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类垃圾桶
本技术属于环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分类垃圾桶。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发展,垃圾分类回收等问题日益被受关注,为此,分类垃圾桶被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公共场所和居住场所,其中,一般的家用分类垃圾桶都具备两个独立的腔体,两个腔体分别用于放置不同种垃圾,但由于两个腔体的容积固定,并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两个腔体容积的比例,导致不能满足不同家庭对垃圾分类的需求,因此研发一种可分配腔体容积的分类垃圾桶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分配腔体容积的分类垃圾桶。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上侧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容腔横向划分为位于所述隔挡件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隔挡件的下端侧部与所述桶体铰接,所述隔挡件可绕其铰接点相对桶体左右摆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分类垃圾桶具有可调节的隔挡件,通过摆动隔挡件可调整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上侧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容腔横向划分为位于所述隔挡件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的下端侧部与所述桶体铰接,所述隔挡件可绕其铰接点相对所述桶体左右摆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11 CN 20202029853861.分类垃圾桶,包括桶体,所述桶体内设有上侧开口的容腔,所述容腔内装设有隔挡件,所述隔挡件将所述容腔横向划分为位于所述隔挡件两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的下端侧部与所述桶体铰接,所述隔挡件可绕其铰接点相对所述桶体左右摆动,以调节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的容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一区域设有第一挂载部,所述第一区域位于相对所述第一挂载部的一侧设有第二挂载部,所述第一挂载部和所述第二挂载部用于挂载位于所述第一区域内的袋体;
所述隔挡件的上端对应所述第二区域设有第三挂载部,所述第二区域位于相对所述第三挂载部的一侧设有第四挂载部,所述第三挂载部和所述第四挂载部用于挂载位于所述第二区域内的袋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载部设计为沿纵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挂载部沿纵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或者,所述第一挂载部设于所述隔挡件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挂载部设计为沿纵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三挂载部沿纵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或者,所述第二挂载部设于所述隔挡件的中部。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挂载部设计为沿纵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或者,所述第二挂载部沿纵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挂载部设计为沿纵向延伸的长条状结构;或者,所述第四挂载部沿纵向至少间隔设置有两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相对所述第一挂载部一侧的侧壁,自其顶端向上侧延伸形成所述第二挂载部;
所述桶体位于所述第二区域相对所述第三挂载部一侧的侧壁,自其顶端向上侧延伸形成所述第四挂载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框,所述压框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桶体的上端,当所述压框安装在所述桶体上时,所述第二挂载部、所述第四挂载部分别与所述压框对应的内侧壁贴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框的上端内侧对应所述第二挂载部和所述第四挂载部分别设有向内侧延伸的凸沿,当所述压框安装在所述桶体上时,所述凸沿的底部抵靠在所述第二挂载部和所述第四挂载部的上端。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的上端设有第一承托部,当所述压框安装在所述桶体上时,所述压框底部抵靠在所述第一承托部上。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条,所述压条设有下侧开口的安装槽,所述隔挡件上端位于所述第一挂载部和第三挂载部侧部设有第二承托部,所述压条可拆卸地盖设在所述隔挡件的上端,使所述第一挂载部和所述第三挂载部插入所述安装槽,所述压条的底部抵靠在所述第二承托部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分类垃圾桶,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设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驱使所述隔挡件向所述第一区域的一侧摆动;
或者,所述隔挡件位于所述第一区域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洪霞,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顺德柏杉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