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焦透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88 阅读:1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比较望远侧可变倍的小型且高性能的变焦透镜。该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组(10)、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组(20)、光阑(St)、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组(30)、和其后的第4组(40)。在从广角端朝向望远端进行变倍之际,将第1组(10)和第3组(30)在光轴上固定,并通过使第2组(20)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来进行变倍,且通过使第4组(40)沿着光轴移动进行随着变倍的对像面位置的补正及对焦。第1组(10)从物体侧其依次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1透镜(L11)、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2透镜(L12)、和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3透镜(L13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摄像机或静止照相机等变焦比为3.3倍左右的变焦透镜,尤其,涉及适合于在比较望远侧所使用的半球用监视相机等的小型的变焦透镜。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用于摄像机或静止照相机等的变焦透镜,公知的有四组式的变焦透镜将第1组和第3组作为固定组,并通过使第2组沿光轴移动来进行变焦(变倍),且将对其所产生的像面位置的补正由第4组的移动来进行。例如提出了以下的变焦透镜在由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1组、具有负的折射力的第2组、具有正的折射力的第3组、和其后的第4组构成的光学系中,第1组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凸面朝向物体侧的负透镜、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和凸面朝向物体侧的正透镜的这样的3片透镜,由此从广角端到望远端为止能够确保高倍率。(专利文献1、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58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许第3391342号公报 另一方面,近年来,监视用照相机的光学系统中,根据其设置场所等对望远侧的要求不断增高。而且,随着小型半球照相机的普及,对光学系统的小型化的要求也更加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专利文献1、2的变焦透镜中,也可以通过使其变焦比缩小,而使透镜全长缩短。然而,在这种望远侧必需的光学系统中,将变焦比减小也难以实现收容于半球照相机内程度的小型化。因此,尤其期望实现适用于半球用监视相机等的小型且高性能的变焦透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在比较望远侧可变倍的、小型且高性能的变焦透镜。 由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组、光阑、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组、和其后的第4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倍之际,将第1组和第3组在光轴上固定、并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向像侧移动来进行变倍,且通过使第4组沿着光轴移动进行随着变倍的对像面位置的补正及对焦。第1组从物体侧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1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2透镜、和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3透镜。 在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中,将第1组和第3组形成为固定组、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变倍,通过使第4组移动进行伴随它的对像面位置的补正及对焦。尤其,第1组从物体侧依次由正·正·负的透镜构成,所以可使第一组的光焦度配置最优化,从而有利于小型化。 并且,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按照所要求的规格等,从小型化、高性能化、低成本化等的观点来看,优选为以下构成。 在第1组中,优选第12透镜和第13透镜的组合折射力为负。由此,有利于透镜长度的缩小化。而且,优选第12透镜和第13透镜构成接合透镜。由此,能够避免因组装误差所引起的性能劣化。并且,在可见区,为了得到更良好的光学性能,第1组中至少1片的透镜优选满足条件式(1)。更且,从可见区到近红外区,为了得到更良好的光学性能,优选满足条件式(2)。此处,vd为相对于d线(波长587.6nm)的阿贝数。 vd>50……(1) vd>75……(2) 作为优选,第2组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1透镜、和接合透镜,由两凹形状的第22透镜及具有正折射力的第23透镜构成。通过具备接合透镜,能够避免因组装误差而导致的性能劣化。而且,在第21透镜的物体侧或第23透镜的像侧附加正或负的透镜也可。由此,有利于减低伴随变倍的像差变动。并且,优选第23透镜满足以下的条件式。由此,可抑制第2组的移动量而有利于小型化。此处,N23是第23透镜相对于d线的折射率。 N23>1.75……(3) 第3组优选具备至少1片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和至少1片具有负折射力的透镜。由此,有利于补正第3组中所发生的轴向色差,而能够放大口径比。这时,例如,可以由2片单透镜构成,包括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1透镜与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32透镜。在如此构成时,有利于小型化及低成本化。或者,由接合透镜构成,由从物体侧依次排列的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1透镜与具有负折射力的第32透镜接合而成也可。在如此构成时,在能够避免因组装误差而导致的性能劣化的方面上有利。而且,构成第3组的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的至少1面优选为非球面。由此,能够保持小型化,且可放大口径比。 第4组优选具有正的折射力。并且,从物体侧依次具备凹面朝向物体侧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41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的第42透镜、和具有正折射力的第43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的透镜的至少1面优选为非球面。由此,不仅有利于像差补正,并且能够放大口径比。此时,第43透镜的至少1面优选为非球面。而且,第4组的至少1片透镜优选满足以下的条件式(4)。由此,能够防止从广角端到望远端的全变倍区的轴向色差的增加。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变焦透镜,将第1组和第3组作为固定组、并通过使第2组沿着光轴移动来进行变倍、且通过第4组进行随着变倍的对像面位置的补正,在这样的4组式的变焦透镜中,尤其,由于将第1组的透镜的光焦度配置进行适当设定,因此适合于比较望远侧的变倍,能够实现适于半球用监视相机等的小型且高性能的变焦透镜。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1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1的透镜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2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2的透镜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3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3的透镜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4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4的透镜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5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5的透镜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6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6的透镜剖视图。 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7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7的透镜剖视图。 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相关的变焦透镜的第8构成例,是对应于实施例8的透镜剖视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1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例1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面有关的数据、(B)表示变焦有关的数据。 图11是表示实施例2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例2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面有关的数据、(B)表示变焦有关的数据。 图13是表示实施例3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3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面有关的数据、(B)表示变焦有关的数据。 图15是表示实施例4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16是表示实施例4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面有关的数据、(B)表示变焦有关的数据。 图17是表示实施例5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18是表示实施例5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面有关的数据、(B)表示变焦有关的数据。 图19是表示实施例6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20是表示实施例6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面有关的数据、(B)表示变焦有关的数据。 图21是表示实施例7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基本的透镜数据的图。 图22是表示实施例7相关的变焦透镜的其他的透镜数据的图,(A)表示非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焦透镜,从物体侧起依次具备: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组;具有负折射力的第2组;光阑;具有正折射力的第3组;和其后的第4组,在从广角端向望远端进行变焦之际,将上述第1组和上述第3组在光轴上固定,并通过使上述第2组沿着光轴向像侧 移动来进行变焦,且通过使上述第4组沿着光轴移动进行随着上述变焦的对像面位置的补正以及对焦,上述第1组从物体侧起依次包括: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1透镜;具有正折射力的第12透镜;和具备负折射力的第13透镜。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富冈右恭
申请(专利权)人:富士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