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71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主要包括:基座、链条、A链轮、B链轮、提拉杆、横杆、销轴、支撑板、挂钩、A电机、B电机、圆弧套管。该装置可以实现炼焦时防尘盖的电动取放,无需工作人员进入狭小空间进行作业,只需握住操作手柄操作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手柄离防尘盖较远,有效较低了烧伤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
本技术涉及焦化
,尤其涉及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
技术介绍
在炼焦过程中完成装煤除尘后,因环保要求不可以有无组织烟尘逸散,所以生产过程中取放除尘盖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目前该工作多为人工作业,由于除尘车导烟套筒下方空间狭小、除尘盖质量较大且取放盖时有火焰冒出,导致工作人员无法直立作业,不仅降低了工作效率而且极易造成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主要包括基座、U形架、链条、A链轮、A固定轴、A电机输出轴、B链轮、B固定轴、B电机输出轴、一号轴、滚轮、二号轴、提拉杆、横杆、销轴、支撑板、挂钩杆、挂钩、操作手柄、防尘盖出入口、限位块、A电机、B电机、限位圈、圆弧套管;所述一号轴水平穿过所述基座左侧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水平穿过所述基座U形位置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二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表面且U形口朝向所述基座上表面,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轴与所述防尘盖出入口之间,所述U形架与所述基座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A电机,所述U形架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基座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B电机,所述U形架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A固定轴,所述A固定轴中心线与所述A电机输出轴中心线重合,所述A固定轴靠近所述U形架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A链轮,所述A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A链轮,所述A链轮与所述U形架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基座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B固定轴,所述B固定轴中心线与所述B电机输出轴中心线重合,所述B固定轴靠近所述U形架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B链轮,所述B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B链轮,所述B链轮与所述U形架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A链轮与所述B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圆弧套管插套在所述二号轴上且与所述二号轴转动连接,所述圆弧套管前后侧面与所述二号轴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圆弧套管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二号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套管外弧中心位置上,所述操作手柄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处且所述操作手柄左侧面超出所述支撑板左侧面一部分,所述操作手柄左端与所述横杆右端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横杆左端与所述提拉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左端插入所述链条间隙,所述横杆下表面靠近所述操作手柄左侧面处固定连接所述挂钩杆,所述挂钩杆与所述横杆呈一定角度固定连接,所述挂钩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所述防尘盖出入口,所述防尘盖出入口在所述U形架与所述二号轴之间且与所述基座前后侧面距离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挂钩杆与所述横杆之间的角度设定可以使所述挂钩顺利钩住防尘盖;进一步地,所述A链轮与所述B链轮大小相同;进一步地,所述A电机与所述B电机同步运行;进一步地,所述操作手柄由三段组成,左段右段为直杆,中段为弧形杆;进一步地,所述提拉杆长度适中,当所述提拉杆向上运动直到防尘盖被提起时,所述提拉杆左端不会从所述链条间隙脱落,当所述提拉杆向下运动直到防尘盖与所述挂钩触碰时,所述提拉杆左端不会从所述链条间隙脱落。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可以实现炼焦时防尘盖的电动取放,无需工作人员进入狭小空间进行作业,只需握住操作手柄操作即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操作手柄离防尘盖较远,有效较低了烧伤烫伤等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主视图;图2为U形架右视图;图3为基座俯视图;图4为圆弧套管与支撑板剖视图。图中:1基座、2U形架、3链条、4A链轮、5A固定轴、6A电机输出轴、7B链轮、8B固定轴、9B电机输出轴、10一号轴、11滚轮、12二号轴、13提拉杆、14横杆、15销轴、16支撑板、17挂钩杆、18挂钩、19操作手柄、20防尘盖出入口、21限位块、22A电机、23B电机、24限位圈、25圆弧套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下”“竖直”和“水平”指的是幅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内容,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用本技术的构思对本技术进行的简单改变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内。请参阅图1-图4,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主要包括基座1、U形架2、链条3、A链轮4、A固定轴5、A电机输出轴6、B链轮7、B固定轴8、B电机输出轴9、一号轴10、滚轮11、二号轴12、提拉杆13、横杆14、销轴15、支撑板16、挂钩杆17、挂钩18、操作手柄19、防尘盖出入口20、限位块21、A电机22、B电机23、限位圈24、圆弧套管25;所述一号轴10水平穿过所述基座1左侧且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12水平穿过所述基座1U形位置且与所述基座1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10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1,所述二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11,所述U形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1上表面且U形口朝向所述基座1上表面,所述U形架2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轴10与所述防尘盖出入口20之间,所述U形架2与所述基座1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2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2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A电机22,所述U形架2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基座1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B电机23,所述U形架2