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431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包括桶体和提手,在桶体外壁下部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上螺母和下螺母,桶体每侧的上螺母和下螺母的轴心重合并与桶体的轴心平行;提手两下端分别在桶体两侧的下螺母下方与桶体转动连接,提手朝向桶壁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的中间螺母,并在上螺母、中间螺母及下螺母中穿插一限位插销。在出渣桶起吊过程中,限位插销能防止提手与桶体相对转动,防止渣土从桶内掉落;倾倒渣土时,拔掉插销推倒桶体后,向上提拉提手,可较容易将桶体翻转,能降低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
本技术涉及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用于桥梁桩基挖孔施工。
技术介绍
人工挖孔桩施工时,需要用出渣桶将孔内渣土运出孔外。目前普遍采用普通的铁桶,提手连接在桶体的上部,且提手与桶体会相对转动,出渣桶在起吊过程中会出现晃动,渣土容易从桶中掉落,对孔底施工人员有安全隐患,而且倾倒渣土时,需要将桶体翻转近180°,由于重心在提手与桶体的连接处下部,需要用较大的力才能将出渣桶翻转并将桶内渣土倒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鉴于目前采用的出渣桶施工时存在的不足,对其结构进行改进,提高施工安全性,并降低劳动强度。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包括桶体和与桶体转动连接的倒U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壁下部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上螺母和下螺母,桶体每侧的上螺母和下螺母的轴心重合并与桶体的轴心平行;所述提手两下端分别在桶体两侧的下螺母下方与桶体转动连接,提手朝向桶壁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中间螺母,所述中间螺母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并在桶体每侧的上螺母、中间螺母及下螺母中穿插一限位插销。本技术将提手两端分别与桶体通过限位插销固定,在出渣桶起吊过程中,能防止提手与桶体相对转动,桶体稳定性更好,降低渣土从渣桶中掉落的概率,给作业人员提供安全的作业环境;提手和桶体的连接处设置在桶体的下部,在出渣桶装满渣土的情况下,桶体的重心在提手与桶体连接处的上部,倾倒渣土时拔掉插销推倒桶体后,向上提拉提手,可较容易将桶体翻转,能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br>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包括桶体1和与桶体转动连接的倒U型提手2,所述桶体外壁下部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上螺母3和下螺母4,桶体每侧的上螺母3和下螺母4的轴心重合并与桶体的轴心平行;所述提手2两下端分别在桶体两侧的下螺母3与桶体转动连接。如图1中所示,提手下端在下螺母下方穿入桶体并在桶体内形成向上的弯钩,防止提手与桶体分离。提手朝向桶壁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中间螺母5,所述中间螺母5位于上螺母3和下螺母4之间,并在桶体每侧的上螺母、中间螺母及下螺母中穿插一限位插销6。本技术用于施工时,出渣桶在桩孔内装满渣土,用吊绳连接提手向上提吊,由于限位插销的作用,提手与桶体不能相对转动,因而桶体比较稳定,能防止桶内渣土掉落;在孔外倾倒渣土时,将限位插销拔出,提手可与桶体相对转动,由于重心位于提手与桶体连接处的上方,将桶体推倒后,向上提拉提手,较容易将桶体翻转为桶底朝上,将渣土倒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包括桶体和与桶体转动连接的倒U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壁下部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上螺母和下螺母,桶体每侧的上螺母和下螺母的轴心重合并与桶体的轴心平行;所述提手两下端分别在桶体两侧的下螺母下方与桶体转动连接,提手朝向桶壁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中间螺母,所述中间螺母位于上螺母和下螺母之间,并在桶体每侧的上螺母、中间螺母及下螺母中穿插一限位插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挖孔桩出渣桶,包括桶体和与桶体转动连接的倒U型提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桶体外壁下部相对的两侧分别焊接一上螺母和下螺母,桶体每侧的上螺母和下螺母的轴心重合并与桶体的轴心平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文博吴曼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中交路桥北方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