设置溢流堰(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池区(2)包含沿过水方向设置的多面隔墙(21),各隔墙的一端与驳岸连接,另一端与驳岸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且各隔墙与驳岸的连接端相互错开,使所述生态滤池区(2)内的水流呈“之”字型流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相邻两面所述隔墙之间的中部间隔设置生态滤池(22),所述生态滤池区内的生态滤池的外周设置第一沉水植物种植区(23),且多个所述第一沉水植物种植区设置为S型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环境污染拦截生态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滤池内从上至下具有2-3个填料层,各填料层的填料为碎石填料,且各填料层的填料粒径由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凤鸣郭丹丹王文明陈博儒杨淇椋古伟陈琼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先导洋湖再生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