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594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该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行,造价低廉且效果显著。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实验装置可在30d内培养出中位粒径大于220μm的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并长期保持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
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
技术介绍
好氧颗粒污泥(aerobicgranularsludge)是在特殊条件下,微生物发生自凝聚、增殖而形成的颗粒状微生物聚集体,具有普通活性污泥法难以比拟的优点:同步脱氮除磷、结构密实、污泥沉降性能好、生物量高、处理废水种类多、抗冲击能力强等。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2008年世界上首座基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的工艺市政污水处理示范工程在南非Gansbaai投入运行,随后DHV公司以为技术品牌进行了不同规模的工程推广,相比传统污水处理工艺,系统优势在于建设和运行成本经济性、系统易于操作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效益。然而对于低COD浓度的市政污水,颗粒污泥的快速形成及稳定维持相对困难,制约着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广泛应用。因此,在现行间歇流处理工艺基础上,如何快速实现间歇流活性污泥颗粒化,对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方面的推广应用具有重要发展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低COD浓度下好氧污泥颗粒化困难,长期运行易失稳等问题,致力于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市政污水处理领域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连接;所述进水箱中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用于将生活污水输送至厌氧池中;所述厌氧池中盛装活性污泥并设置有搅拌器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输送至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用于对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进行曝气;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管,用于将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泵向厌氧池中输送生活污水、控制潜水泵向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中输送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控制曝气装置进行曝气。优选地,所述进水泵和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靠近厌氧池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电磁阀。进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电磁阀与厌氧池底部进水口连接。优选地,所述潜水泵与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优选地,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盘,与空气泵、控制单元依次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微孔曝气盘与所述空气泵之间还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优选地,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为间歇式运行的柱状反应池。优选地,所述厌氧池的侧壁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取样口,用于对厌氧池中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进行取样。优选地,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设有不同高度的出水口和控制出水的出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电磁阀通过出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电磁阀与控制单元连接。优选地,所述回流管设置有回流电磁阀,所述回流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污泥回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通过接种絮状污泥来培养好氧颗粒污泥,利用污泥回流系统在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和厌氧池之间创造基质匮乏/基质丰富环境,抑制污泥膨胀,同时促进污泥颗粒化;厌氧池中厌氧环境有利于富集生长速率较慢的聚磷菌,维持好氧颗粒污泥稳定;在一套反应器内达到有机物去除和脱氮除磷的目的,实现好氧颗粒污泥技术在低COD(通常情况下COD浓度高于400mg/L)浓度条件下的稳定运行。本技术的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运行,造价低廉且效果显著。本技术的实验装置可在30d内培养出中位粒径大于220μm的好氧颗粒污泥,污泥沉降性能良好,反应器具有较高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并长期保持稳定运行。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在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图1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的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进水箱、2-进水泵、3-进水电磁阀、4-厌氧池、5-搅拌器、6-潜水泵、7-回流电磁阀、8-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9-微孔曝气盘、10-出水电磁阀、11-玻璃转子流量计、12-空气泵、13-控制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使本技术更加透彻和完整,并且能够将本技术的范围完整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本技术提供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连接;所述进水箱中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用于将生活污水输送至厌氧池中;所述厌氧池中盛装活性污泥并设置有搅拌器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输送至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用于对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进行曝气;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管,用于将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底部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泵向厌氧池中输送生活污水、控制潜水泵向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中输送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控制曝气装置进行曝气。根据本技术,A-AGS中的A-AGS指厌氧池-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根据本技术,厌氧池中的潜水泵用于控制进水水量。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进水泵和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靠近厌氧池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电磁阀。进水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电磁阀与厌氧池底部进水口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潜水泵与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曝气装置为微孔曝气盘,与空气泵、控制单元依次连接。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微孔曝气盘与所述空气泵之间还设置有玻璃转子流量计。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为间歇式运行的柱状反应池。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厌氧池的侧壁设置有不同高度的取样口,用于对厌氧池中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进行取样。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设有不同高度的出水口和控制出水的出水电磁阀;所述出水电磁阀通过出水管与出水口连接;所述出水电磁阀与控制单元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回流管设置有回流电磁阀,所述回流电磁阀与所述控制单元连接,用于控制污泥回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连接;/n所述进水箱中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用于将生活污水输送至厌氧池中;/n所述厌氧池中盛装活性污泥并设置有搅拌器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输送至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n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用于对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进行曝气;/n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管,用于将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中底部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n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泵向厌氧池中输送生活污水、控制潜水泵向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中输送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控制曝气装置进行曝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以及依次连接的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所述控制单元分别与进水箱、厌氧池和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连接;
所述进水箱中设置有进水泵,所述进水泵用于将生活污水输送至厌氧池中;
所述厌氧池中盛装活性污泥并设置有搅拌器和潜水泵,所述潜水泵用于将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输送至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
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用于对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进行曝气;
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与所述厌氧池之间设置有回流管,用于将所述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中底部的活性污泥回流至厌氧池中;
所述控制单元控制进水泵向厌氧池中输送生活污水、控制潜水泵向好氧颗粒污泥反应池中输送活性污泥和生活污水的混合液、控制曝气装置进行曝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泥培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进水泵和所述厌氧池的进水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所述第一管路靠近厌氧池的一端设置有进水电磁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A-AGS法强化好氧颗粒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勇张树军高永青苏雪莹鲍方博刘垚白宇王佳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城市排水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