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丁韩专利>正文

一种薄膜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57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9
一种薄膜袋,包括薄膜袋主体,薄膜袋主体的表面设有条形构件,且条形构件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条形构件与薄膜袋主体的表面粘合连接,且条形构件与薄膜袋主体之间形成的槽口可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指;其技术要点为,在倾倒薄膜袋中的内容物时,可使用单个手指勾拉条形构件,使其与薄膜袋主体的两个连接处破裂,此时薄膜袋中的内容物将自行倾泄,保证内容物与人手不发生接触,体现了该薄膜袋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还可在条形构件的表面增加加厚层结构,可增加条形构件与手指接触的面积,分散手指在拉动条形构件的拉动力,减少条形构件对手指挤压时带来的疼痛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薄膜袋
本技术属于薄膜袋
,具体是一种薄膜袋。
技术介绍
薄膜袋一般是用作盛装物品的袋囊,使用塑料材质制作而成。现有使用薄膜袋在进行乘装垃圾时,若是将薄膜袋与薄膜袋中的内容物进行分开倾倒时,此时需要使用者将整个薄膜袋倒置,以便于倒出薄膜袋中的所有内容物,而在此过程中腐烂的内容物容易与人手接触,容易造成伤口接触感染或是细菌传播的危险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薄膜袋。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薄膜袋,包括薄膜袋主体,所述薄膜袋主体的表面设有条形构件,且条形构件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优选的,所述条形构件与薄膜袋主体的表面粘合连接,且条形构件与薄膜袋主体之间形成的槽口可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指。优选的,所述条形构件的表面设置有加厚层,且加厚层位于条形构件内壁的顶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薄膜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在倾倒薄膜袋中的内容物时,可使用单个手指勾拉条形构件,使其与薄膜袋主体的两个连接处破裂,此时薄膜袋中的内容物从破裂处倾泄,保证内容物与人手不发生接触,体现了该薄膜袋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同时还可在条形构件的表面增加加厚层结构,可增加条形构件与手指接触的面积,分散手指在拉动条形构件的拉动力,减少条形构件对手指挤压时带来的疼痛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中带有加厚层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薄膜袋主体;2、条状构件;3、加厚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一种薄膜袋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一种薄膜袋不限于以下实施例的描述。实施例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薄膜袋的具体结构,如图1-2所示,一种薄膜袋,包括薄膜袋主体1,薄膜袋主体1的表面设有条形构件2,且条形构件2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如图1所示,条形构件2与薄膜袋主体1的表面粘合连接,且条形构件2与薄膜袋主体1之间形成的槽口可用于放置使用者的手指;同时条形构件2内壁的顶端并未加设加厚层3,具体方案的实施过程为:1、使用者的一只手拿住薄膜袋主体1的手提带部位;2、另一只手指插入到条形构件2与薄膜袋主体1形成的槽口内,并将手指弯曲向下方拉动;3、此时条形构件2与薄膜袋主体1之间的两个连接处发生破裂;4、薄膜袋主体1中的内容倾泄。实施例2:如图2所示,条形构件2的表面设置有加厚层3,且加厚层3位于条形构件2内壁的顶端。该处的加厚层3不仅对整个条形构件2的内壁顶端进行加厚处理,还对其宽度进行加宽处理。具体方案的实施过程与实施例1相同,与实施例1中技术方案的区别点在于:增加了加厚层3,可增加条形构件与手指接触的面积,分散手指在拉动条形构件的拉动力,减少条形构件对手指挤压时带来的疼痛感。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2,在倾倒薄膜袋中的内容物时,可使用单个手指勾拉条形构件2,使其与薄膜袋主体1的两个连接处破裂,此时薄膜袋中的内容物从破裂处倾泄,保证内容物与人手不发生接触,体现了该薄膜袋使用的安全性和便捷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薄膜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袋主体(1),所述薄膜袋主体(1)的表面设有条形构件(2),且条形构件(2)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薄膜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薄膜袋主体(1),所述薄膜袋主体(1)的表面设有条形构件(2),且条形构件(2)的截面呈倒“U”形结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薄膜袋,其特征在于:所述条形构件(2)与薄膜袋主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韩
申请(专利权)人:丁韩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