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597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3
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其包括培植罐和漂浮板。培植罐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培植腔,用于培植水生植物。培植罐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过水孔,将培植腔与外界连通,让水生植物可以对外界水环境进行修复。培植罐依靠漂浮板浮于水上,可以自由的移动和替换。同时,漂浮板设置有滑槽和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可以将多个水生态修复装置连接在一起,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多种水生植物的套种。并且连接杆可沿滑槽运动,从而调节多个水生态修复装置的间距,实现种植密度的微调。该水生态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水生植物的种植模块化,并进行移动、组合,以适应不同情况的种植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体修复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态系统原理,采取各种修复受损伤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群体及结构。重建健康的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和强化水体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并能使生态系统实现整体协调,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我国的江河湖库水体污染主要包括氮、磷等营养物和有机物污染两方面。目前国际上采用的技术主要有三类:一是物理方法。即通过即通过工程措施。进行机械除藻、疏挖底泥、引水稀释等,但往往治标不治本.只能作为对付突发性水体污染的应急措施。二是化学方法.如加入化学药剂杀藻、加入铁盐促进磷的沉淀、加入石灰脱氮等。但花费大,并易造成二次污染。三是生物一生态方法,如放养控藻型生物、构建人工湿地和水生植被。这是当前的研究热点。现有技术中,常用的水生植被包括沉水植物、挺水植物和浮水植物,其中的沉水植物、挺水植物一旦种植了,位置就固定了,想要移动或者替换就会很麻烦。而我们知道,不同水生植物对于水体的净化能力及效果是不同地,最好的情况是能因地制宜、因时制宜,针对不同位置和不同阶段,选取不同的植物,甚至有的时候需要用到多种植物套种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体修复
,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水生植物的种植模块化,并进行移动、组合,以适应不同情况的种植需求。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包括:培植罐,培植罐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培植腔,培植罐的顶部设置有与培植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培植罐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过水孔,多个过水孔贯穿培植罐的侧壁与培植腔连通;漂浮板,漂浮板与培植罐的顶部连接,漂浮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贯穿漂浮板与第一开口连通;漂浮板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插槽以及连接杆,连接杆插入到插槽内与插槽滑动配合,使得连接杆可以沿插槽的长度方向滑动。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孔,多个第一插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连接杆,多个第一插孔沿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插槽的顶壁设置有与第一插孔配合的第二插孔;连接杆和漂浮板可通过穿过第二插孔和任一个第一插孔的插销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每个漂浮板均设置有多个插槽和多个连接杆,多个插槽沿漂浮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插槽和多个连接杆一一对应。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多个连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第一连接杆在远离漂浮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块,第二连接杆在远离漂浮板的一端设置有与凸块配合的凹槽。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凸块设置有第三插孔,第三插孔沿竖直方向贯穿凸块;凹槽的槽壁设置有与第三插孔配合的第四插孔,第四插孔沿竖直方向贯穿凹槽的槽壁;凸块和凹槽可通过穿过第三插孔和第四插孔的插销进行连接。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漂浮板设置有多个透气孔,多个透气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漂浮板。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漂浮板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浮力件,多个浮力件沿漂浮板的边缘均匀分布。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培植罐和漂浮板均采用透明材质制成。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培植腔整体为圆柱状,包括位于下方的根区和位于上方的茎区,根区的直径大于茎区的直径,多个过水孔均分布在茎区的范围内。进一步地,在本技术其它较佳实施例中,根区内填充有培养土,根区与茎区之间通过纱网隔开。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包括培植罐和漂浮板。培植罐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培植腔,用于培植水生植物。培植罐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过水孔,将培植腔与外界连通,让水生植物可以对外界水环境进行修复。培植罐依靠漂浮板浮于水上,可以自由的移动和替换。同时,漂浮板设置有滑槽和连接杆,通过连接杆可以将多个水生态修复装置连接在一起,可以十分方便地实现多种水生植物的套种。并且连接杆可沿滑槽运动,从而调节多个水生态修复装置的间距,实现种植密度的微调。该水生态修复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以将水生植物的种植模块化,并进行移动、组合,以适应不同情况的种植需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的剖视图。图标:100-水生态修复装置;110-培植罐;111-培植腔;1111-根区;1112-茎区;112-过水孔;113-第一开口;120-漂浮板;121-第二开口;122-透气孔;123-浮力件;124-插槽;125-连接杆;1251-第一连接杆;1252-第二连接杆;1253-凸块;1254-第三插孔;1255-凹槽;1256-第四插孔;126-第一插孔;127-第二插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培植罐,所述培植罐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培植腔,所述培植罐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培植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培植罐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过水孔,多个所述过水孔贯穿所述培植罐的侧壁与所述培植腔连通;/n漂浮板,所述漂浮板与所述培植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漂浮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漂浮板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漂浮板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插槽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入到所述插槽内与所述插槽滑动配合,使得所述连接杆可以沿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滑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培植罐,所述培植罐内具有竖直设置的培植腔,所述培植罐的顶部设置有与所述培植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培植罐的侧壁设置有多个过水孔,多个所述过水孔贯穿所述培植罐的侧壁与所述培植腔连通;
漂浮板,所述漂浮板与所述培植罐的顶部连接,所述漂浮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贯穿所述漂浮板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漂浮板还包括水平设置的插槽以及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入到所述插槽内与所述插槽滑动配合,使得所述连接杆可以沿所述插槽的长度方向滑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多个第一插孔,多个所述第一插孔均沿竖直方向贯穿所述连接杆,多个所述第一插孔沿所述连接杆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所述插槽的顶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插孔配合的第二插孔;所述连接杆和所述漂浮板可通过穿过所述第二插孔和任一个所述第一插孔的插销进行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漂浮板均设置有多个所述插槽和多个所述连接杆,多个所述插槽沿所述漂浮板的周向间隔设置;多个所述插槽和多个所述连接杆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连接杆包括至少一个第一连接杆和至少一个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亦欣孔德芳柏义生梁静王惠英安洁张宽靖中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大学环境技术咨询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