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2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A固定轴5,所述A固定轴5中心线与所述A电机输出轴6中心线重合,所述A固定轴5靠近所述U形架2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A链轮4,所述A电机输出轴6固定连接所述A链轮4,所述A链轮4与所述U形架2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2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基座1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B固定轴8,所述B固定轴8中心线与所述B电机输出轴9中心线重合,所述B固定轴8靠近所述U形架2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B链轮7,所述B电机输出轴9固定连接所述B链轮7,所述B链轮7与所述U形架2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A链轮4与所述B链轮7通过所述链条3连接,所述圆弧套管25插套在所述二号轴12上且与所述二号轴12转动连接,所述圆弧套管25前后侧面与所述二号轴12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圆弧套管25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圈24,所述限位圈24与所述二号轴12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12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21,所述支撑板16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套管25外弧中心位置上,所述操作手柄19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基座、U形架、链条、A链轮、A固定轴、A电机输出轴、B链轮、B固定轴、B电机输出轴、一号轴、滚轮、二号轴、提拉杆、横杆、销轴、支撑板、挂钩杆、挂钩、操作手柄、防尘盖出入口、限位块、A电机、B电机、限位圈、圆弧套管;/n所述一号轴水平穿过所述基座左侧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水平穿过所述基座U形位置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二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表面且U形口朝向所述基座上表面,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轴与所述防尘盖出入口之间,所述U形架与所述基座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A电机,所述U形架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基座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B电机,所述U形架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A固定轴,所述A固定轴中心线与所述A电机输出轴中心线重合,所述A固定轴靠近所述U形架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A链轮,所述A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A链轮,所述A链轮与所述U形架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基座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B固定轴,所述B固定轴中心线与所述B电机输出轴中心线重合,所述B固定轴靠近所述U形架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B链轮,所述B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B链轮,所述B链轮与所述U形架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A链轮与所述B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圆弧套管插套在所述二号轴上且与所述二号轴转动连接,所述圆弧套管前后侧面与所述二号轴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圆弧套管两端分别设置一个所述限位圈,所述限位圈与所述二号轴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下表面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在所述圆弧套管外弧中心位置上,所述操作手柄左端下表面固定连接在所述支撑板上表面中心位置处且所述操作手柄左侧面超出所述支撑板左侧面一部分,所述操作手柄左端与所述横杆右端通过所述销轴转动连接,所述横杆左端与所述提拉杆右端固定连接,所述提拉杆左端插入所述链条间隙,所述横杆下表面靠近所述操作手柄左侧面处固定连接所述挂钩杆,所述挂钩杆与所述横杆呈一定角度固定连接,所述挂钩杆靠近所述基座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挂钩,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所述防尘盖出入口,所述防尘盖出入口在所述U形架与所述二号轴之间且与所述基座前后侧面距离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动式电动取盖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基座、U形架、链条、A链轮、A固定轴、A电机输出轴、B链轮、B固定轴、B电机输出轴、一号轴、滚轮、二号轴、提拉杆、横杆、销轴、支撑板、挂钩杆、挂钩、操作手柄、防尘盖出入口、限位块、A电机、B电机、限位圈、圆弧套管;
所述一号轴水平穿过所述基座左侧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轴水平穿过所述基座U形位置且与所述基座固定连接,所述一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二号轴前后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滚轮,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表面且U形口朝向所述基座上表面,所述U形架固定连接在所述一号轴与所述防尘盖出入口之间,所述U形架与所述基座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A电机,所述U形架内腔后侧面靠近所述基座上表面处固定安装所述B电机,所述U形架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U形架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A固定轴,所述A固定轴中心线与所述A电机输出轴中心线重合,所述A固定轴靠近所述U形架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A链轮,所述A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A链轮,所述A链轮与所述U形架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U形架内腔前侧面靠近所述基座上表面处固定连接所述B固定轴,所述B固定轴中心线与所述B电机输出轴中心线重合,所述B固定轴靠近所述U形架后侧面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B链轮,所述B电机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B链轮,所述B链轮与所述U形架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A链轮与所述B链轮通过所述链条连接,所述圆弧套管插套在所述二号轴上且与所述二号轴转动连接,所述圆弧套管前后侧面与所述二号轴前后侧面距离相同,所述圆弧套管两端分别设置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原向东王立斌王首为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羿神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